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食育对现代的启示

2021-12-31 06:51李建刚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食育饮食食物

李建刚

(湖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1896 年,日本著名养生学家石冢左玄在其所著的《通俗食物养生法》中首次提出了“食育”的概念,阐发了“今日有学童之人应该认识到德育、智育、体育全在于食育”的观点[1]。2005 年,日本颁布了《食育基本法》,政府专门成立了统一的食育管理机构,自上而下推进国民食育活动,其食育内容涵盖了科学的饮食习惯、食品常识、营养与健康知识、烹饪知识、环保意识、饮食礼仪、艺术想象力、“食农”教育、对食物的感恩之心、传播饮食文化等方面[2]。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的李里特教授将食育引入中国;从2010年起,国内开始试点将食育概念纳入中小学教育课堂,力求使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观念、传承优良的饮食文化、加大在食品制作上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虽然没有食育的概念,但在古代教育里与“食育”相关的内容并不少见,以饮食为对象的教育活动很早就已开展并持续进行,它的很多做法已经接近于今天的食育了,诸如传承食品生产的技能、知识与经验,在饮食活动中教化人心、促进健康饮食生活,大抵都属于这方面的内容。《礼记》中的“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3],《论语》中的“食不言,寝不语”[4],《孟子》中的“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5]等,都是对饮食礼仪的详细规定。而作为长期濡染中国饮食思想的“孔孟食道”自然被国人奉为圭臬,孔子提出:“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4]118孟子要求在饮食活动中体现“食志”“食功”“食德”,也就是说劳动者以自己有益于人的创造性劳动去换取养生之食是正大光明的,不劳而获白吃闲饭是一种耻辱,吃饭必须心安理得、符合饮食礼仪[6]。这种饮食思想就成了前人饮食生活的理论基础,也是食育的基本内容。前人在食育方面留下的宝贵遗产并不因为时光的流逝而褪色,对于我们今天开展食育活动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食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诚如梁启超所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7]。少年承载着民族复兴的希望,食育也必须从娃娃抓起,中国古代早已将其付之实践,《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3]168前人为我们指明了开展食育的方向,那就是以儿童食育为抓手。那么,在教育手段多样化、教育信息海量化、教育启蒙低龄化的今天怎样落实、细化从娃娃抓食育呢?

(一)出版适合儿童的食育作品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里就贯穿了大量的食育内容。像《三字经》作为蒙学的基本读物,涉及食育知识中的饮食礼仪和饮食常识就有:“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8]这些饮食方面的常识是每个人都要知道的。作为蒙学重要教材之一的《千字文》也有关于食育的内容:“具膳餐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亲戚故旧,老少异粮。”[9]告诫儿童一日三餐不要挑食,要适合口味,吃饱就行;饱的时候自然满足于大鱼大肉,饿的时候应当满足于粗茶淡饭。亲戚朋友会面要盛情款待,老人和小孩的食物应当区分开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9]101。治国的根本在于发展农业,要努力做好春种夏耘秋收冬藏这些农活。《弟子规》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提出“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9]183。对于饮食礼仪,要求“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9]182。《增广贤文》作为中国人的立身处世法典,不断提醒人们“若有断酒法,醒眼看醉人。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莫饮卯时酒,昏昏醉到酉”,“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过恐遭殃”,“疏懒人没吃,勤俭粮满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8]148等等。《幼学琼林》则用大量的案例讲授了饮食礼仪、饮食习惯方面的趣闻轶事,“宰肉甚均,陈平见重于父老;戛釜示尽,邱嫂心厌乎汉高。……昏庸桀纣,胡为酒池肉林;苦学仲淹,惟有断齑画粥”[9]274,强调“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羹藜含糗,难语太牢之滋”[9]273。《龙文鞭影》通过故事的述说,如法常评酒、鸿渐论茶、五侯奇膳、九婢珍馐、易牙调味、陶母截发、由餐藜藿[9]414等,使食育变得生动有趣,潜移默化地向儿童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以蒙学通书为代表的启蒙读物就是当时的食育教材,它韵律悠扬,朗朗上口,深入浅出,易学易记。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治家方面的家训、格言、警句,让儿童熟知饮食上的礼仪、处世、做人的规范,并从中感悟出修身、养性、齐家的道理,通过饮食活动明是非、知美丑、辨善恶、晓进退,有道是“教妇初来,教儿婴孩”[10]。很多人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入手,像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就是家教名著,其许多内容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爱惜粮食、和睦邻里等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指导意义。颜氏家训强调:“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10]18朱子家训要求:“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性禽。”[11]曾国藩在家训中以祖父之德的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训导弟子[12]。此外,像司马光的温公家范、吕祖谦的吕氏家范、袁采的袁氏世范都在食育方面有所涉及。

因此,当今之世,要开展食育教育,必须组织食学专家编写食育教材,出版文字书籍或者有声读物,针对不同学龄段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食育教材必须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明晰而系统地编写符合教学规范的食育知识,突出食育的直观性、顺序性、科学性、趣味性,结合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中华饮食文化的区域性、多样性、民族性、文化性。现在我们看到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系列教材中的四卷本《小学生食育》是全国小学学段的通用教材,其按四季顺序编写,力图达到传承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和培养儿童科学饮食习惯的双重目的。这套教材在内容上,精选了生动有趣的饮食文化故事,让小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掌握传统饮食礼仪,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设计烹饪操作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认识食材、食物,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共同成长;在形式上,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绘制了大量国画风格的插图,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相互补益。北京出版集团也出版了一套小学各年级师生版的食育教材(各六册),在这方面开了一个好头。恽瑾、陆少明编著的《小学饮食教育读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在2009 出版。2012 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儿童食育丛书研讨会,米莱推出食育纪录片光盘《食物的故事》,希望我国从事教育、营养、饮食文化的学者通力合作,兼顾到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尽快编成食育的系列教材,以便将食育上升到素质教育的高度。但对于幼儿阶段的食育教材却付之阙如,应当针对幼儿教育的特点,出版这方面的卡通读物、拼音读物、彩绘读物和声像作品,通过故事性、趣味性、科学性、生活化的述说寓教于乐,让娃娃从图文并茂的启蒙读物里接触食育方面的知识。

(二)推广适合儿童的食育谚语

食育是全民的教育,但最为有效的食育应该从幼儿开始,对于幼儿来说有时候很难给他阐释清楚饮食中的科学道理,反倒是一些饮食方面的俗语、俚语、谚语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这些熟语是汉语语言优美的展现,朗朗上口的诗律音韵,别具一格的句法造型,精巧奇妙的处世之道,内涵丰富的思想意蕴,是传播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绝妙载体,它们既有丰富的食生活知识和经验总结,也包含了深刻的饮食理论和教育思想,能更好地传承饮食文化。如“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三日不吃倒在床,七日绝食见阎王”等谚语都强调了饮食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想拥有健康的生活,就要重视饮食。“病从口入”提醒人们注意饮食卫生,“不干不净,吃了惹病”“食多伤胃,忧多伤身”“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少吃一口,安稳一宿”等昭示人们要节制饮食。“药疗不如食疗,药补不如食补”“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鼻子不通,吃点大葱”“早喝盐水胜参汤,晚喝盐水如砒霜”“多食一点醋,不用到药铺”“萝卜就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荤素搭配,长命百岁”“鱼上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每天一个苹果,疾病远离你我”等,蕴含中国自古以来的医食合一、药膳同功的思想。“若要身体棒,饭菜嚼成浆”“吃饭慢慢吞,赛过吃人参”“吃得快、咽得忙,伤了胃口伤了肠”“饥不暴食,渴不狂饮”“吃饭不要闹,吃饱不要跳”等,劝导人们以正确方式进食。“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大葱蘸酱,越吃越胖”“贪吃贪睡,添病减岁”,强调了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饮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多吃咸盐,少活十年”“隔夜茶,毒如蛇”说出了饮食中的禁忌。“鳙鱼头,青鱼尾,鲤鱼腰,公鸡腿”“鱼吃跳,猪吃叫”“咸鱼就饭,锅底刮烂”“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四条腿(走兽)不如两条腿(飞禽),两条腿不如一条腿(蘑菇),一条腿不如没有腿(鱼)”“宁可无肉,不可无豆”等,指出了对食材甄别、选择的原则。“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戒烟限酒,健康长久”“吃饭就睡觉,犹如吃毒药”“饭后躺一躺,不长半斤长四两”“伤食不用医,饿到日沉西”等,说明了饮食行为对健康的影响。

中国关于饮食的俗语还有很多,它们作为民俗文化中的精华,也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来自于大众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通俗易懂,简短生动,朗朗上口,因而能够普遍为大众所认可和运用[13]。在今天的食育教育中,我们应该对这些鲜活的俗谚进行考证、总结,在幼儿中大力推广,使之耳熟能详。

(三)规范儿童饮食行为

我国古代对幼儿的教育是全方位的,在饮食行为上更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其进行道德教化和行为指导。如《礼记·内则》规定:“子能食食,教以右手。”[3]168《论语·乡党》篇曰:“食不言,寝不语”“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4]119还有人指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明确提示人们要告诉子女粮食来之不易,让他们认识到粮食生产过程中的艰辛,自觉地珍惜粮食。在儿童进食过程中,要使之学会尊老爱幼、爱惜粮食、适度消费、学会感恩、培养正气、懂得忌讳。如懂得忌讳就是在饮食活动中应该知道哪些行为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像“桌上不摆三道菜,六人莫坐乌龟席”就是一个成年人广泛知道的常识。再如使用筷子就不能“迷箸刨坟”(翻筷)、“泪箸遗珠”(泪筷)、“品箸留声”(吸筷)、“当众上香”(供筷)、“仙人指路”(指筷)、“颠倒乾坤”(倒筷)、“落地惊神”(落筷)[14]。在进食方式上不要“看食”“走食”“快食”“暴食”“蹲食”“偏食”“零食”“咸食”“笑食”“甜食”,如看食就是在吃饭时看电视、看表演、玩手机、看书报,那样影响对美食美味的感知,影响消化酶的分泌,甚至在看到激动或者搞笑的东西时还会发生意外。

中国自古就有“医食同源”的说法,强调“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饮食与养生并行不悖,懂得养生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切不可贪图口腹之欲的满足而罔顾健康,比如觉得口干舌燥上火了,应该少吃点上火的东西,使幼儿从小就知道通过饮食的调节可以保持健康的体魄。

二、坚持持续开展食育

(一)家庭食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幸福的港湾。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在饮食中凝结着美好生活的妈妈味道、外婆味道是挥之不去的记忆,他们的修养、品性、为人处世之道很多时候是在吃饭时养成的。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人生导师,“筷子头下出孝子”乃是中国人治家的传统理念。家庭食育是人最初接受食育的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养成有着特殊的、重要的意义,家长应该具有一定的食育知识储备,对子女进行科学、健康的食育,并在饮食过程中体现出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这样的文化内涵。引导孩子参与烹饪,定时定量供应三餐,培养孩子不吃零食、懂得分享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食规律。

在日本,人们信奉家庭亲子餐桌的“5WH”规则:WHO(和谁一起用餐?)、WHAT(吃什么?)、WHEN(什么时候吃?)、WHERE(在什么地方吃?)、WHY(为什么吃?)、HOW(该怎样吃?)。这个“5WH”规则要求孩子们尽可能与家人一起吃饭、荤素搭配均衡、按时吃饭、注重用餐环境、烹饪方式以生拌和清蒸为主。这种食育理念和方式对我们开展家庭食育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当今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大量的留守儿童,隔代抚养的现象非常普遍,祖辈对孙子辈的溺爱在饮食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专门做他们爱吃的食物,造成偏食、挑食,一味地放纵他们,导致独食、护食;有些孩子孤苦无依,无人相伴,出现个食、孤食;有些经常吃快餐、速冻食品或者叫外卖,形成固食、简食。这些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与生活方式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家庭食育缺失的直接反映。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对父母进行食育的普及,使他们明白怎样告诉孩子吃什么、怎么吃、为什么这样吃等问题。

(二)学校食育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场所,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是开展食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和世界观的和谐发展,而食育在本质上是涵盖德、智、体、美、劳多方面教育的一个体系。比如:吃饭的时候要教育孩子给老人夹菜,让老人先动筷子,这就体现了德育;让孩子体验烹饪,使他们认识到做饭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合理地分配时间和资源,这彰显了智育;在采购食品、择分蔬菜、制作食物时认识到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食物,这蕴含着体育和劳育;烹饪和进食时讲究色泽、香气、味道、造型、命名、情调、氛围,这表达了美育;在饮食上注重卫生、营养、环保,珍爱生命,传承文明,这反映了世界观。所以,食育是素质教育、综合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的体现,是教育本质的回归。食育在健康层面可以引导幼儿、青少年从对一餐一饭的认知,养成受用一生的健康饮食观念和习惯;在教育层面更可以涵盖德智体等方方面面,引导孩子们贴近自然,增强动手能力;在文化层面可以帮助孩子们更早、更直接地了解传统文化、地方民俗,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15]。在食育做得较好的日本,一些保育园、小学从小培养儿童吃水果、蔬菜,甚至通过参观、制作、品尝体验,引导儿童对这些食品产生愉快美好的记忆,形成终生的习惯[16]。

由于食育的缺失,我国学生在饮食上存在很多问题,不要说中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即便是大学生也是问题多多。在大学食堂,学生饮食时间不规范、饭前不洗手、坐姿随便、霸占座位、大声喧哗、糟蹋粮食等行为比比皆是。至于食物实践能力不足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不少学生从来没有下过厨房或参与烹饪,自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会泡面啥都不会,不要说对食物进行复杂的加工,就是炒个饭都束手无策,这必然影响学生步入社会后生存能力的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有的学生饮食结构有偏差,不能做到主食副食均衡、果蔬肉食均衡、精食粗粮均衡。不少学生饮食习惯不合理,不吃早饭,进食速度过快,过度消费零食等。有的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差,爱吃垃圾食品,爱点外卖,爱吃甜食,口味重。诸如此类的问题让人触目惊心,而学生们却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渐至形成了积重难返的沉疴痼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是做人的道理,这种道理在饮食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体现,开展食育是学校责无旁贷的职责,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开展相应的食育活动是学校食育的重要课题。运用饮食文化中的优秀饮食科学观念和饮食思想,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饮食观,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饮食思想,深化饮食认识,彰显文化自信,以此来指导自己的饮食,不仅能帮学生培养良好的饮食礼仪规范,也能帮助学生维持各种良好的关系,还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树立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

(三)社会食育

饮食是一种社会化行为,社会食育是全民参与的食育活动。每个公民既是食育的实施者,也是食育的受益人。社会各组织可通过主题培训、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科普征文、亲子活动、商务聚餐等方式将食育细化下来予以落实。电视、电影、网络、慕课、纸质媒体、社交软件都是开展食育的优质平台。

社会食育可以不考虑时间、场合、对象、内容,较大程度地自由处置。社会食育的内容可能不一定形成知识体系,即便是碎片化、颗粒化也无妨,见缝插针,灵活机动。比如在点菜的时候,有的人对山珍海味、大鱼大肉并不感冒,主人觉得难堪,他可以强调“适口者珍”的理念,并讲一个这方面的故事。宋太宗问苏易简曰:“食品称珍,何者为最?”对曰:“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臣心知齑汁美。”太宗笑问其故。曰:“臣一夕酷寒,拥炉烧酒,痛饮大醉,拥以重衾。忽醒,渴甚,乘月中庭,见残雪中覆有齑盎。不暇呼童,掬雪盥手,满饮数缶。臣此时自谓上界仙厨,鸾脯凤脂,殆恐不及。”[17]以此说明不同的食物,其味道自然不同,人的口味也千差万别,同一种食物,在不同的情境下吃,感受也不一样,任何事情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说家庭是食育的基础,学校食育是对家庭食育的理论提升与系统规范,那么社会食育则是对家庭与学校食育的强化。日本通过社区举办“食育月”“食育日”和形式多样的食育讲座等活动,使食育深入人心。曾经担任首相的小泉纯一郎在其施政方针的演讲中提出普及“食育”的号召,认为“对厚生省来说,食是头等大事”,敦促厚生省编撰专著《思考食育时代的食》[18],用以指导社会食育。

三、加强体验性食育

(一)饮食礼仪的体验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3]124“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国的一切礼仪都是从食礼中衍生出来的,中国古代饮食思想中对礼的阐述最多也最为详细,古代的饮食礼仪注重在行为规范中灌输道德教育,希望孩子能从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19]。饮食是礼最外在的表现形式,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的范围更加广泛,但是人们仍主要通过饮食活动来履行礼仪,明确礼物等级,以表达礼义,发挥礼的政治社会功能[20]。一个没有礼仪、不守礼法的社会无异于率兽食人。《礼记·曲礼上》有一段话对后世影响很大:“共饭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刺齿,毋歠醢,毋絮羹。主人辞不能享,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毋嘬炙。当食不叹。”[3]11这里强调共饭不饱,就是说大家在一起吃饭不能只顾个人吃饱,而不顾别人,要注意谦让,留有余地。“当食不叹”要求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吃饭是用来保持生命延续的,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哪怕吃的是粗茶淡饭也要很开心。

中国人在吃饭时有很多的规矩,在各种场合都必须依礼行事。古代的许多家庭,少不了以食礼作为家训教导子孙。明代人屠羲英编撰的《童子礼》中就提到这样的训条:“凡进馔于长,先将几案拂拭,然后双手捧食器,置于其上,器具必干洁,肴蔬必序列。视尊长所嗜好而频食者,移近其前,尊长命之息,则退立于傍。”[21]这些提倡文明就餐、讲礼仪、重礼数的做法,在许多现代人看来的繁文缛节,恰恰代表了人们对食物的重视与尊敬。饮食礼仪是进餐秩序的必然要求,也是饮食者修养的重要体现,而这种修养的形成必须从小就严格要求:“童幼之年,不闻礼教。则耳目手足,无所持循;作止语默,无所检束。及其既长,沿习偷安,徇情任气,如已决之水,不可堤防,已放之条,不可盘郁,何所不至哉!”[21]7

很多古代的礼仪因为繁琐而渐渐远离了我们,每一个现代人应该在饮食活动中讲求礼仪,体现自身的文化修养,促进文明进食,这既是进食舒适、充分消化吸收的需要,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单纯靠说教或虚拟的模仿解决不了这方面的问题,一定要亲自体验,从请柬的制作、对客人发出邀请到服饰、装扮、安排座位、点菜、倒茶、敬酒、布菜、寻找话题、送客、餐后活动等环节,逐一落实相关的礼仪。

(二)食材认知的体验

中国作为农耕文明大国,历来强调男耕女织、耕读传家,正如范成大在诗作《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所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在农业生产中,人们精心培育和优选食物原料,到了周代就形成了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食物类别。每一个类别包括了一系列食物原料种类。挖掘这些饮食文化资源,可以更好地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与农业科学的角度对学生进行食物认知教育[22]。食物的认知乃是食育的基本内容,教师应带领学生进入菜场、超市、农展馆、农博会,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去感知食物原料,进入食堂、饭店去观摩食物原料的初加工,去乡村实地了解食物的生产过程。我国古代烹饪百科全书《齐民要术》在食育方面开创了很好的范式,介绍了食物的种植、加工、制作过程。比如对水稻是这样介绍的:“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若冬舂不干,即米青赤脉起。不经霜,不燥曝,则米碎矣。”[23]这段文字详实记载了水稻的种植时间、储藏方式、保质方法,这些叙述让读者了解到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感知粮食生产的不易,培养出对食物的感情。但是,现在的孩子包括大学生对食物缺乏辨识,像杂粮中的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麦、小麦、燕麦、荞麦、莜麦、青稞,杂豆中的黄豆、红豆、青豆、绿豆、芸豆、蚕豆、豌豆、木豆、鹰嘴豆很多人难以区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越来越多,这对饮食文化的赓续是严峻的挑战。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学生、家长都紧盯着成绩,忽视学生的饮食习惯、饮食行为,导致孩子对饮食相关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有不少孩子认为食物是“超市买来的”“快递员送来的”。许多学生生活在城市里,没有机会去认识各种食物的生长过程,不少人甚至连活的家畜家禽都没有见过,更遑论对农作物的了解。在学校食堂里,珍惜粮食、光盘行动等标识随处可见,可是泔水桶里的剩饭剩菜几车都拉不完,二者形成了对比。笔者在日本拓殖大学学生食堂就餐时,发现三千多人就餐的食堂居然没有一个泔水桶,所有的学生都自觉采取光盘行动,连面包屑、菜汤都被舔得干干净净,他们的这种自觉性源于对食材生产过程体验产生的情感。这种体验活动在外国已广泛开展,丹麦、英国等已经全面开设了烹饪课堂或农场体验课堂。英国重视学生的食物原料生产认知教育,通过农场与学校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农场实践中认知这些作为食物原料的农产品。法国的食育突出青少年的味觉教育,制定专门的教材,培训专门的教师,学生在定期的学习和农场实践活动中接受味觉教育,感知法国饮食传统。美国则开展“从农场到学校”运动。

(三)饮食制作的体验

与食物相关的实践能力指的是对食物的处理、烹饪能力。我国古代以食物制作为主要内容的食谱类文献卷帙浩繁。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记载了“鹌鹑茄”的做法:“拣嫩茄切作细缕,沸汤焯过,控干,用盐、酱、花椒、莳萝、茴香、甘草、陈皮、杏仁、红豆,研细末,拌匀,晒干,蒸过收之,用时以滚汤泡软,蘸香油炸之。”[24]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里,王熙凤向刘姥姥介绍“茄鲞”的做法:“把摘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合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儿,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25]

对于中国人来说,下得厨房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家国情怀,学会并运用厨艺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关怀家人、联络感情、节省用度、有益健康、保持创新。但由于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有些父母对子女过分偏爱,导致他们缺乏在厨房的动手能力,有些人从来没有做饭经历,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意识、服务意识、饮食观念,更不利于培养其团结协作能力,很多人仅靠外卖、速食过日子,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有些人食物知识贫乏,甚至闹出了山西余女士在重庆点餐以鱼香肉丝里没有鱼而拒绝付款这样的笑话[26]。

(四)饮食健康的体验

饮食的本质是延续生命,饮食安全成了悬在中国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漫长的古代社会,由于食物的匮乏,人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果腹问题,于是,“满面红光”“体态丰腆”“大腹便便”“脑满肠肥”“肥头大耳”“胖头胖脑”“虎背熊腰”等一系列今天看来均与“三高”亲近的体征,在历史上都是生活幸福的信号[27]。在物质丰盈的今天,很多人胡吃海塞,活生生地把身体吃垮。比如油炸食品是典型的垃圾食品,食物在经过油炸之后,过焦的部分会产生一种叫多环芳烃不溶于水的物质,它在人体中不断地生成、迁移、转化,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人们只有在看到那些反复使用的食用油散发的黑烟和焦味才会对垃圾食品有深切的体会,从而远离不健康食品和戒除不健康的饮食行为。

猜你喜欢
食育饮食食物
南昌市师范生食育现状调查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3—6岁幼儿家庭食育开展建议
“食育”也需进校园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