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摘要:文言文,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是相对于“白话文”的一种文学概念,是古人书面表达形式的重要载体,很多的文言文中都传递了重要的、高尚的人文情怀、道德观念和哲学论点,是涵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因此,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读古文,品古韵,激发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下面就是笔者的一番论述和探讨,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阅读,是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内容,也是涵养学生文学素养,强化母语学习,增强学生人文底蕴,培养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的要点。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但由于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点存在,往往容易给学生造成阅读中的理解困难,相应的教学质量也将难以提升。针对如何有效实施文言文教学的问题,本文将给出一些参考对策,若其中有不足之处,还请同仁斧正。
一、借助小组合作,调动学生自学兴趣
为了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僵化的教学模式弊端,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尝试以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引导课堂。以往的语文课堂,学生学习文言文一般是逐字逐句等待教师翻译课文,然后再将教师翻译后的古文抄写在教材的空白处,学生在理解了白话译文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进一步的文言文背诵,很多语文教师也知晓学生这一学习的“特色”,故而,从上课伊始就开始给学生翻译课文,其实,这虽然节省了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的时间,但是却剥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权利和能力。
基于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前后桌同学合作起来,一起通过交流逐渐揭开隐藏在文言文背后的含义,虽然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消耗掉一部分课时,但却可以保证学生解析文言文的自主性,让新课程改革落实到工作实处,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人地位。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荀子的《劝学》时,小组组长就可以分别给同组成员进行翻译的责任划分,比如,同学甲负责第一段的翻译工作;同学乙负责第二段;同学丙负责第三段……最终当大家都结束了自己的翻译工作后,分别轮流汇报自己的翻译成果,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质疑或者不同的观点供大家深入探讨,最终合小组成员之力解读出该课文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学习应当树立终身意识,不能停止。
二、提出开放性问题,倡导多维度思考
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学习的过程而相互展开的,学习因为有思考的加入,才会更加富有深度。高中生的独立意识较强,自主思考意识开始出现,很多情况下他们不想让其他人给自己做决定,而希望基于自己的推理和判断得出结论。因此,在实施文言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较强的问题,以倡导学生展开多维度的思考,在发散学生的思维个性的同时,更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待某些事情的一些看法,以便实施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比如,在教学指导贾谊的《过秦论》时,可以先给学生一些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试着凭借自己的力量去理解课文,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本文的题目是‘过秦论’,指出的是秦的过错,那么,请大家阅读之后告诉老师,作者贾谊认为秦的过错在哪里?哪一句话集中反映了秦的过错?”,对此有的学生回答,“是秦始皇施行‘焚书坑儒’”,還有的学生说“是因为秦动用举国之力去修建长城,导致百姓怨声载道”,也有学生表示,“是因为秦始皇传位传错了,秦二世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更加严格。”……一时间学生们的观点集中涌现课堂,但是这些观点都只是片面的,而并非系统的、全面的总结,真正的答案就在于教材的最后一句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即秦的统治者没有施行仁政,这才导致了全国举兵反叛,而这个观点也与孟子提出的“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有着高度的契合性,都是实施仁政的主张。
三、深化朗读教学,体会文言文的美感
文言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韵律感、节奏感很强,一些文章中的段落有时会出现叠字、押韵和对仗工整的特点,这些都可以使得朗读成为一种享受,与此同时,朗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品鉴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美,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实施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名家朗读以及朗读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学习兴趣,让学生之间比一比看谁读得感情更到位,情感表现更加丰富,句子更加流畅,并借此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文言文,本身就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也是历年高考考试的要点,因此,对于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教师一定要切实负起责任来。本文在结合笔者的语文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浅显的阅读教学方法,如主张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倡导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以及强化学生朗读学习等,希望可以打破僵化的文言文教学桎梏,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韩玉婧.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善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1(29):122-123.
[2]范金傲,高春燕.浅析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思政元素[J].教书育人,2021(2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