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2022-01-10 03:06唐进马泽南邹公民罗娟
系统医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类似物抗病毒淋巴细胞

唐进,马泽南,邹公民,罗娟

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儿科,江苏苏州 21500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病因是由EB 病毒感染,尤以儿童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症状表现包括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且多数患儿伴有肝、脾肿大,淋巴细胞增高等,对患儿的健康及成长均造成危害[1]。 目前临床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效果不理想,且易反复。 较为常用的治疗措施为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非抗病毒药物、干扰素等,但治疗效果存在争议。较为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为更昔洛韦,但部分患者用药后出现白细胞降低、粒细胞炎症缺乏情况,之后研究将抗病毒药物替换为干扰素,同样存在上述现象,因而,进一步探讨抗病毒治疗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疾病的作用意义重大[2]。 该文选取2016 年1 月—2020 年12 月该院收治的12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例,对比分析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治疗及对症治疗3 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接诊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121例研究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作3组。 A 组患儿共计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1~13 岁,平均年龄(6.9±1.1)岁;病程1~10 d,平均病程(5.2±1.1)d。 B 组患儿共计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1~14 岁,平均年龄(7.0±1.2)岁;病程2~11 d,平均病程(5.3±1.2)d。 C 组患儿共计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2~14 岁,平均年龄(7.1±1.3)岁;病程1~11 d,平均病程(5.5±1.1)d。 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②年龄范围1~14 岁;③均同意参与并配合该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年龄>14 岁的患儿;②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患儿;③抵触配合研究的患儿。 3 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该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A 组患儿接受对症治疗,针对发热患儿给予退热治疗,同时配合补液、退热贴等,针对肝损伤患儿实施保肝治疗,针对感染患儿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 B 组患儿接受抗病毒治疗,选用药物更昔洛韦(国药准字H20033675),用量用法:10 mg(kg·d),采取静脉输注方式,持续治疗一周后根据患儿病情适量减少用量,调整为5 mg(kg·d)。 C 组患儿接受干扰素治疗,用量用法为100 IU/次,1 次/d,肌肉注射给药。 3 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对比3 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症状彻底消失,血常规检测结果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明显改善,血常规检测结果相比治疗前转好)、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血常规检测结果异常)3 个等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记录各组患儿症状好转用时情况,包括:咽峡炎症状改善用时、淋巴结、肝缩小、脾缩小用时、异淋<10%时间。 ③对患者进行为期1 年的电话或者上门跟踪随访,3 个月进行随访一次,统计疾病复发概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值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3 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 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3 组患儿症状好转用时对比

3 组患儿各项症状好转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 组患儿病症好转用时对比[(±s),d]

表2 3 组患儿病症好转用时对比[(±s),d]

组别咽峡炎症状改善用时淋巴结缩小用时肝缩小用时脾缩小用时异淋<10%时间A 组(n=40)B 组(n=40)C 组(n=40)F 值P 值4.12±1.05 4.23±1.03 4.31±1.01 0.714 0.478 4.85±1.35 4.92±1.33 4.70±1.32 0.435 0.665 6.72±1.05 6.66±1.03 6.64±1.06 0.294 0.770 6.59±2.03 6.61±2.01 6.48±2.10 0.206 0.837 7.96±1.13 7.91±1.15 7.89±1.14 0.239 0.812

2.3 3 组患儿疾病复发率对比

对3 组患者进行为期1 年的跟踪随访,3 组患儿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 组患儿疾病复发率对比[n(%)]

3 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主要是由于EBV 病毒感染所致的病变,属于病毒原发性感染疾病,也具有自限性的特征[3]。通常患者发病后会出现高烧、淋巴结肿大、咽喉红肿等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后还会出现肝脾肿大的情况,且观察口腔内上颚区域具有瘀血点特征,另外根据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IM 发病后合并呼吸功能障碍、溶血性贫血的概率正在缓慢上升[4],给患儿的健康造成更大威胁。 根据病理学研究显示,在婴幼儿时期感染EB 病毒则通常不会出现任何异常的临床症状,而处于儿童、青少年时期感染则会出现各类临床症状[5]。国际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中国家内青少年患IM 的比例为1/4 至1/2,且通常伴有严重并发症,还会出现多种脏器功能减退情况,也被称为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8]。 重症IM 不仅病情恶化速度快,且整体预后效果普遍较差,如未及时采取正确干预手段,该类患儿的病死率超过90%,而普通IM 患儿的病死率不足5%。 由此可见,IM 病情迁延会引发重症IM,使得病死率异常增加,越早治疗越有利于病情的控制,也可确保患儿的预后效果和存活率[9]。

目前临床治疗IM 的主要方式为糖皮质激素,同时联合抗病毒药物辅助可起到更好的疗效,尤以合并免疫功能障碍的患儿群体效果更好。据相关文献报道显示,国内外治疗IM 的方案内容尚未达成统一意见[10],这主要是由于各个国家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药物种类存在一定差异,因而不能仅靠一种方案治疗所有地区的IM,但不论病情如何,为预防发展为重症IM,在早期阶段均需开展有效的干预治疗。 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干扰素等药物是目前我国各地区应对IM 时最常用的抗病毒类药物,均可有效抑制患儿病情的发展,控制重症IM 的发生概率[11]。

根据病毒学研究结果显示,EB 病毒主要由口腔侵入人体,最早的靶向组织为咽喉部的淋巴结,一旦侵入淋巴结内后就会大量复制和繁殖。该病毒经由自身细胞膜上的糖蛋白gP320/220 和靶向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进行结合,从而诱导B 淋巴细胞释放大量的CD21,产生自身过度免疫反应,使淋巴细胞表面膜组织溶解,与病毒细胞膜进一步融合,实现病毒内遗传物质的传递[12-14]。 病毒遗传物质进入淋巴细胞内后就会利用内部原有的物质、能量等进行复制,将B淋巴细胞转变为EB 病毒感染的隐性记忆B 细胞。 随着这一记忆B 细胞经由口腔黏膜随循环系统迁移至外周血液中后,该病毒的感染正式进入潜伏期阶段,此时EB 病毒处于一种特殊的、可逆的休眠状态,并不会发生过度增殖的情况,但携带EB 病毒遗传基因的B 淋巴细胞会长期生存,且处于病毒蛋白非表达状态,因此不表现出任何致病性特点。 而当特殊条件刺激下,会导致含有EB 病毒遗传物质的B 淋巴细胞返回扁桃体组织内,并进一步转变为浆细胞[15]。 含有EB 病毒遗传物质的浆细胞则会快速活化,并开始大量复制遗传物质,使机体内大量出现含有EB 遗传物质的B 淋巴细胞,且会同时合成病毒蛋白,继而表现出病毒的毒性作用。 与此同时,EB 病毒会进一步侵犯T 淋巴细胞,使其转变为具有病毒毒性的T 细胞,破坏正常的细胞因子分泌平衡,使得CD4+/CD8+比例快速下降,并造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等炎性因子分泌量异常增加。另外具有病毒毒性的T 淋巴细胞会直接对携带病毒遗传物质的B 淋巴细胞产生吞噬或溶解作用,造成B 淋巴细胞内的抗原大量释放至循环系统内,继而引起患儿机体免疫功能障碍。 因此临床研究也认为IM 发病过程和EB 病毒感染上呼吸道相关器官引发的,且病毒感染后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16-17]。

临床实施抗病毒治疗时可根据药物作用靶点的不同,将药物分为3 种,分别是无环核苷类似物、无环核苷酸类似物、焦磷酸盐类似物。 无环核苷类似物的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包括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无环核苷酸类似物则包括西多福韦、阿德福韦等;焦磷酸盐类似物常用者为膦甲酸,这3 种药物均是直接对EB 病毒细胞内的DNA 聚合酶产生作用,通过抑制该酶类物质的活性,使病毒遗传物质无法延长,继而中断毒性蛋白的合成过程。无环核苷类似物在进入病毒细胞内后需要经过磷酸化反应才能发挥自身活性,而其他两种药物则可直接发挥药效,单纯从药物作用的特异性角度出发,无环核苷酸类似物、焦磷酸盐类似物的特异性相对更高。 但EB 病毒体内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激酶、蛋白激酶的遗传物质,因而可以完成高效磷酸化过程,使无环核苷类似物磷酸化而产生药物作用,并不影响该类药物对病毒的抑制作用。 由此可见实际用药情况下,使用3 种不同抗病毒药物干预均可抑制EB 病毒的活性,减少病毒蛋白引起的毒性反应,虽然特异性间存在差异,但均具有一定临床效果。

我国针对IM 实施抗病毒治疗时应用更昔洛韦的范围较广,该药物对疱疹病毒的作用效果确切,且对于BE 病毒的抑制效果也得到了大多数医学研究者的认可。 但有部分学者提出,如仅采取单一用药的方案,则更昔洛韦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干扰素无明显差异。 相关文献研究显示,更昔洛韦具有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尤其对于正处于免疫功能障碍的群体不良反应概率相对更高[18],也使更昔洛韦应用在IM 抗病毒治疗时的安全性受到质疑。但该药物实际应用时可以高效降低患儿高烧发病时间,缩短整体住院治疗时间,因而可考虑在短期内联合原有治疗方案进行干预。 通常IM 发病后影响预后效果的因素和循环系统病变、肿瘤等也有一定关联,且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后可能会对肝脾造成一定影响,还可能会增强转氨酶活性,如中断药物则可能造成高烧症状反复,因而单一用药方案并不不能确保整体预后效果。联合更昔洛韦、干扰素后的临床治疗效果间无明显差异,且进一步临床研究显示不同药物治愈后患儿复发概率也无明显差异。 因此部分研究者认为,抗病毒治疗并不一定会对IM 患儿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更多益处[19],其目的在于控制糖皮质激素的用药量,避免出现激素依赖等不良反应。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A 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12.50%,B 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10.00%,C 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9.76%,3 组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与彭海燕等[20]发表文章中,A 组复发率为3.3%,B 组复发率为10.0%,C 组复发率为6.7%,A 组复发率与B、C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一致。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采取抗病毒治疗与非抗病毒治疗效果均无明显差异,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促进患儿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类似物抗病毒淋巴细胞
Hepatology Research|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何时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及停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生物标志物
“抗菌抗病毒”口罩消费风险提示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异形淋巴细胞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