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路径与成效探析

2021-12-31 06:51贺金林梁钰超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国际形象延安中国共产党

贺金林,梁钰超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与组织上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为改善被国民党反动派等各种势力恶意宣传的负面形象,中国共产党通过积极邀请外国记者和国际组织团体到延安进行实地采访与考察,将党的正面形象传递给外界,使得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目前关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形象塑造的研究集中在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友人的交往、外国记者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在国外的宣传媒介等方面[1]。本文侧重于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国际形象的主动塑造,采取的途径和方法,最终产生的效果等方面展开新的探讨。

一、20 世纪20—40 年代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国际形象塑造认识的发展

政党形象是社会大众对政党组织的印象与认知态度,也是对该政党的整体评价。作为舶来品的“政党形象”一词,最早由英国政治学家格雷厄姆·沃拉斯在《政治中的人性》一书中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是指外国公众对中国共产党客观外在表现的感知与评价。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对自身国际形象建构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一批马克思主义者在海外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活动,积极宣传中国的革命情况。以周恩来为代表的革命青年在欧洲求学过程中积极宣传救亡图存思想,创建了旅欧共产主义小组,为早期中国共产党在海外的宣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期共产党人在与共产国际和欧洲国家人士接触过程中抓住机会,积极宣传中国革命情况,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了解,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始从政党的角度思考对外宣传理念,逐步意识到塑造国际形象的重要性。1926 年1 月8 日,毛泽东在《两年来宣传工作的回顾》中提出,民众认识了本党及本党之目的,对本党不怀疑,才会对对外宣传有极大效果,还阐明要针对敌人的宣传去做[2]。毛泽东认真分析了反革命宣传对中国共产党的中伤,提出必须让民众真实了解中国共产党。1929 年6 月25 日,《宣传工作决议案》中提出了目前宣传工作的任务,分析了“以往党对于国际问题的宣传做得很少,中国革命运动在国际间的宣传,更差不多完全没有”,“党要积极注意国际宣传”[3]。这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当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首次提出国际宣传,对对外宣传有了初步认识与要求。1931 年11 月7 日,“红色中华社”用英文对外播发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向全世界的劳苦民众与各国的政府宣言,坚决反对世界大战与中国国内的军阀战争,主张和平[4]。这是中国共产党真正公开在国际上发布正式宣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国际传播意识的不断增强。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组织上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历史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新闻封锁和歪曲宣传,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对外宣传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1936 年3 月,陈云的《随军西行见闻录》在巴黎《全民月刊》上首发,被称为“第一次向世界宣传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和一些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开展了交往实践活动,开始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基本政策,提出“外交政策的积极变化”[5]。从1935 年瓦窑堡会议“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其他一切帝国主义”,到1937 年洛川会议“努力取得其他各国的援助及世界的同情”,再到1938 年六届六中全会“加紧国外宣传,力争国外援助”,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外政策的转变,希望获得国际舆论支持和争取更多的国际援助。

1936年1月,为加强对外宣传与联络工作,刚刚完成长征任务的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外交部交际科,1939 年改称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1939 年5 月17 日,《中央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要扩大党内党外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各地方党的宣传部工作,做好对外宣传[6]。此后延安交际处接待了大量国际友人,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1944 年,中共中央为接待美军观察组还专门发布了《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强调“我们目前外交工作中心,应放在扩大我们影响,争取国际合作上面”,“同时在国际统战政策上,坚持现有的实施原则,灵活调整”[7]。此指示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以国际视野来观察世界局势,加强国际合作与对外宣传。

从以上回顾可知,中国共产党在对外宣传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知,国际形象塑造意识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宣传机构的建设,积极调整对外交往政策,将根据地的真实情况传向世界各地,加强了中国共产党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主要路径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虽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新闻封锁与虚假宣传,但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国际形象的塑造,不断加强对外宣传,通过一系列途径和方法,成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正面国际形象。

(一)重视对外宣传,积极建立对外宣传工作体系

延安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积极调整外交政策和对外宣传策略,不仅建立了对外宣传报道机构,而且加强培养对外宣传人才,在实践过程中构筑了对外宣传工作体系,极大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建构。

1.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外宣传,积极调整外交政策和对外宣传策略。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意识到“关门主义”的危害,认识到抓住机遇加强与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性。1935年中共中央提出:“要执行灵活的外交政策,尽可能争取同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国家、党派发生友谊关系。”[8]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战胜利积极传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取了灵活的外交政策。在1938 年10 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从各党各派各人民团体推出代表,组织国际宣传团体,周游列国,唤起各国人民与政府对我同情,与我国政府的外交活动相配合。”[8]到1939 年,随着国际局势发生急剧变化,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国际对中共抗战以及延安的真实情况的了解,积极调整了对外宣传策略。1941 年5 月25日,中央发布《中央关于统一各根据地内对外宣传的指示》,保证了对外宣传工作的坚强领导。为增强宣传效果,邓小平提出:“大力加强对外宣传工作,要通过文艺作品、报告文学、新闻通讯、摄影、绘画等,把我们真实的战斗生活反映到国际上去。”[9]延安整风运动后,中共中央根据当时在新闻宣传工作和对外宣传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制定了很多指示和要求,其中包括《改造党报的通知》《中共中央关于根据地统一对外宣传的第二次指示》等,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规范了对外宣传要求。

2.中国共产党积极建立对外宣传报道机构。1939年4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了对外宣传小组,后改为外事组,外事组主要负责外事工作和开展对外宣传与联络,促成了中外记者参观团和美军观察组到延安访问。此外,南方局还建立了“海外办事机构”——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要开展海外华侨的宣传和联络工作,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40 年延安交际处成立,主要负责来延安人士的接待工作。据统计,从1938 年到1941 年,延安交际处先后接待来客7000多人,1942年一年就接待中外客人2000 余人[10]。1940 年10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下设国际宣传委员会,向海外传播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战的情况,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此外,中国共产党还建立了众多通讯社,如延安新华社、香港中国通讯社和国际新闻社等,它们在抗战期间都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走向国际社会。

3.中国共产党加强培训力度,专门培养对外宣传人才。1937 年,周恩来在苏区和外国人士的交流与接待过程中就意识到专业宣传人才的重要性,主张培养和训练一批接待外国人士的工作者,将苏区和红军实际情况传播出去。随着对外宣传的不断推进,中共中央逐步加强对宣传干部的培养,在《中共中央关于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要求宣传部负责组织同级在职干部的学习,县委以上的宣传部要配有一定数量的宣传教育工作人员[11]。随着对外宣传实践活动的深入,中国共产党对宣传部职责与范围的认识也逐渐成熟。1941 在《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中专门介绍了对宣传鼓动工作干部的培养,要求在高级党校内设立专门培养宣传鼓动工作者、报纸编辑及新闻记者的科系[12],这表明党在培养宣传人才体系上更加多元化,扩大了宣传人才的培养范围,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

(二)占领宣传阵地,努力发挥对外宣传主体功能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外宣传阵地的建设,在这一时期不仅大力创建报刊体系,还尝试建立广播电台,通过无线电方式将中国共产党和延安的情况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共产党努力发挥对外宣传主体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建立报刊体系,发挥报刊主流媒介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抗击日本侵略的过程中,重视新闻宣传工作,重建了中央党报系统。在抗日战争初期,党在延安出版的主要报刊有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和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1939年2 月7 日,《新中华报》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创办了许多新的报刊,包括《共产党人》《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中国文化》《边区群众报》等,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新中华报》为中心的报刊系统[13]。在外国,中国共产党也积极创办了报纸和刊物宣传自己的主张,有效地在国际社会中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声音。在法国创办的《救国时报》和在美国创办的《先锋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海外抗日报纸,两者在海外有着广泛的发行范围,引起了不小的国际关注。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积极创办报刊的举措,有效促进了其国际形象的建构。

2.建立广播电台,利用新型媒介增强传播效果。中国共产党除了利用报刊宣传外,还通过新型媒介形式增强传播效果,其中较有成效的便是对广播电台的运用,这对中共国际形象的建构也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也是中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成立之初,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十分重视电台工作,在1941 年5月25日发布的《中央关于统一各根据地内对外宣传的指示》中强调,“各地应经常接收延安新华社的广播,没有收音机的应不惜代价设立之”[14],扩大了新华社的广播范围。国内广播效果的良好反馈,让中国共产党开始思考对外广播的发展。1941 年12 月3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用日语广播,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广播事业也随之开始,随后延安广播电台还创立了英文广播,向国际社会传递更多中共的声音。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办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传播工作,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新闻封锁,将解放区的声音传递出去,极大增强了宣传效果。

(三)借助外部力量,不断增强对外宣传整体效果

延安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的封锁围堵,世界人民对于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知之甚少,毛泽东就曾感叹“在国外,由于国民党的封锁政策,很多人被蒙住了眼睛”[15]。因此,中国共产党除了自身的主动塑造外,还善于借助外部力量包括外国记者、国际组织和海外华侨等,不断增强对外宣传的整体效果。

1.借助外国记者的力量。斯诺是第一个来陕北采访的外国记者,他在延安期间采访了红军、人民群众和主要领导人物,收集了众多材料,他离开延安后积极开展国际报道和撰写书籍,他的《红星照耀中国》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吸引了更多外国友人前往中国。之后在国际舆论上支持和声援中国共产党的外国记者越来越多,具有代表性的还有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英国记者贝特兰等。史沫特莱在延安期间多次与毛泽东谈话,交流了有关西安事变的具体情况,《新中华报》还刊登了毛泽东与史沫特莱的谈话[16],这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英国记者贝特兰在西安事变期间与史沫特莱一起用英文广播向外界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真实情况,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17]。除上述三位记者外,还有海伦·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中的爱泼斯坦、福尔曼等,他们通过在根据地采访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报道并出版书籍,客观地向世界传递了中共的真实做法与声音,促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援助,间接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建构。

2.借助国际组织的力量。延安时期还有很多国际友人以团体的形式来到陕甘宁边区,其中包括世界学联代表团、中外记者参观团和美军观察组等,党中央高度重视这些团体的访问与考察。1944年6月12日,毛泽东在招待中外记者代表团时发表重要讲话,不久就被英国伦敦《泰晤士报》转载。中外记者参观团离开延安后积极宣传延安和中共领导下的军队,在外国报刊上发表了众多介绍解放区的文章。如爱泼斯坦在印度《政治家》日报上发表《我所看到的陕甘宁边区》,介绍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经济制度,告诉人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中国的希望所在[18]。美军观察组在延安期间,中国共产党积极向他们提供资料。谢伟思根据自己的见闻和中共提供的材料向美国发回了70 多份军事与政治报告,时任延安交际处处长的金城曾评价,“他们自延安向美国政府发回的大量报告,增加了美国政府对中国共产党的具体了解”,“有利于我们同国民党的斗争,有利于我们开展国际间的统一战线。其作用是积极的,意义是重要的”[19]。这些国际组织来延安的访问与考察,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形象在国际上的传播。

3.借助海外华侨的力量。海外华侨拥有自身侨居海外的有利条件,他们利用自身有利条件积极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际友人建立广泛联系,成立了众多海外华侨的救亡组织。例如,欧洲的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美洲和大洋洲各地的华侨抗日联合组织、东南亚的华侨抗战救国统一组织等[20]。海外华侨利用这些抗日救亡团体在海外积极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援助,取得了良好效果。与此同时,华侨还积极在海外创办华文报刊,扩大对抗战的宣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恶行,如新加坡华侨创办的《星洲日报》积极报道了祖国人民抗击敌人的英勇事迹,在新加坡产生重大的影响。此外,还有越南华侨救国总会创办的《全民日报》、美洲华侨创办的《美洲日报》与《纽约新报》、欧洲华侨创办的《救国时报》和《全民月刊》等,这些报刊都在不同程度上宣传了中国的抗战,促进了国际舆论的传播,在抗日救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地争取了国际援助。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成效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利用各种力量开展国际形象的塑造,打破国民党反动派新闻封锁的同时,也改变了国际社会的负面认识,让世界人民真实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及其管辖下的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对外宣传上取得显著效果,成功塑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一方面,正面报道增多,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积极建构自己的国际形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过程中的英勇奋战与团结抗日获得了国内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同时也得到了国际友人的认可与同情。中国共产党借助国际友人之手,向世界各地人民传递了抗日根据地的真实情况,揭露了敌人的诽谤与歪曲。这些国际友人以第三者视角传递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极大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对外传播。

十年内战期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和全面包围,中国共产党除了与苏联、共产国际有所联系外,和其他国际社会力量基本断绝联系。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和国际社会建立联系,就必须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政策与主张。1936 年斯诺来到延安,中国共产党便抓住这一机会,试图通过斯诺将延安的方针政策和真实信息传递给国际社会。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成功引起了国际舆论的高度赞扬,延安也成为众多革命青年和一些政党领袖来访的重要之地。1938 年,越南共产党领袖胡志明来延安学习中国共产党革命经验,密切了越南共产党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21]。胡志明在中国期间积极了解中国革命情况,中国共产党也积极帮助胡志明推动越南革命和越南共产党的发展,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友好形象。中国共产党除了与社会主义国家交流外,还不断调整对外交往政策,积极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关系。在美军观察组成员访问延安期间,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真实有效的素材和报告,促成了美国成员谢伟思向美国政府发回数十篇报告,这些报告比较客观真实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方针与政策,对后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努力与外部力量的宣传,国际社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正面报道逐步增多,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宣传效果显著,争取到更多国际声援和抗战援助。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与国际社会的交往,在和国际社会的联系过程中不断传递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日的思想与方针政策,获得了国际友人的理解与支持,也争取到国际社会的抗战援助。尤其是外国记者来延安期间,中国共产党与他们积极交流与接触,展示出了良好的中国共产党人形象。这与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假宣传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国际友人深感同情,他们努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事迹,让世界人民重新认识了中国和中国共产党。1939 年,毛泽东指出,在伟大的抗战中,也需要外援的配合,“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22]。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通过宣传获得世界上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同情,得到了国际社会多方面的援助和支持。

在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国际的机关刊物《共产国际》就积极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斗争,还有很多国际群众组织广泛发动无产阶级和工人支持中国的抗战,例如国际工会联合会和国际运输总工会,它们的援华活动对抗战都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作用。中国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无产阶级的同情和支持,苏、美、英、法等国家的无产阶级,都纷纷行动起来援助中国的抗战。苏联的《真理报》《消息报》等各大报纸,不断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战争表示声援。众多国际人士也在舆论、军事、医疗、经济等方面不遗余力地支援中国抗战,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斯诺夫妇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斯诺访问延安后完成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很多外国记者因为此书走上了探寻中国苏区之路,中国也有众多青年受到此书影响,积极投身革命斗争事业。斯诺夫妇还在抗日战争期间和艾黎一起组织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通过组建工业合作社来组织生产,支持战时的经济,争取到国际社会的众多经济援助。除了外国记者的帮助外,还有来自国际医疗队伍的援助。1938 年3 月,白求恩率领一支援华医疗队来到解放区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积极救治伤员,训练了大批医疗医务人员,白求恩为中国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1939 年12 月21 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文章《纪念白求恩》,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2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正确把握时代要求,担负起历史重任。通过加强对外宣传和有效借助外部力量等一系列措施,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国际形象,让人们相信“中国的希望就在延安”。本文探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有效路径,挖掘其宝贵经验,希望能够为当前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建构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提供一定启示。

猜你喜欢
国际形象延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冬奥会对我国国际形象价值的提升
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国际形象的相关性分析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浅析《共产党宣言》中的人本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