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2-31 06:51刘结玲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技能型通识工匠

刘结玲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人才的道德水准与技能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因此,在当前科技现代化突飞猛进的环境下,强调人才道德与技能的统一成为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关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指出要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建议。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体,应不断优化高职学生工匠精神与专业技能的培养途径,解决好当前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满足国家经济建设与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

将以“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执着、求实创新”等为代表的职业道德培养与以“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从岗经验”为代表的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是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当前,按照课程体系、培养形式与驱动方法的不同,可以将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分为以下三个模式。

(一)通专结合的一体培养模式

通专结合的一体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根据人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培养需要构建的一种“新主体教育观”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解决的是职业教育重课程开发、轻课程价值的“工具理性”问题[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两种教育,而是个体在接受职业教育中所划分的两个方面。当前,通专结合的一体培养模式按课程内容划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两类。通过这一模式中的通识课程,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认知进行教育,确立融入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从岗本领、职业能力,从而提高人才的技能水平。通专结合的一体培养模式正是基于时代需求而产生的:一方面,基于“中国制造”背景下培养“大国工匠”的需要,工匠精神被放到了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前沿,并置于职业技能人才的思政教育体系之下,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过渡,在人才的整体素质上更突出“高技能”要求。可以说,高职院校开展“精神+技能”的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校企融合的协同培养模式

校企融合的协同培养模式是立足于高职院校发展需要,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的理实相依的教学模式。这一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两大主体的平等互助,消除了传统应试教育下教育与产业脱离的“痛点”,实现了人才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的同质同量。而且,基于产业链角度,高职院校是学生教育的执行者,属于人才培养的上游端口;企业是人才的需求者,属于下游端口。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与应用机制,实现了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主要从理论方面全方位地塑造学生,涵盖工匠精神在内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当然也会充分利用院校有限的教育资源,通过小型实践活动培养;而企业则从实践层次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例如岗位实习。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无论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还是专业技能培养,都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展开,加之在资源配置与社会职能上的差异,使得校企合作具备互补性条件,从而达成了人才培养的共同目的。

(三)双核驱动的双向培养模式

双核驱动的双向培养模式是指以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核心来驱动人才“职业性”培养的模式,培养过程坚持“宽基础、多技能、能力为本、敬业为先”原则,围绕人才未来的职业诉求展开。其中,宽基础以基础课程教育为铺垫,满足高职学生对普通知识的汲取需求,属职业素养模块;多技能则强调以专业课程教育为手段,满足高职学生在专业领域与岗位适配上的技术能力,属职业技能模块;能力为本与敬业为先,即立足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突出岗位能力与职场素质的培养。在双核驱动的双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工匠精神归附于职业素养板块,对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驱动表现在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基于社会与职业的发展形势不断提升自我,塑造道德秉性,例如强调精益求精的品格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在行业领域内的专注力与钻研劲。总而言之,双核驱动的双向培养模式是在“技能本位”的基础上,进阶为“技能+品德”的培养模式,以学生本身所具备的核心能力为驱动,强调以人为本,不断深化“职业性”,进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二、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高技能型人才“通专培养”的互斥问题

劳动者素质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科技现代化的突飞猛进离不开工匠精神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但实际上,在当前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互斥问题,具体表现在“通才”与“专才”的培养定性、“通教”与“专教”的开展定量冲突上[2]。在培养定性方面,“通才”强调全能型人才的打造,本身包括了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等众多方面,工匠精神仅作为通识教育的众多内容之一;“专才”则强调专业型人才的打造,主要以院校专业所指向的行业背景为培养目标,侧重于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投入的时间期限、课程体系、资源条件既定之下,“通才”与“专才”培养的平衡度难以有效掌控。例如,重视“通才”教育,可能忽视“专才”教育,进而导致包括工匠精神在内的通识教育“发达”,而以专业技能为代表的专业教育“落后”现象发生。同理,在培养定量方面,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体的课程设置是既定的,如果加大通识课程比重,会造成专业课程的压缩,二者的定量标准只能无限趋近于行业与产业的发展需求,并不能完全按市场需要绝对公平地分配,由此导致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出现“学块分化”与“专业狭窄”的问题。

(二)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主体合作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为学生的技能学习与应用提供了场地,最大限度满足了人才“职业性”培养的需求。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学校与企业的双重培养主体身份,人才技能培养的地点、时间以及流程出现分化:在地点上,校企合作使得学生处于学校与企业两地的辗转状态,不利于求学环境的稳定;在时间上,一般是在校的理论知识学习在前,在企的从岗实习在后,学习的同步性较差;在流程上,高职院校先教后学,而企业先学后教,知识学习与应用的逻辑出现颠倒。这种校企联系不紧密、理实结合不同步的问题,会降低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整体效果。与此同时,在校企合作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双向订单化人才培养容易出现权责不清的现象[3]。就学校而言,由于高技能型人才的最终归属地在企业端,高职院校在适应订单企业人才需求基础上所制定的动态人才培养计划比较被动。以工匠精神培养为例,高职院校主要以工匠精神的理论培养为主,但如何界定这一人才素质的标准并不统一。

(三)高技能型人才双核培养的后劲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以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为核心驱动学生“职业性”发展过程中,仅仅依靠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是不够的,导致驱动的后劲不足。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虽然是学生就业的必要基础,但是在岗位工作中,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心理素质等基本能力亦不可或缺,而双核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仅仅强调“职业性”的技能与素养,忽略了其他的能力与条件,很容易使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走上“唯就业教育观”的歧途[4]。而且,在这一培养模式主导下,高职院校自然而然将教学重心放到了知识性课程之上,非知识性的德育教育、人文教育相对缺失或流于形式。此外,在强调职业技能与素养培育过程中,还缺少激励机制与科学契机来驱动学生的“职业性”发展,单纯地强调在课堂教学上塑造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职业素养以及在企业实习中打磨专业技能,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与机械式的岗位实习导致学生主动性不足,无法完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造成双核驱动后劲不足。还有可能形成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围绕职业技能与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知识内容、素质结构出现不匹配等情况,影响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优化

(一)以德树人,以技立业,优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通专结合”培养中出现的互斥问题,需要将通识教育的“立德”与专业教育的“授技”结合起来,实现二者在课程体系上的共进,并避免以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为载体的课程在体系开发与培养价值上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工匠精神塑造是看似游离于专业技能课程之外的品德素质培养,但在教育中又依附于技能课程。因此,以德树人,以技立业,优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极为必要。一是强化工匠精神在通识教育中的培养,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为载体,加大对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育,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升高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素养;二是强化工匠精神在专业教育中的培养,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从培养重点、教学目标、专业课程等方面设计与专业关联行业发展适配的课程体系与实践体系,实现“专才”与“通才”培养、“树人”与“立业”目的的统一;三是立足高职院校专业关联的行业发展实情,从市场角度设置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程科目、教学课时,连接教学内容,开拓专业前景。

(二)校企双赢,资源共享,完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体系

针对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校企双主体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两方面策略。一方面,加强学校与企业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合作。针对两大主体存在的地点差异,可以通过科学适配合作企业的类型、数量与距离,来弱化校企不同地点辗转给人才培养带来的不便;在时间差异上,强化学生的院校课程课时安排与企业实习时间管理,合理规划学生理论学习与应用的次序。以工匠精神培养为例,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后,便可安排相应的实习活动,加强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紧密性;在流程上,遵循先理论后实践的基本培养原则来安排校企主体的培养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同步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与职业技能。另一方面,针对校企合作中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应该注重避免高职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一味追求“高大上”而忽略二者在地点、时间与流程上的差异。抓住当前职业教育在政策上的红利契机,设身处地地将院校专业特点与企业产业联系起来,本着专业培养对口、校企合作共赢的理念,分层次、分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实现学生在学校教学与企业实习过程中都能达到工匠精神与专业技能提升的目的。

(三)以证促学,以赛促教,强化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双核驱动的后劲不足问题,可以从教学理念、资源分配、证书颁发与赛事举办四个方面强化培养体系。一是改变“唯就业教育观”的理念。人才的“职业性”教育虽然重要,但人文关怀也必不可少,因此,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人才生存性能力培养,使之与“职业性”培养相得益彰,适应职业教育未来发展需求。二是加强教育资源在非知识性教学活动上的倾斜力度。通过德育、体育、美育的开展来匹配专业课程的高技能教育,保持人才“匠德”“匠艺”“匠心”培养与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步性。三是以证促学。通过学历证书、技能证书来促进高技能型人才学习,借此拓展高职学生多元化技能水平,更好地为岗位就业与行业发展服务。四是以赛促教。通过项目化、实践性、竞争性的技能比赛、匠心评选等活动,以“竞赛+项目”的方式促进高职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潜心钻研与专心学习,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技能型通识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当前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探索
工匠神形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现状及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