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党建统领实践研究

2022-01-04 20:02陈松
速读·上旬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

◆摘  要:受经济、文化等因素影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一定程度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要抢抓职业教育发展黄金时期,强化党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内部制度体系建设,坚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从而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后发赶超。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党建统领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职业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教育体系。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一系列重要表述,表明了高职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也赋予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更多的职能和期望。

一、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党的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1.党建统领作用发挥不充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成立普遍较晚,机构还不够健全,相关配套制度还不完善以及配套制度的细化和可操作性不够强等因素导致党建统领作用发挥不充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局限于现有的办学理念,创新力度不够,推进改革力度还不够大,实验实训条件不足,办学主体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亟待提升,科研等工作成效不明显,这些都是制约民族地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从党建统领上狠下功夫,才能很好的推进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

2.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性不够。十八大以来,普通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受制于办学理念、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对于非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有一定滞后。比如: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好,部分党组织只局限于完成现有的规定任务,没有很好的在党建思路上创新,工作思路局限。党组织“三会一课”形式单一,没有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党建素材,从业务和党建的双提升上打开局面。

3.“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职业教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大国工匠”,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发凸显。然而,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办学层次相对较低,招生和就业渠道相对较窄,教师福利待遇及科研经费相对较弱,这一系列客观因素制约了民族的地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按照办学指标要求,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制定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但还是存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较窄、重点专业打造较困难、校企合作难度较大等问题,这进一步制约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发展规划谋划不足。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促进作用更加凸显。但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成立时间较晚,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大部分2000以后由当地的中专学校合并升格组建而成,大部分只有十几年的建校史,再加上近年来中国的经济保持高速健康发展,这对职业教育要求提高。部分高职院校战略规划编制前瞻性不够,基层党支部人员流动较大,支部委员、甚至是支部书记流动频繁,因为人员的变动,除了严格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工作安排外,很难对支部建设作出长远的战略规划。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的加大,在校生规模增加较快,经常出现原有的规划编制还没完成又要重新修编的现象。

二、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党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成立较晚,由于部分基层党组织设置还不够完善、组织覆盖面还不够广、党务干部缺乏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党员教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党员干部认为自己只是普通教师党员,党组织建设就是认真执行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等上级规定好的制度,平时加强对党员的培养教育以及平时的各种活动有记录、档案资料规范就是强有力的做好支部建设,基层党支部是很小的组织单元,没有什么话语权,坚定不移的执行好上级党组织的各种工作就行。甚至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保守,认为专业建设才是教师的本质工作,只有认真把教学科研搞好,才能成为党员的模范。教师党员对党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看不到思想政治工作对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就党建抓党建,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近年来,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修订或颁布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等重要条例,各地又结合实际制定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党支部标准化规范会建设方案等更加具体的指导性措施,这说明高校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规范,党支部建设标准要求更高。民族地区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党员思想意识不够,工作方式陈旧,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的理念学习跟进不足,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严重制约了基层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2.基层党组织建设没有与业务工作有效衔接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从无到有,再到全面覆盖,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这对民族地区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民族地区高校起步较晚、底子较薄,基层党建工作人员大多是“双肩挑”人员,既要从事党组织建设又有较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这进一步加重了基层党建工作难度。按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及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培育要求,各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要基本实现100%全覆盖,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师党支部建设达标要求,民族地区高校加大对高职称、高学历党员教师系统培育力度,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高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业务工作压力也较大,“双带头”党支部书记一方面要对党支部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要承担较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有时忙的身心疲惫,更谈不上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疲于应对各种考核和检查,就党建而党建,没有将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申报等教学业务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衔接。推动组织生活方式创新,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质量,这是民族地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亟需破解的一个难题。

3.基层党组织建设没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民族地区高校基层党务干部从事党务工作的同时兼有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工作,由于高校教师大部分都是专业技术人员,大家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职称评聘这一涉及本人切身利益上。兼职从事党务工作的教师在职称评聘上和其他未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专任教师是在同一起跑线,各种量化指标、综合排名、课时量、业绩材料等有关条件都是“一把尺子量到底”,兼职党务工作教师在职称评聘上处于“劣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兼职党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致使党员教师政治热情和精神动力有所下降,大家热衷于教学研讨、外出业务培训等对于职称晋升有力的教学科研活动,对于党务知识、政治理论的学习不专心、不用心,参加组织活动不积极,遇事能推则推,对党组织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党组织建设不关心、不参与,认为党支部建设属于高校领导或者支部书记和委员的职责,自己只要执行就行,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组织建设的关注度缺乏重视,没有很好的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三、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党建统领工作措施

1.加强党对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优势。党委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只有持续加强和完善党对高职院校的全面领导,才能更好的推进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的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要结合办学实际,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严格落实基层党组织相关制度,从而更好的服务和服从这个“核心”。正确理顺书记和校长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构建党委领导、组织有力的领导班子队伍,更好的推动内部制度体系建设,实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后发赶超。

2.加强组织工作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也如此。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想在教育教学上有质的飞跃,必须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为突破口,从而实现后发赶超。首先,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要加大内部培训培养力度,制定奖励机制,在职称评聘、干部提拔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在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升学历,打造特色技能。其次,通过引、考、调等形式,制定激励措施,大力引进高层次、紧缺专业教师,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同时,不断拓展校企合作模式,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邀请业内能工巧匠、行业专家通过现场授课、案例分析等形式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不断优化民族地区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基层一线学习模式,有序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以点带面,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做好资金和人才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要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实现突破。近年来,为更好的实现教育均衡,提升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办学质量,逐渐形成了东西部高职院校对口帮扶机制,有力促进了教育协调发展。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要有效利用好东西部扶贫这一平台,充分学习借鉴帮扶院校的先进办学经验,分批选派教师到帮扶院校进行系统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同时,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要以重大项目为媒介,充分有效利用国家专项资金,促进办学条件的提升。

4.提高人才培養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质量高不高是检验一所职业院校办学能力的度量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学条件相对薄弱、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覆盖面较窄和对口专业技能性培训面覆盖不广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要以特色专业群打造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在农业技能、特种职业、旅游服务等面向一线技术人员培训上发挥职业特色优势,在技能培训上打造亮点,实现人才培养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更好的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实现民族地区的后发赶超。

四、结语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关于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的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进行系统研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结合自身办学实际,重点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课程思政建设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提升民族高职院校办学能力,塑造更好职业精神,更好的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作者简介

陈松(1985.10—),男,贵州兴义,大学学历,讲师,从事高校组织党建和英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何秀超.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N].人民日报,2021-3-25 (009).

[2]刘璇.新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党建评估体系研究[J].党史博采,2021,(02):35-37.

[3]潘华林.加强党建引领,推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成长成才[J].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0,(39):16-17.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