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大论

2022-01-01 04:09林家坤
江西医药 2022年4期
关键词:阳气人体生命

林家坤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萍乡 337000)

中国人一切的学问都在研究“象”,其思维就是象思维,最小的象叫“几”,最大的象、包罗一切的象叫“天”,最小和最大的象的组合叫“太极”(其小无内,其大无外)。

关于“象”的研究书籍和关于“象”的逻辑,分别叫《易经》和《道徳经》,《易经》中的各种范畴叫“卦”,《道徳经》中的逻辑叫“道”。当然也有用“象”来治病的书籍叫《黄帝内经》。岐黄之术的辨证施治就是靠对“象”的综合的“证候”的观察,对所谓的“四诊八纲”的运用。

中国人的具象思维,实际就是不要语言的感觉思维,分3个层次。(1)直接的感觉,感觉到什么是什么;(2)感觉的组合,就是直观;(3)感觉的对比,如上、下、左、右;高、矮、胖、痩;温、凉、寒、热;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有、无,这是最高的中国学问了。

根据《道徳经》第二章可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中国最高的学问《道徳经》就是具象思维的最高层次了。

阳气在人们的生活中,主要是比作温暖及生长之气,也指人的气色。更有作喜色喜气之说,也有比喻精神焕发,得意洋洋者。具体的出处见《管子·形势解》:“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淮南子·天文训》:“阳气胜则散而为雨露,阴气胜则凝而为霜雪。”元代赵孟頫《题耕织》:“仲春冻初解,阳气方满盈。”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写到:“明亮的灯光洋溢在这小小的房间内,找不出半个阴森森的喑陬,精致而又舒服的陈设都像在放射温暖的阳气。”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小道摄召亡魂渡桥来相会,却是只好留一个亲人守着,人多了阳气盛,便不得来。”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一〇二回:“想这许多妖怪在园里,还了得。头里人多阳气重,常来常往不打紧。”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其憧憧往来之鬼……遇人则避路,畏阳气也。”《文选·枚乘》:“然阳气见於眉宇之间,侵淫而上,几满大宅。”李善注:“《周书》曰:民有五气,喜气内蓄,虽欲隐之,阳喜必见。”又见李广田《花潮》:“青年们穿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好像参加什么盛会,不少人已经穿上雪白的衬衫…东张张,西望望,既看花,又看人,阳气得很。”又见沙汀《记贺龙》:“他阳气地笑着,而他的神情、态度,更加使我深切地感觉到,他正是一个除开革命利益,什么也不在乎的人。”由此可见,阳气一词出现在人们中的日常生活中的频率很高,而且公认是那么一层意思。

正是因为古人的思维是象思维,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人们还处在简单、纯朴的生命状态,先哲们会很自然地将观察到的生命现象与人体脏腑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用“阳气”来表述所观察到的象,才能更具说服力。这就是阳气学说产生的因由。阳气学说的产生,在当时可谓爆炸性的成果,不仅让人们认识到了疾病产生的原因,更在于对防治疾病指导治疗具备指导意义,使中医能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立下了不朽功劳,迄今仍有指导意义及现实意义。

囿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中医这门集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学科,同样是建立在“虚中生万有”的“虚”的基础上。而用“阳气”做说理工具,又能做到虚中有实,在实践中信而有征,满足人们探秘心理,迎合了人们“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世俗观念,破除了认识论上的一些局限,是一种深层次、高领域的生命医学实践。中医按照“万物皆有气”的原理,着重对人体的阳气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动态平衡,达到了治疗目的。中医这种撇开实体器官,但又不打开人体实体器官的研究,突出阳气为主线是人体生命的奥妙的研究,不知比目前的科学研究要高明多少倍。

由于中医学在研究五脏六腑时,在历史记录中并未将虚的器官和实态的器官严格区别开来,而是一种虚实共论,这种共论,使许多后世学者无法理解,譬如传统中医学里的三焦学说,从何而来?特别是现代,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西风东渐,人们基本上都以西医的解剖学先入为主,弃心用脑,眼亮却慧盲,难以理解中医学中的精髓。这都是在中医学里,没有将阳气统一论述的结果。如果明确了中医学是重点阐述人体阳气的学问,那么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 概念

1.1 阳气的概念 有说阳气是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和后天的呼吸之气及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的。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也有说,就功能与形态来说,阳气指功能;就脏腑机能来说,指六腑之气;就营卫之气来说,指卫气;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则行于外表的、向上的、亢盛的、强的、轻清的为阳气。更有说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死。”从狭义的可以理解为气温向上的意思,广义就是讲天地间的生发生长的力量向外萌发的意思。

按照《内经》意思直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人身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有说阳气为一身之本,只求阳气充裕流畅,则万病不生。如李可在第一届扶阳论坛上讲过一句话:“世界上的一切疾病都是本气致病,人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体九窍凡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

有从传统文化角度,即“一阴一阳谓之道”的角度看。古籍中记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指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但能感知到存在的东西,就是道的范畴。阳气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控制有形的机体发生变化,属于一种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个器是什么呢?是器皿。器皿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桌子、椅子、碗、体阳气。理由是命门火是我们人身先天的先天。我们讲肾为先天,不,真正的先天是命门火,肾都是命门火的后天。人无后天而不立,无先天而不生,就是先筷子等,这些东西,都属于形而下者。我们有形的身体也属于“形而下”。认为中医讲的阳气,就是指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精神。

更有深层次从《周易》中看者,以为命门火即是人后天的关系,先天是命门火,命门火是先天的先天,它是先生而生的,它是与生俱来的。从人体胎儿的形成,最初的动力是什么?是命门火,也就是我们人生命的来源。《内经》中说阳气若天与日,这里将命门火说成是先天的先天,生命的来源,意思已经明确地认为阳气就是命门火了。

还有从内证下观察到的阳气,它的形态和样子,是多种多样的,是复杂的。有气光态、球态等。虽然现在不能够确切描述,但将来一定能够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述,象看电视一样去看活生生、亮晶晶的阳气。

在几千年的中医文化中,阴是指人的身体,阳气则是指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产生的能量征象。人的一生就是一个阳气衰减的过程。古人云:“有形之躯壳,皆是一团死机,全赖这一团真气运用于中,而死机遂成生机;人身立命就是一个火字,真气命根也,火种也,人活一口气,即此真气也。”阳气就是真气,储藏在肾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元气,常说的元气大伤,即是伤了阳气。《内经》中讲阳化气,阴成形。即阳化成身体所需要的能量,阴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身体。如果身体没有了阳气,就成了一幅空的躯壳,就会死亡。所以《素问》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都是黑暗不明的,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人的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所以,阳气决定生长。

首先我们应先知道何为气,气是构成世界物质的本源,人体的气充斥于全身无处不在,按分布及特点不同,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五气,按脏腑功能不同,可分为肺气、心气、肝气、脾气、肾气等,这些统称为阳气。阳气是生命之气,循行需要遵守自然规律——阳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人体内也一样遵行春夏主生长、秋冬主收藏规律。

其实阳气是一个合成词,包含了阳和气两种概念,其中气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而阳则是气的运动状态,代表着温煦、推动、兴奋、升发。

自然界中的“人气”是由先天之精化生并与吸进的自然界清气结合而形成,阳气是“人气”中代表推动、火热及升发部分,与之相对应的是代表凉润、宁静、抑制的阴气;两者交感和合,协调共济,形成气机通畅的活动着的生命。人体作为一个机体,鲜活、创造、积极向上是生命力的表现,与阳气的性质相一致,二者一般常做同一类概念出现,因此阳气被中医称之为“生命之气”。

2 讨论

2.1 阳气的生成 阳气的来源有三:一为先天性,来自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二为后天性,主要是从饮食物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即水谷之精气,简称“谷气”)转化而来;三是自然性,即呼吸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器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

对阳气的生成,中医认为除与先天禀赋强弱、后天饮食营养条件以及自然界环境好坏等状况有关外,均与肾、脾胃、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肾、脾胃、肺等生理功能正常并保持平衡,人体的阳气才能充沛。其中,在阳气的生成过程中,尤其强调脾胃的运化功能。因为人在出生后,必须依赖食物的营养才能维持生命活动,而机体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物质,又完全依赖脾胃的受纳和运化功能,才能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把其中营养物质转化为水谷精气。先天之精气,必须依赖于水谷精气的充养,才能发挥其生理效应。所以《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灵枢·五味》曰:“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其实,阳气的生成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骨经脉均密切相关。试想,如果屏住呼吸或肺功能受损,生命都不会存在了,再怎么能奢谈阳气呢?再如大肠膀胱堵塞,二便不通,阳气如何再生?等等,所以阳气的生成是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协调平衡的结果,不是某一个脏器所能独立完成的。更有用现代生物化学和人体生理代谢研究人体阳气生成的原理,以为阳气是机体脏腑生理功能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在运动过程中对人体的体液的温煦蒸腾作用所产生的气化物。此说虽像但神不似,因为中医论脏腑,非西医所论脏腑,就象登山者从喜马拉雅山北坡登山和从南坡登山,完全不是一条路。

2.2 阳气的重要性 阳气好像人体身上的一团火,动力活力的源泉,如同天上的太阳,有太阳,地球上才会有生命,万物生生不息。人的一生,就是阳气兴盛衰退的一个过程,阳气是一个人健康的根本。

有句话,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那就是“人活一口气”。这句不单是个人的“面子”问题,这口气其实就是我们生命力存在的根本,这口气我们叫做“阳气”。阳气是中医通过高度概括而抽象出的一个概念。阳气,虽然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但阳气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曾经有研究者通过测量人体活着和死后瞬间的质量差异证明其存在。中医很多概念是完全“形而上”的,即虚的基础上,是抽象的,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实实在在的单一实质的。但又是建立在很多不同层次的实质现象的基础上的,所以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在实实在在的物质世界里又可以找到它的影子,而且这样的影子还可以很多不止一个。阳气,就是一个这样的典型例子。人身上任何一个实质组成部分都不能囊括其全部内涵,但人整体表现出来的活力,各脏器四肢百骸,也就是西医所说的组织、器官、细胞等行使各自功能的能力都是阳气的外在表现。

2.3 阳气的作用 正常人体的阳气是充斥于全身,无处不在的。阳气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

在中医里,阴是指人的有形之躯体,包括血、肉、骨、筋、津液等有形物质,统称阴精。阳是指人体内运行的各种气,统称阳气。俗称的“火力不足”或“底火不足”,指的就是阳气不足,至于什么“火力全开”或“火力十足”,则说的是阳气大旺。

阳气有营养、温煦、气化、推动、防御、固摄等作用。阳气能够温养全身脏腑组织、筋骨经脉,促进吸收和新陈代谢的功能,以达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难经》说的:“气主煦之”,“气者,人之根本也”,《类经》说的:“人之有生,全赖此气”,即是如此意思。

阳气就跟太阳一样,太阳出来暖洋洋,人有阳气也才能使身体暖暖和和,四肢皮肤温润滑腻,充满活力。人只有充沛的阳气才能够精神焕发,生机勃勃,身手敏捷,孔武强壮。《内经》将阳气的这种温养功能高度地概括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反之,阳气出现问题,人就会成天精神萎靡不振,说话、走路、吃饭、睡觉等日常生活都成问题。我们人是由很多组织器官构成的,我们能活着就是靠这些组织器官发挥着正常的生理功能。那组织器官的功能又是靠什么来实现的呢?靠的是阳气的营养温煦和推动作用。

阳气有使物质发生变化的作用,简称气化。在自然界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地上的水就会被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聚在一起,会形成云雾,最后又可以变成雨下到地表上。在我们人体,阳气的气化作用与之类似,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新陈代谢,人体新陈代谢靠阳气气化作用来维持,吃进去的东西,吸进去的氧气,在气化作用下变成可吸收利用的物质充养人体,同时分化出无用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的“阳化气,阴成形”,就是对阳气气化功能的高度概括。清朝名家喻嘉言深入领会这种意思,在《医门法律》中说:“天积气耳,地积形耳,人气以成形耳。惟气以成形,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气之关于形也,岂不巨哉!”

中医有很多概念很抽象,但又很容易从自然现象中形象的领会理解。我们中医常说的阳气“若天与日”,我们古人没有望远镜,肉眼能看到的天其实有限,大气层对我们地球生命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有了大气层,外来的有害物质才不能够顺利的到达地球,例如紫外线在大气层就被吸收了大部分,要是没有这层大气,光是紫外线就能导致地球生命灭绝,这种作用就是防御。另外一方面大气层可以保护地球内部有用的物质不能随便流散,最典型的就是氧气水分及热量,这种作用就是固摄。天人相应,人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人身上的阳气就象大气层一样,对人体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真正阳气旺而且卫外固摄功能好的人,那是冬不怕冷夏不怕热精神焕发充满活力的。

3 结论

综上所述,阳气的营养、温喣、防御、气化和固摄作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一,它们之间必须密切地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才能维持正常生理状态。其中,阳气的推动、温煦和气化作用三者构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也就是阳气的运动及其变化,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能量来源,也可以说,这就是阳气的营养作用。

总之,这次是从源头入手,把主阳说从理论上奠定了基础,并与我所编著的《张仲景治阳三十六法钩玄》一书串起来,才能说珠联璧合,相对完美。

猜你喜欢
阳气人体生命
人体“修补匠”
人体冷知识(一)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人体可笑堂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早上洗澡伤阳气
人体运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