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匹配研究
——基于69个样本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2-01-10 11:37吕庆华林存文林炳坤
关键词:禀赋文化产业样本

吕庆华,林存文,林炳坤

(1.莆田学院 商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2.厦门海洋学院 国际商贸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0;3. 闽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引 言

文化资源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形式,包括文化历史资源和文化智能资源两大类[1]。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2],文化资源禀赋正向影响文化产业发展[3]。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形成现实的文化产业,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并满足人们文化精神消费需求。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互动机制体现为:一方面,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既可以通过产业开发转化为文化商品或服务,直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可以通过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间接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4]。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反作用于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源保护传承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营造推动民众关注和保护文化资源的文化氛围,并带动文化科技和金融等的发展,为文化资源创新利用和产业开发提供物质基础[5]。

匹配也称为配对,汉语意指“婚姻或无线电元器件等配合或相配”,英文为matching或fit,意指“和相配/相一致/相似”。匹配理论源于数学领域的匹配算法研究。1962年大卫·盖尔(David Gale)和罗伊德·夏普利(Lloyd Shapley)将匹配理论引进经济学,用于婚姻匹配及大学招生录取匹配研究[6]。1985年埃尔文·罗斯(Alvin Roth)提出双边匹配概念,此后匹配理论广泛应用于调节性匹配[7]、产业空间匹配[8]等研究领域。匹配通常是双边的,即市场参与者分属于两个不同集合,匹配是市场双方交换的本质[9-10]。本文认为,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匹配,就是指一个地区或城市文化资源丰裕度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一致或相符合的程度。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群发展,城市资源空间优化与产业要素配置问题日益突出。同样,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二者空间分布不匹配问题亟需研究和解决。我国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实际发展上尚未充分体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54%,而2017年美国文化产业(版权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11.59%,2016年韩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达9.9%,澳大利亚达7.4%[11]。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区域发展失衡,如山西、新疆等地文化历史资源丰富但文化产业不发达,而深圳等城市文化历史资源薄弱,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高企[12]。因此,开展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分布匹配研究,揭示城市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关系,对发挥城市文化资源禀赋优势、推动城市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采用文化资源丰裕度指数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分别测量文化资源禀赋和文化产业发展。

1.文化资源丰裕度指数计算

文化资源丰裕度用以衡量地区文化资源拥有量,反映地区文化资源禀赋现状及丰富程度,其主要表征指标包括一个地区各类文化资源拥有量及其相应占比等。为了便于样本城市区域比较,其测量指标选用“样本城市文化资源拥有量占全国比重”。由于文化资源内涵丰富,种类各异,不同类型文化资源不能简单加总,因而必须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形成文化资源禀赋总指数,以期全面测度城市文化资源禀赋的实际情况。

文化资源类型一般可以从历时性、存在形态及其综合三个视角进行划分。从历时性视角,文化资源分为文化历史资源和文化现实资源两大类。从存在形态视角,文化历史资源可细分为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两小类[13];文化现实资源可细分为文化智能资源和文化非智能资源(主要指文化设施资源)两小类。其中,文化智能资源是文化现实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发挥人的智能创造财富、实现价值增值的一种无形资源。文化智能资源可进一步细分为外显和内隐两种类型。外显文化智能资源的核心要素是知识,主要表现为人类创造的各种知识成果;内隐文化智能资源的核心要素是智力,主要表现为人类各种智力成果[14]。

综合存在形态和历时性两种分类标准,将文化资源分为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外显文化智能资源、内隐文化智能资源与文化设施资源五类,如图1所示。

图1 综合存在形态和历时性标准的文化资源分类

城市文化资源丰裕度总指标和五类分指标的测量分别是: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以城市文化资源占全国比重计算(CR);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裕度,以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占全国比重计算(CR1);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裕度,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占比计算(CR2);外显文化智能资源丰裕度,以外显文化智能资源占比计算(CR3);内隐文化智能资源丰裕度,以内隐文化智能资源占比计算(CR4);文化设施资源丰裕度,以文化设施资源占比计算(CR5)。综上,各类文化资源丰裕度指数计算见公式(1):

(1)

其中,CR(j)表示某年某城市各类文化资源丰裕度,i表示城市,t表示时间,j=1,2,3,4,5,分别表示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外显、内隐文化智能资源以及文化设施资源。

2.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计算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用以衡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模和效益,其表征指标主要包括文化产业增加值、发展速度、增加值占全国增加值或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鉴于样本数据可比性及单位根稳定性,其测量指标选用“样本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同期全国增加值比重”。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数计算见公式(2):

(2)

其中,CI表示某年某样本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i表示城市,t表示时间。

(二)样本城市选择

本文样本城市的选择基于两个原则,一是数据可获得性,二是数据可比性。文化资源禀赋丰裕度样本,选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国务院分别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三度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2001—2018年又陆续增补,截至2018年,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计135座城市。,该类城市文化资源禀赋优势显著,代表性较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样本选自直辖市、省会及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及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该类城市经济基础扎实,代表性较强。

当然,两类城市存在重叠,不少城市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此外,部分城市被排除的主要原因是文化产业增加值等指标数据缺失。缺失的判断依据,一是统计年鉴未披露,二是电话、邮件等方式也未能获得。

经过两年多搜集和查阅,最终确定69个样本城市,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6个,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34个,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重叠城市21个。

此外,国家统计局将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区域,其中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直辖市);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个省;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3个省(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编者说明,中国统计年鉴出版社2020年版。。根据上述分类规则,69个样本城市中,东部36个、中部14个、西部13个及东北部6个。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依据前述样本标准,本文选取69个城市11年共759组统计数据。

文化资源禀赋数据方面,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用国务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与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加总表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用国务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加总表征(3)关于“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两个数据的处理,为便于比较,本文以上述名录发布年份为依据,采用累加的形式进行统计。例如,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21年公布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假如A城市有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列入第一批,2个列入第二批,则历年统计记为:2006年5个、2007年5个、2008年7个,依此类推。;外显文化智能资源知识成果产出采用“城市图书出版物发行数量占全国比重”表征;内隐文化智能资源智力成果产出采用“城市文化产业专利授权数量占全国比重”表征;文化设施资源,总量采用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剧场影剧院个数3个指标加总表征,丰裕度采用全国占比表征。

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数据源于2009—2019年各省市历年统计年鉴及公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以及文化部、各省市统计局及文化局网站等。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数据借鉴吕庆华等[15]的研究成果,采用城市统计年鉴“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两个指标的加总,前者表征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后者表征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此外,个别缺失数据采用均值法替代处理。各指标数据均采用无量纲化处理,其计算见公式(3)和(4):

(3)

(4)

本文所用数据均为正向指标,故采用公式(3)。

二、测度与匹配分析

(一)文化资源丰裕度测度及分布

1.文化资源丰裕度测量

首先,根据公式(1),测算样本城市历年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外显、内隐文化智能资源以及文化设施资源丰裕度。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降维提取各文化资源主成分因子,获取统计数据的权重,整合形成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测度值,避免主观设置权重的局限。应用SPSS22.0,具体测度步骤如下:(1)无量纲化处理数据;(2)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获得各变量公因子载荷;(3)计算因子得分,获得因子得分系数表;(4)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加权求和方法计算综合分值。样本城市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测度值,见表1。

表1 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测度值

2.文化资源禀赋分布

由表1可知,69个样本城市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指数均值为0.0913,高于均值的城市23个,属于综合文化资源禀赋较好的城市,其余46个城市低于均值,属于综合文化资源禀赋较差的城市。

从地区分布看,综合文化资源禀赋相对较好的23个城市中,东部16个、中部和西部各3个、东北部1个;综合文化资源禀赋相对较差的46个城市中,东部20个、中部11个、西部10个、东北部5个。可见,东部地区城市文化资源禀赋具有显著优势,23个较好城市中,东部16个,占比达69.57%;中部和西部总体较差,分别只有3个高于均值;东北部普遍较差,6个城市中除哈尔滨外,其余5个城市皆低于均值。

应该指出,综合文化资源禀赋包含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显、内隐文化智能以及文化设施5类资源,即一个地区或城市文化资源丰裕度总体反映。中西部城市虽然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受区位、政策、人口、经济等因素制约,其文化智能、设施等资源薄弱,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较低。而东部城市整体较高,或综合文化资源禀赋优越,典型城市如北京;或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虽缺乏,但文化智能、设施资源富足,文化企业和创意人才聚集度高以及文化创意氛围浓厚,弥补了文化遗产资源不足的短板,典型城市如深圳。

综上,东部城市文化资源禀赋较高;中西部城市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较丰富,但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较低,尤其是文化智能、设施资源偏弱;东北部城市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也较低。总之,文化资源禀赋东部城市较高,中西部和东北部较低。

(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测度及分布

1.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测度

基于文化产业增加值测量指标及数据来源,依据公式(2)测算样本城市历年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为了便于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分布及其匹配分析,将历年测度值取均值以综合反映样本城市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样本城市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测度值见表2。

2.文化产业发展分布

由表2可知,69个样本城市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均值为0.0739,其中20个城市测度值高于均值,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另外49个城市测度值低于均值,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表2 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测度值

从地区分布看,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20个城市中,东部11个、东北部4个、西部3个、中部2个;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较低的49个城市中,东部地区25个、中部地区12个、西部地区10个、东北部地区2个。可见,东部地区城市位居前茅,11个城市占全部样本城市的15.94%,占全部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55%;东北部地区总体较高,6个城市中4个较高而2个较低;中部和西部地区总体较低。

总体而言,东部城市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东北部其次,中西部最低。

(三)匹配实证结果分析

1.匹配测度方法

对于匹配的测度,借鉴王瑞雪等[16]研究成果,运用四象限分析法,按照改造的波士顿矩阵形式,以文化资源丰裕度(CR)为横轴(X轴),以文化产业发展水平(CI)为纵轴(Y轴),分别以所有样本城市的文化资源丰裕度均值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均值为原点,将两者的匹配分为强匹配型、弱匹配型、产业超前型和产业滞后型4种类型。

其中,强匹配型是指文化资源丰裕度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也高的类型,表明该地区文化资源产业开发能力强,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水平高;弱匹配型指两者都低的类型,表明该地区文化资源利用率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也低;产业超前型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高但文化资源丰裕度低的类型,表明该地区相对于文化资源丰裕度而言文化产业发展更快;产业滞后型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低但文化资源丰裕度高的类型,表明该地区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程度较低,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应该指出,强匹配型和弱匹配型都属于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匹配类型,区别在于匹配的好与差;而产业超前型和产业滞后型都属于不匹配类型。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匹配四象限分析法,如图2所示。

图2 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匹配四象限分析法

匹配测度需分别计算横轴(X轴)文化资源丰裕度(CR)的原点值,以及纵轴(Y轴)文化产业发展水平(CI)的原点值,各原点值采用相应指标的均值。具体计算见公式(5)和(6):

(5)

其中,CR为文化资源丰裕度均值,CRj为样本城市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测度值,j=1,269,n=69。

(6)

其中,CI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均值,CIi为样本城市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测度值,i=1,269,n=69。

2.匹配类型结果分析

根据公式(5)和(6),分别以城市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均值作为X轴的原点,确定坐标轴原点(MeanCR),以城市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均值作为Y轴的原点(MeanCI),大于该原点值表明CR或CI值较大,超过69个样本城市平均水平,反之较小。

经测算,得到坐标轴原点CR值为0.0739,CI值为0.0913,将城市前述测度所得CR值和CI值放入坐标轴,绘制气泡图,气泡面积大小采用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CI)的值,气泡越大表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越高,如图3所示。

图3 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匹配气泡图

由图3可见,69个样本城市大多数落在第一、第三象限,属于强、弱匹配型;少数落在第二、第四象限,属于产业超前、滞后不匹配型。样本城市匹配类型见表3。

由表3可见,城市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总体匹配。69个样本城市中,强、弱匹配型城市共54个,占全部样本城市的78.26%。其中,强匹配型城市14个,只占全部样本城市20.29%;弱匹配城市40个,占比高达57.97%。产业超前或滞后不匹配型城市共15个,占全部样本城市的21.74%。其中,产业超前型城市6个,占全部样本城市的8.70%;产业滞后型城市9个,占全部样本城市的13.04%。

3.匹配空间分布结果分析

由表3可见, 69个样本城市中,从匹配空间分布总体情况看,强匹配型城市共14个,其中,东部9个、中部1个、西部3个及东北部1个,匹配程度最高的前五个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弱匹配型城市共40个,其中东部18个、中部10个、西部10个及东北部2个。产业超前型城市共6个,其中东部2个、中部1个及东北部3个。产业滞后型城市共9个,其中东部7个及中部2个。

表3 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匹配类型

从匹配空间分布区域情况看,东部36个城市中,强匹配型9个,弱匹配型18个,分别占东部城市的25%和50%;产业超前型2个,产业滞后型7个,分别占东部城市的5.56%和19.44%。中部14个城市中,强匹配型1个,弱匹配型10个,产业超前型1个,产业滞后型2个,分别占中部城市的7.14%、71.43%、7.14%和14.29%。西部13个城市中,强匹配型3个、弱匹配型10个,分别占西部城市的23.08%和76.92%。东北部6个城市中,强匹配型1个、弱匹配型2个、产业超前型3个,分别占东北部城市的16.67%、33.33%和50%。

可见,东部城市发展差距较大,1/4城市为强匹配型,是强匹配型城市中占比最大的区域,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和苏州6市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创意城市网络”(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4年设立“创意城市网络”,该网络包含文学、电影、音乐、工艺与民间艺术、设计、媒体艺术、美食7种主题类型创意城市。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有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228个城市加入。中国14个城市加入,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苏州、成都、杭州、景德镇、顺德、长沙、澳门、青岛、武汉、南京和扬州。参见UNESCO“创意城市网络”网址:http://www.unesco.org/new/en/culture/themes/creativity/creative-cities-network/。,但有一半属于弱匹配型城市,另有1/4属于产业超前或滞后不匹配型城市。这表明东部城市发展较不均衡,北上广等龙头城市文化资源禀赋优裕,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高,文化资源优势能有效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但仍有一半城市文化资源丰裕度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有的还属于不匹配型,文化产业发展或超前或滞后。

中部14个城市中,有10个城市为弱匹配型,占比超过70%,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不足,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低。但值得注意的是,武汉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高,属于中部翘楚城市;长沙属于产业超前型,文化资源禀赋虽低于全国均值,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文化资源产业开发能力较强。无独有偶,武汉和长沙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和“媒体艺术之都”称号。

西部城市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匹配较好,其样本城市均属于匹配型城市,但应该指出,同中部类似,西部城市弱匹配型居多,约占西部13个城市的77%,可见,西部城市文化资源禀赋有待深入发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而值得肯定的是,西部成都、重庆、西安3个城市属于强匹配型,其中成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称号,其文化资源禀赋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对广大西部城市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东北部大连、沈阳、长春3个城市属于产业超前型,表明其文化资源禀赋低于全国均值,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却高于全国均值,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快;哈尔滨属于强匹配型城市,表明其文化资源较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是东北部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城市;吉林和齐齐哈尔则属于弱匹配型城市,文化资源禀赋发掘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均需加强。

总而言之,从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匹配空间分布看,强匹配型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东北部产业超前型城市占比较高,中部和西部弱匹配型城市占比较高。

三、结论与政策启示

(一)结论

从69个样本城市的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匹配类型看,54个匹配型中,强匹配型14个,占比25.93%;弱匹配型40个,占比74.07%。少数强匹配型城市的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性强,文化资源禀赋优势转化绩效高。但多数弱匹配型城市的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性弱,文化资源禀赋有待深入发掘,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亟须突破。

15个不匹配型中,产业超前型6个,占比40%;产业滞后型9个,占比60%。该类城市无论是产业超前还是产业滞后,都表明其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失衡、协调性差。其中,青岛、济南、长沙、大连、沈阳和长春6市属于产业超前型,其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但文化资源丰裕度低、产业开发不足。其可能原因在于:一是这些城市文化资源禀赋虽然有限,但文化产业的某些项目有所突破,如青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电影之都”称号;二是文化资源禀赋开发效应较低,而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超前,二者关联性失衡。而佛山、宁波、温州、泉州、金华、保定、邯郸、郑州、运城九市属于产业滞后型,其城市文化资源禀赋好,但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表明这些城市文化资源产业开发不力,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总之,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良好匹配,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而弱匹配状态广泛存在,又说明不少城市的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协调性差、互动发展不充分。因此,促进文化资源禀赋向文化产业发展转化,提高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绩效,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任重道远。

(二)政策启示

1.匹配类型视角

首先,强匹配型城市,文化资源富裕度高,文化产业发展强劲,城市政府及文化企业应深入培育和发掘文化资源禀赋蕴涵,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文化价值含量,提高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科技含量,推动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科学、持续、协调、融合发展,成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

其次,弱匹配型城市与强匹配型城市相反,该类城市文化资源禀赋弱,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低,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水平不高,文化资源或闲置浪费,或转化失效。因此,弱匹配型城市政府应转变观念,提高文化资源禀赋重要性认识,认真培育城市文化资源蕴涵,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文化创意氛围,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孵化和培育文化企业,吸引和留住文化创意人才,赋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尽可能发掘文化资源禀赋价值。

再次,产业超前型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超前,但文化资源禀赋偏弱,城市政府应增加文化财政预算,增加文化设施投入,加大人才集聚力度,创造城市文化氛围,通过城市文化资源赋能,大量吸引文化创意人才,大力发展文化企业,从而提升城市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含量,推动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最后,产业滞后型城市的文化资源禀赋较强,但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文化资源产业开发效率低。城市政府应加大文化产业支持力度,通过土地扩容、财政拨款、税收优惠、人才等政策,充分发掘文化资源禀赋价值,大力吸引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人才,积极扶持文化产业及企业发展,推动城市文化经济的繁荣。

2.匹配空间分布视角

首先,东部城市区域发展不均衡,1/4城市为强匹配型,文化资源禀赋优裕,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高,文化资源优势能够有效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然而,半数城市为弱匹配型,1/4城市为不匹配型,文化产业发展或超前或滞后。因此,东部城市应加强区域协同,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苏州等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以及广州、天津、福州等强匹配型城市为龙头和示范,带动弱匹配型城市以及产业超前或滞后不匹配型城市,推动区域文化资源共享,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广度和深度。比如通过区域合作,厦门积极申请加入“创意城市网络”成为“音乐之都”,泉州申请成为“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以及珠海申请成为“设计之都”等。

其次,中、西部七成以上城市为弱匹配型,尽管人文底蕴较深,民族文化各具特色,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囿于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智能资源、文化设施资源薄弱,综合文化资源丰裕度偏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也低。因此,该区域城市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城市文化环境和创意氛围,完善各类文化设施,加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提高文化资源产业转化效率,促使文化资源禀赋与文化产业发展强匹配,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部的武汉为强匹配型、长沙为产业超前型,两城市分别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和“媒体艺术之都”,值得中部区域城市借鉴学习;西部的成都、重庆、西安三个城市为强匹配型,其中成都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称号,三城文化资源禀赋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对广大西部城市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最后,东北部一半城市为产业超前型,大连、沈阳和长春三城文化资源禀赋虽然低于全国均值,但文化资源产业开发能力较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均值,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较快。该地区城市应加强城市合作,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与区域共享,通过区域协作,共同发掘文化资源潜力,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为强匹配型城市,有望成为东北部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城市。哈尔滨素有“东方维也纳”美称,可以积极申请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音乐之都”。

猜你喜欢
禀赋文化产业样本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规划·样本
人大专题询问之“方城样本”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一种改善学生学习品质的价值取向新模型
财政部下达44.2亿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康德论根本恶和心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