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地方性本科院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探析
——以南方某地方本科院校G校为例

2021-12-29 21:16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三下乡助力大学生

欧 阳 丽 桃

(湘南学院 药学院,湖南 郴州 423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党解决好“三农”问题工作的一个至关重要环节。乡村振兴要从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这五个方面重点发力[1]。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振兴乡村文化,将先进的科技、文化推广到乡村,为广大村民送去精神食粮,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助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2]。南方某地方高校G校专业涵盖门类广泛,与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多,在助力地方乡村振兴战略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当前G校所在地区农村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和困难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掣肘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推进。G高校地方经过较长时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个地方文化综合体和高等教育人才智库,主动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3],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凸显出来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G校组织开展的青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G校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校内校外共同串联、线上线下互相联动、专业优势突出发挥,已经将先进的文化、科技、教育、服务、卫生带到地方乡村的各个角落,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出了地方高校智慧和担当。对于高校而言,立德树人,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对学生而言,实践出真知,在基层里增长了见识和才敢;对地方而言,润物无声,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地方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的新文化新科技促进了地方的进步[4]。

一、“三下乡”的相关研究

高校暑期“三下乡”由来已久。顾名思义,“三下乡”即鼓励青年引领文化、科技、卫生去基层,下乡镇,将先进的理念和知识带进寻常百姓家,将自己的青春理想写在祖国大地。1996年,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启动。之后各高校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以文化、科技、卫生为内容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全面铺开,长期传承,成为高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精品项目。初期的“三下乡”工作的研究停留在报道层面,随着活动的持续开展,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研究、影响力研究、三下乡队伍的建设、活动内涵研究开始加强。近几年相关研究逐渐丰富,以知网为例,以“三下乡”为关键词检索,显示近三年的文章发表量总计204篇,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发文数92篇、86篇、和26篇,文章角度也更为新颖和多样化,乡村振兴视域下开展的“三下乡”研究开始进入视野。

在脱贫攻坚后的乡村振兴背景下,暑期“三下乡”的活动开展和研究视角也不断拓宽。从高校层面的价值引领,到结合专业优势助力乡村环境治理、结合专业特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均开始有所涉及。如贾诗曼的《发挥美院艺术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以广州美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暑期“三下乡”为例》[5],就是将三下乡和乡村产业振兴相结合;梁德萍等多人开展的暑期三下乡研究——《对接粤西乡村振兴需求的“校村共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以茂名职业技术学院为例》[6]是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助推乡村振兴。虽然相结合的角度逐渐拓宽,但是基于地方性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三下乡”较少。深入探讨地方性本科院校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如何助力地方乡村振兴,建立什么样的实践模式有利于形成常态化的建设成效,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和探讨需求。

二、“点对点”和“项目式”式社会实践模式的基本内涵

通过暑期“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既可以促进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出专业特色和优势,又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7],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高校大学生从高校里来,到农村中去,反哺乡村,服务社会,形成长效机制,还可以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扎根于广袤乡村大地实现自我价值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不管是从眼前还是长远来讲,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以往高校暑期“三下乡”一般是基于带队指导老师进行资源整合,临时选择地点、临时组建团队、临时设计实践内容,且囿于经费的局限开展时间短暂,难以深入下去获得成效,缺乏较为稳定的活动开展基础,往往“打一枪换一炮”。实践内容流于形式——拍一拍照、报一报道,基于从安全、经费等角度的考虑出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浅尝辄止,走马观花,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但是乡村振兴工作系统且庞大,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有水滴石穿的决心、卓有成效的投入后才能初见成效。

从乡村振兴视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从实践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实践的长效的反馈机制多维度加以考虑,从指导思想上,需要明确认识,增强“三下乡”使命感;从实践活动目标上,需要有的放矢,加强“三下乡”时效性;在实践团队上,需要进一步优化团队,增强“三下乡”战斗力;从活动成效上,需要着眼长远,增强“三下乡”持续性,并能够及时转换实践成果,增强三下乡活动的时效性[8];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拓展,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科学新、有效性和规范性。

高校在暑期三下乡实践工作中如何充分激发和整合社会实践团队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践模式,搭建切实可行的实践平台是一件值得探讨且意义重大的事情。通过“点对点”模式精准匹配,“项目式”形式开展,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校内校外共同串联、线上线下互相联动、专业优势突出发挥可以起到最佳的效果[9]。

三、“点对点”式和“项目式”式社会实践模式的初步探索

简而言之,“点对点”和“项目式”的暑期“三下乡”为高校发起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带项目下乡,依托学科群优势和人才智库优势,校地互动,服务农村,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让学生走出校门主动参与基层建设,所见即所得,因地制宜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探索带项目下乡、点对点精准构建与实践开展社会模式[2],通过开展高质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将实现自我价值融入新农村建设中。

(一)以具体项目为依托,校内校外联动,增强实践活动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持续性

当前许多高等院校的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都是先开展活动进行调研后,才最终形成实践成果。 “项目式”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在活动开展前,就已经对项目可行性进行了充分地论证和准备,在前期就已经摸清了实际需求和主要目的,做好了顶层设计来指导实践。当前高校有挑战杯、互联网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众多项目平台,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来孵化实践项目。通过项目立项,高校大学生可以充分挖掘新角度、新思路,寻找新方法,为走出校园走进基层服务地方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以G校为例,笔者近几年先后依托指导学生成功申报大学生素质提升工程“成长体验,关爱成长后的留守儿童”、“线上支教助力乡村振兴”等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当前G校也开始有团队依托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多重价值的调查研究》进行暑期三下乡调研;依托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农村跨境电商创业模式研究》对农村电商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和实践。带着项目去下乡可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当代青年大学生致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发展的主动性,在社会实践中凝练项目价值和意义,而不仅仅是停留于“纸上谈兵”和“闭门造车”。在“下乡”过程中,大学生以问题导向为前提进行社会实践,目标清晰,有的放矢,指导老师高屋建瓴,引导学生去追根溯源、剖析问题、处理问题。“带项目下乡”的暑期社会实践方法是在对传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守正创新,通过创新活动程序和形式,较大程度上提升了调研方案的社会价值,增强了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二)以地方实际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性

G校所在地是一片红色热土、文化圣地。当前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该地区不同区位的乡村振兴有着不同的诉求,在文化、经济、环境、人文等方面与高校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环节有较多的契合点。该地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体布局,在扶持乡村特色、创建扶贫交流基地、发展红色生态旅游、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产业、稳定产业,守住产业发展“底板”等方面多措并举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已经切实做好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0]。

作为本地的一所高等教育本科院校,G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工作中责任重大。依托地方特色,学校已经成立了“红色文化研究院”和 “南岭走廊乡村振兴研究院”等相关的文化研究院来促进地方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传播。近年来,G校依托地方、在服务地方上具体在以下六个方面重点发力:一是学校发展融入地方发展,积极和本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接、联系,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二是学校打造优势学科集群,通过整合学校学科资源,增强服务地方能力;三是进行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地方急需人才,如每年从地方招收定向师范生300余人,为地方乡村教育输送优质师范人才;四是加强校企合作,为地方企业输送优质人才、开展横向项目促进企业技术改革和创新,加强了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成效;五是建立特色智库,建立服务地方研究所,打造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智高点”;六是实施协同创新发展,打造服务地方产业、行业的专业平台[11]。通过以上举措,既服务了地方又发展壮大了高校本身。

G高校从实际出发,寻找出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或发展方向,因地制宜,结合G高校和地方的实际情况优化专业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探寻地方和高校的有及合作。在暑期三下乡实践中,可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指导青年学生对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进行宣传;结合地方特色红色文化就地取材,引导大学生学生开展党史宣讲;青年学生从专业出发,理论指导实践,开展爱心医疗、教育关爱、美育体育等实践活动[12];推动下乡学生开展地方特色产业调研,为当地资源开发、安全生产教育等活动献计献策,挖掘特色促进带农业发展,培养特色促乡村中振兴。

(三)以专业优势为基础,发挥社会实践的时效性

目前G校目前开设有50个本科专业,门类齐全,专业丰富,拥有100余年办学史、近二十年的建校史,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为地方输送人才四万余人,输送的人才辐射到地方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为地方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当前G校在人才培养上,已经连续三年招收了本地户籍高中起点定向公费师范生共计812人,涵盖了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物理、生物等专业;在平台建设上,G校整合学科专业资源组建了“南岭民族走廊研究院”、红色文化研究院来践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挖掘地方革命文化、引领乡村振兴民风乡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

在暑期三下乡实践过程中,G校积极引导各个“三下乡”项目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在专业范畴内进行暑期实践活动——医学类专业依托专业,开展医药下乡;电子商务专业依托专业爱心助农,让农民足不出户出售农产品;文学可开发和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对农村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理学工学送科技下乡,小到家电维修、大到城乡规划、水利建设等;管理学可以在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方面出谋划策;艺术类专业在村容村貌、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专业优势。知行合一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学校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项目,促使大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广大农村中创造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以创新平台为载体,线上线下互相联动,增强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社会实践只是阶段性的,如何实现实践活动的时效性和持久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却是一项持续而且系统庞大的工程,通过蜻蜓点水式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想要形成立竿见影的成效恐怕不太现实,但是让学生长期在农村里面开展工作也不太现实。如何去长效化的实践活动平台,通过线上平台继续跟进恰好能够破解这一困难。

以当前开展的项目“湘南七点半,线上支教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为例,基于志愿教师供给侧方面已经有基础,农村教育需求端有诉求的情况下,以直播或短视频的形式助力振兴乡村教育,让大学生施展抱负发挥特长,充分利用线上短视频、直播平台发布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共成长,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学业辅导;通过开展“国培计划”,大力推进乡镇小学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进程,提升乡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高校与地方在培养农村基层教师上形成聚合效应,齐心协力振兴乡村教育,助力农村教育脱贫攻坚。

四、结论与思考

乡村振兴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国家战略,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鼎力相助[13]。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高校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着较好的作用。本文把地方高校如何服务乡村振兴作为研究选题,主要探讨地方高校暑期三下乡通过创新活动开展模式、整合高校资源、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充分激活地方性本科院校在乡村振兴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与使命。关于地方高校通过暑期三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对策与建议,就地方高校来说,地方高校首先应该科学定位,明确为乡村振兴服务的目标,其次应该健全和完善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14],最后应该发挥地方高校主体能动性,鼓励青年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从而丰富和创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服务内容与途径。

猜你喜欢
三下乡助力大学生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翅计划”与“三下乡”的比较与探讨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高职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模式之我见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