依托课前学情分析开展初中地理课程整合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2-01-15 00:45任霞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初中地理

任霞

摘  要:在新课改日渐深化的当今时代,教育理念也随之不断更新,各类教学新理念与新手段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课前学情分析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尤其在初中地理课程整合教学中,课前学情分析能够帮助教师更为全面地掌握学情,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動。本文以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教学为例,介绍了课前学情分析的过程,并就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同行业人员提供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课前学情分析;初中地理;课程整合

前言

自2014年教育部提出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以来,设计教学内容也成了时代赋予教师的新任务,课前学情分析等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情是有效的教学起点与教学归宿,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前期贯彻执行。学情分析主要涉及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与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各方面情况的收集工作,在对各方面情况都具备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将更具有效性。由此可见,课前学情分析是开展初中地理课程整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课前学情分析实施过程

在此次课前学情分析中,教师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自然灾害》中的“水灾”教学内容作为分析主题,并以学情分析结果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湖南本地发生水灾的次数相对频繁,尤其近年来冻雨等自然灾害时有出现,在课前学情调查问卷中设置相关问题,了解学生对水灾的掌握情况,对后续开展教学活动也极为重要。

(一)设计课前学情分析调查问卷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时代初中地理教师在自身教学中应当落实的教学理念之一,因此教学内容应当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集中体现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以此提升学生生活质量与生存能力。在此课程理念下,教师从生活性与实用性两方面出发,设计了课前学情分析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共分为四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旨在调查学生对湖南水灾的了解情况,第二部分调查学生了解水灾信息的渠道、面对水灾的防治态度与心理特点,第三部分调查学生掌握的防灾减灾相关知识与技能,第四部分引导学生提升自身在水灾来临期间的生存能力,做好面对水灾的健康计划。

(二)实施课前学情分析调查问卷

此次课前学情分析调查问卷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发放,教师在放学前面向全体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由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同步填写。在回收此次调查问卷后,经检查全部有效,学生在此次课前学情分析调查中的参与率为100%,课前学情分析覆盖了全体学生。

(三)课前学情分析结果

针对学生回答的调查问卷中对水灾的认识可知,约有45%的学生表示经历过水灾,其中大部分经历者都表示对2013年与2014年发生的冻雨印象深刻,但事实上冻雨并不属于水灾,而属于气象灾害,此问题说明学生对水灾的范围缺乏明确度,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对自身所经历的水灾表示没印象。在面对水灾的情感态度方面,教师调查了学生关注水灾的频率,调查结果可知,约有15%的学生表示偶尔关注或不关注水灾信息,也有25%的学生认为水灾预警信息实用性不强,此类学生对水灾预警信息缺乏应有的重视。水灾信息发布与预警信息都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能帮助人民群众采取更好的预防措施,由此可知,学生仍需提升对此类信息的关注程度。在第三部分问题中,仅有20%的学生正确回答了问题,大部分学生都对水灾带来的次生灾害缺乏了解,难以答出相关内容,且在处理突发灾害时缺乏应急能力,此部分仍存在一定的知识盲区。在第四部分问题中,学生对设定健康目标普遍缺乏认识,在水灾来临时并不能采取正确的健康防护措施。由此可知,教师在此环节也应当加强教学力度,引导学生树立自然灾害健康防护观念,学会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有效进行自我保护。

二、依托课前学情分析开展初中地理课程整合教学的策略

由课前学情分析调查问卷可知,学生对水灾的认知、水灾的预防、面对水灾的健康防护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知识盲区,此类知识盲区的存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较为不利。因此从核心素养的综合性与整体性出发,教师设计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等教学内容,以使学生现存知识盲区能得到有效弥补,从而在后续生活中面对相关自然灾害时能更为有效地解决问题,保护自身不在自然灾害的受到损伤。

在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教学中,教材仅介绍了以干旱、洪涝、台风、寒潮为主的气象灾害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但对湖南地区发生频率相对较高的水灾则缺乏更为具体的讲解。为弥补此部分缺失内容,教师收集整理了湖南地区历年来水灾概略,并将此作为资源整合入课堂教学内容中。湖南地处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北纬24°29’—30°28',东经108°27'—114°15'之间,东南边离海岸较近,全年气温较高,雨水充沛,平均年降雨量约在1100—1800毫米之间。由于受气候、地理、水系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湖南历来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其中尤以水灾最为严重。自公元前155年至1949年的两千余年中,湖南地区发生水灾468次,平均每5年1次,其中全省性的水灾43次,占总次数的11%;近300年来,水灾245次,平均15个月1次,其中间隔为4年的1次、2年的13次、l年的31次,其余都是连续发生。(下转第24页)(上接第8页)仅民国的38年中,发生水灾32次,平均1.2年1次,其中1931年、1935年、1948年、1949年的4次最为惨重,每次受灾面积都在400万亩以上。将此类史料整合于教学内容后,学生将有效提升自身对水灾的认知程度。

针对水灾期间的健康防护问题,教材内容囿于篇幅也并未给出全面的防护措施,且从课前学情调查问卷可知,学生对水灾期间应当进行的防护也缺乏应有的认可,在此情况下仅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易使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仅停留于表面,并不能在生活中有效应用,因此教师进一步收集整理了水灾期间的健康防护措施,将其整合到教学内容中。由于水灾可能扩大疾病的传播范围,如伤寒、霍乱、疟疾和黄热病等,都可能由被污染的水体进行传播,教师需要首先引导学生了解疾病传播风险与保护水源的重要性。在水灾期间较为常见的风险是饮用水设施与死水污染,死水在一般情况下极有可能是蚊子的繁殖地,因此在水灾中易造成化学危害与人体伤害。为避免自身在水灾中受到损伤,需要及时了解所在地的疏散路线与警告信号,并确定容易发生洪涝或山体滑坡的区域,将所有饮用水或烹饪用水进行氯化或煮沸,以此确保饮用水安全,减少暴发水源性疾病的风险。推广良好卫生习惯与安全食物制备方法,不能使用洪水洗碗或洗漱。一旦接触洪水,需要使用肥皂和水洗手,同时需要预防蚊虫。将此类健康防护措施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学生也将相应提升自身学习兴趣,了解自然灾害的危险性,并能将此类知识应用于后续生活,以此提升自身生活质量。

地理是一门兼具文科特征与理科特征的综合性学科,此学科探究的主要问题是当前情况下的人口与资源、环境与发展等内容,此类问题涉及了各个领域,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倡导核心素养的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为落实核心素养理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课前学情分析是不可或缺教学环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课前学情分析是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倡导的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为完成课前学情分析,教师可设计相关调查问卷,以此方式获取有效信息。在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后,教师将对自身教学内容更为明确,从而能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取得更大提升。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教师由备教向备学转变的研究》的科研成果(课题编号:XJK18BJC058)】

参考文献:

[1]韩建文. 网络环境下初中地理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C]//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1:2106-2108.

[2]田华.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分析[J].内蒙古教育,2020(17):113-114.

[3]刘伟苹,周维国.基于课前学情分析的初中地理课程整合教学[J].地理教学,2020(11):26-29,6.

[4]林超东.初中地理教材的整合优化与教学应用——以“世界的聚落”为例[J].教师,2019(9):103-104.

[5]郝永利.基于课程整合的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3):81.

[6]张敏.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整合研究[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1):24.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荣家湾镇鹿角中心学校,湖南   岳阳414127)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初中地理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浅思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基础学科的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