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身体控制技术训练方法探析

2022-01-07 11:20谭文芳张小龙龙腾辉代雅娟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11期
关键词:控制能力控制技术竞技

谭文芳,张小龙,龙腾辉,代雅娟

(1.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广东 广州 510500;2.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2000 年,青少年竞技健美操竞赛正式进入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由此衍生出各年龄组别竞赛基本成套,我国青少年健美操赛事得以迅速推广。健美操项目属于体育与艺术交融的产物,随着项目的发展及社会需求,在注重高难度的同时不断追求艺术美,然而在快节奏、高频率的竞赛中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唯有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才能将高难技术及优美姿态在成套中呈现。身体控制技术指竞技健美操成套运动中从开始至结束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始终处于标准位置,保持优美姿态的能力,是健美操项目的首要技术特征。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期,少儿生理机制发育尚未成熟,身体各部位肌肉发展不均衡,肌肉力量薄弱,对身体各部位控制的感知和理解不够透彻,但可塑性较高。因此,对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开展严格身体控制技术训练,可建立其准确动作概念及技术规范,形成正确动力定型,为其以后长远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身体控制技术训练方法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中国体操网等查阅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数据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研读2017—2020 周期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充分了解与身体控制技术训练方法相关的研究,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2 观察法广东省中小学健美操啦啦操联赛(广州站)是目前广东省较高水平的竞技健美操赛事,其各项竞赛成绩能够较好反映各年龄组别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现场仔细观摩2020 年广东省中小学健美操啦啦操联赛(广州站)小学组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竞赛情况及身体控制的能力,针对目前的状况提出具体训练方法,确保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

1.2.3 逻辑分析法对所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资料等进行整理和逻辑分析,研究适用于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身体控制技术训练的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身体控制技术的重要性

2.1.1 身体控制能力是健美操专项技术的前提健美操专项技术包括基础技术、难度与过渡衔接技术和团队配合技术,身体控制能力与这3 个方面密切相关。身体控制能力与基础技术的关系体现于对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脚踝弹跳的控制能力、比赛过程中对身体形态和姿势的控制能力、运动过程中对人体躯干稳定性的控制能力;与难度和过渡衔接的关系体现于身体重心转换和难度动作的3 个阶段,即起跳阶段、空中阶段及落地缓冲阶段;与团队合作技术的关系体现在团队动作、队形转换和托举配合一致性的控制能力。从图1 可以看出,身体控制技术贯穿于竞技健美操运动始终,专项技术控制能力是竞技健美操完成基本动作和复杂技能的基础,是提高成套动作完成质量的前提。

图1 健美操专项技术与身体控制能力的关系

2.1.2 身体控制能力是比赛成绩的影响因素技术技能的评判是根据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身体形态、标准程度、步伐以及手臂手形的标准化。随着项目的发展和规则的更迭,原有难度动作得分降低,完成得分由减分变为4 个尺度评分,艺术分数中增添艺术性的内容,对动作细节要求更高。强调优秀套路必须展示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正确关节位置和完美姿势,否则根据误差程度扣0.1 ~0.5分。表1、表2 数据显示,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不仅由难度分值决定,排名靠前者艺术分和完成分分值越高,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是获得艺术分数和完成分数的前提,健美操外在特征和内在价值通过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专项技术控制能力体现。由此可见,成套动作完成质量是竞技健美操运动的生命线,而提高成套完成质量离不开身体控制能力。

表1 2020 年广东省中小学健美操联赛(广州站)小学组女单前6 名成绩

表2 2020 年广东省中小学健美操联赛(广州站)小学组男单前6 名成绩

2.2 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身体控制技术的构成因素

2.2.1 身体姿态控制某个动作的姿势包括动作的形式和姿势。形状是指具有特征和个性的具体存在方式,具体表现为脚趾、膝关节、腕关节等部位的形状,即反映了对各部位关节的控制;姿势是指肢体和肌体根据某动作要求表达该动作意图的具体动作。健美操的身体姿势是根据行为美和人体美的标准制定的,具有控制性。在竞技健美操中,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身体姿势的控制既是专项能力的体现也是对成套完成质量的要求。无论整套动作有多复杂,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都必须始终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反映动作的力量、速度、幅度和方向,以展示竞技健美操动作的特点。

2.2.2 难度动作控制竞技健美操竞赛中难度动作由动力性力量、静力性力量、跳与跃及平衡与柔韧4 类组成。国家预备组难度的选用具备特殊性(单个难度分值在0.4 分以下,允许1 次0.5分),成套规定只允许出现6 个难度动作、4 个规定难度、2 个自选难度(分值低于0.5 分),但难度动作完成质量的要求却与成人一致。由此可见,健美操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竞赛的原则是重规格轻难度,难度动作不多但注重规范,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对难度动作的控制力是评价难度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起跳阶段要求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准确把握对腾空前发力技术的控制、完成跳跃类难度时对空中姿态的控制以及保持落地的稳定性。

2.2.3 操化动作控制少儿健美操成套除难度、动力性动作及过渡连接外还涉及操化内容,操化动作占据成套内容的2/3,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年龄越小,操化的分量越重。操化动作是评价健美操竞赛艺术价值的指标之一,由7 种基本步伐与手臂动作构成,大部位手臂属不对称性动作,FIG2017—2020周期评分规则中艺术内容要求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清晰展现手、脚运动的路径。操化动作控制应与形态控制相结合,躯干只有保持良好姿态且熟练动作的完整性,才能完美衔接上下肢运动,展现操化动作刚柔并进、速度快慢结合、动作幅度大、空间位置感知把握准确。

2.3 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身体控制技术训练方法与手段

2.3.1 身体姿态控制训练身体姿态控制训练是通过对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的动作形态与动作姿势进行训练,进一步改善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原始身体姿态,形成符合健美操项目要求的正确身体姿态。传统芭蕾技术以外开、绷直、伸展的审美为基础,对身体各部位、腿部姿态及身体重心把控具有独特的训练方法,因此可借鉴芭蕾训练体系和核心稳定性训练以此严格要求少儿动作标准习惯养成,提高身体末端姿态控制意识。

(1)芭蕾训练体系。芭蕾基础训练具有完整的训练体系 ,其“开、绷、直、立”四大美学原则与竞技健美操规则对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身体控制技术要求的规格相一致,包含地面练习、把杆练习、脱把中间练习3 部分。

地面练习含有芭蕾基本站姿、头、手位及脚型等各种舞蹈姿势变化动作,侧重发展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上肢姿态,头部是健美操动作韵味的关键,通过芭蕾站姿练习提高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头部位置的准确性及与身体的协调性;借用芭蕾手臂动作变换加深对手臂空间的感知力,延长上肢线条及控制能力。

把杆练习依动作发力速度分为控制性和动力性动作,塑造下肢腿部姿态,控制性动作主要包括下蹲、屈伸、控腿、划圈等增强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腿部本体感觉,体会正确腿部远端发力技术;动力性动作包括擦地、弹踢腿、大踢腿和小踢腿等有效训练腿部肌肉的爆发力。

脱把中间练习多采用搬腿、踢腿、跳步、控腿等动作,提高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对身体重心及躯干稳定的掌控,通过各种跳步练习增强腿部灵活性。

(2)核心稳定性训练。核心稳定性指在运动过程中控制躯干部位肌肉及髋关节的稳定性,为四肢发力提供稳定的支点,协调上下肢力量的运输,为人的身体重心转换和移动提供力量。其包括徒手垫上练习和辅助器械训练,徒手垫上练习采用仰卧起坐、举腿、仰卧挺髋、单腿两头起等动力性练习;训练后期可运用瑜伽球、平衡板及力量训练器等器械提升核心部位的稳定力量,通过不稳定支撑训练,充分调动神经肌肉控制系统,改善神经系统的控制效率。

2.3.2 难度动作控制训练身体素质是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难度动作完成质量的基础,是提高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专项技术的保证,是发展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前提条件,强调少儿身体控制技术发展的同时需兼顾身体基本素质的协调发展。

(1)动力性力量。竞技健美操预备组动力性力量规定难度为俯卧撑,主要依靠上肢支撑力和爆发力来完成。完成此类动作需肌体各部位协调控制,可运用跪姿俯卧撑、肘位俯卧撑、仰卧飞鸟、轻负重卧推、标志物提示法以及辅助提胯等练习帮助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建立正确动作表象。

(2)静力性力量。竞技健美操预备组静力性力量难度规定为分腿支撑,主要以人体上肢支撑力及腰腹肌的控制能力为依靠。完成此类难度时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易出现臀、腿着地,屈膝、勾脚尖、双腿支撑角度小于90°,在训练过程中可运用各种腰腹肌练习以及悬重举腿、控腿、直腿等辅助练习。

(3)跳与跃。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跳跃难度规定为空转360°,主要依靠下肢的爆发力和腰腹肌快速收缩来完成。此类难度对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身体姿态控制及腿部爆发力要求较高,可采用团身跳、分腿屈体跳等动作模仿空中姿态、直体跳、并步起跳分阶段练习、连续跳台阶和连续跳障碍超等长收缩练习发展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下肢爆发力。

(4)平衡与柔韧。竞技健美操预备组平衡与柔韧难度规定为垂直劈腿,对腿的开度有要求。少儿是柔韧素质训练的关键期,练习中除采取动力拉伸、静力拉伸、动静结合拉伸法外可运用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训练法促进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柔韧素质的发展。

2.3.3 操化动作控制训练健美操操化动作是在音乐伴奏下连续完成复杂多样的组合,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训练初期的操化动作往往缺乏力度,手脚不协调,操化缺乏健美操韵味,正确的训练方式是提高操化动作练习效果的关键。

(1)变奏练习法。变奏练习法指在竞技健美操运动过程中,通过改变音乐速度控制负荷强度,采取跳跃式与阶梯式相结合的练习方式实现对肌体控制。可采用先分解后完整、先分段后成套、间歇训练法、表象训练法等;其次通过变奏逐步递增运动负荷,由4 拍1动转变2 拍1 动,最终1 拍1 动,提高少儿肌肉灵活性和协调性,练习中教练员配合言语提示效果会更加显著。

(2)抗阻力练习法。抗阻力练习法指在练习过程中添加适当的阻力,提高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难度和控制能力。常见抗阻力练习的方式有2 种。一是对抗性练习:两人搭档完成“用力与对抗”的练习,同伴对练习者施加阻力牵制其发力,练习者用最大力量克服阻力完成振臂。二是负重沙袋练习:在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手臂或腿部绑上沙袋等负重物进行操化动作练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身体控制能力是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的核心能力,是比赛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身体控制技术训练须贯穿整个训练过程的始终。

3.1.2身体素质是提高健美操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身体控制技术的基础和保障,专项技术训练需与身体素质训练相结合。少儿是身体素质发展的黄金时期,应注重身体各部位力量的协调发展。

3.1.3身体控制技术训练应从身体姿态控制、操化动作控制、难度动作控制入手,遵循少儿身心发育特点采取科学、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注重练习的质量而非数量。

3.1.4循序渐进是正确掌握动作技术的前提。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身体控制技术的掌握只有循序渐进才能稳中求进,不断提高能力。

3.2 建 议

3.2.1教练员需加强对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身体控制技术的重视度,注重训练手段的多样性,切忌一成不变。将游戏法、竞赛法融入日常训练能进一步激发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学练兴趣,提高训练效果。

3.2.2需注重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的均衡性。根据少儿身心发育特征安排适宜的负荷强度及训练时长,以免阻碍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正常发育进程。

3.2.3竞技健美操属于技巧类项目,在培养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身体控制技术的同时应协调其他技术的发展,将美育知识渗透到训练过程中,提高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审美能力,达到内外兼修。

3.2.4身体控制技术的掌握并非一蹴而就,需经反复练习从认知阶段达到动作自动化,培养竞技健美操预备组运动员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为健美操项目输送优秀后备人才。

猜你喜欢
控制能力控制技术竞技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基于模糊自适应ADRC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技术
2.5D触摸屏盖板玻璃翘曲控制技术
“基于人工智能的探测与控制技术”专刊
电竞种植记
康复训练对精神患者控制冲动行为能力的对照分析
网络发展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篮球裁判员水平提高途径探析
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