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
摘要:随着课程标准的改革,我国对小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要求及其个人创新能力的发展日益关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創新思维。所以小学生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们更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实施有意义的教学,通过不断的革新教学方法,确保学校语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成功进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学业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许多语文课教师都深受中国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往往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理论,忽视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小学生们在课堂上并没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最后使得他们没有了学语文的兴致。
2.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语文课是一个可以给学生激发无穷想像力的课程,一些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都以自己为主导,极少和学生展开交流,使得语文课堂非常乏味,也影响了学生对想象能力的发挥。比如在教学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不要只是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全部罗列起来,要更充分的利用课堂工具,给学生营造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以便于更好的实现目标。
二、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的实践策略
1.加强交流
语文课不但需要学生会读、会写,还需要学生会使用语文语言,以此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们要注意在教学上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课堂教学,教师选择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分为若干组,课下查找文字资料,并在教学与实验的过程中感受人文情感,从而积极高效的完成语文任务,通过这样综合性的实验课程,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们团结合作的意识。
在教学《西门豹治邺》一篇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几组,然后让学生课下去寻找历史资料,分析各种角色的特点,再根据教材内容,安排一个对话,在课堂上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表演起来,学生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再次体会各种角色的内在活动与情感。当学生表现完成以后,教师也要对其加以评论与补充,对表现好的一组学生要赞赏,对表现较差的学生也要予以表扬,从而培养他们学好语文的自信。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引导小学生主动的加入其中,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进行思想的发散,在教学实践中体会角色的情感,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了小学生语文素养全面的发展。又比如,在班级里举行元旦晚会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以说话、朗读、演唱等方法表现自己对语文的认识,通过这种新的教育方式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又可以提高小学生思考方式的表达能力,给语文课堂烘托出一个快乐的气氛。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的教学可以训练一个人的才能,也可以帮助一个人独立自主的进行由分析到总结的过程。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新问题的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有所上升,在引导学生对一个课题进行分析、探索、评估、总结,进而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做出展望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以此进行在语文课堂上的创新性实践教学。
比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以"话习俗"这三个字为主题,要求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自己策划一期活动,然后在课上与同学们分享。有的同学可能擅长绘画,就将"话习俗"以板报的方式呈现出来,板报中画着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习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话习俗"的意义,并以此带动了他们价值观的升华。有的同学可能擅长表现,所以可以把"话习俗"设置成一次演讲,在演讲过程中让学生尽情的去展示自己,在演讲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得到教师的认可,又可以让"在节日中礼仪待人"的观念深入到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既培养了同学们以礼待人的思维,又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加了学生对多元化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而这些创新型教学模式既给了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又可以带动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学生们今后的培养与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建立科学的课堂引导
将课堂引导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初始环节,对建立有效的语文课堂体系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灵活而优质的课堂引导教育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既有利于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能够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对今后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因此,教师在教学部编版的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们分为若干个教学小组,在基本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就可以要求各小组成员利用课下时间,查阅网络与图书馆资源,收集与梳理最近数十年在国内外出现过的十大生态危机事例,并将其所产生的成因与危害加以分析,制作成统计图,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分别在课堂上加以呈现和分享。通过这一合作研究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与团体合作能力,还能够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体会到环保问题对生态所造成的不可逆影响,并由此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志与责任感。
结束语:综上所述,语文课是训练和发展学生语言各方面才能的重要课程,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程,不仅要求通过简单的语言教会学生阅读写作,更多的是让学生体验语言教学的完整,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得以提高。同时,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把实际经验和理论知识有效的融合,在语文课堂中进行了综合性实践教学,抛弃了传统落后的语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一种积极良好的教学氛围,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的语文整体综合素养能够获得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国艳.快乐与快乐的碰撞——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3).
[2]刘伟龙.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讨——基于QAIT模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2).
[3]杨小佳.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92-93.
[4]马继忠.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