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宇
(岭南师范学院 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广东 湛江 524048)
我国是一个处于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25-26。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主动担负此重任。全面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历史任务是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建设是在农村,最大发展潜力和最强后劲也是在农村。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农村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信息化已经发展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3.09亿,占网民整体的31.3%,这是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占比首次超过30%[2]。但我国领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化发展也不平衡。根据相关统计,到2020年12月止,我国非网民规模为4.16亿,其中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62.7%[2]。我们以粤西地区为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农村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为本地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构想。
我们在粤西地区随机选择二十多个乡村260人(包括村干部60人和具有劳动能力的村民200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跟自身纵向比有了较大提高,但与珠三角经济发达的乡村作横向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信息意识淡薄。信息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信息和信息活动在人们的头脑里形成一种能动的反映,它体现出来的是人们对于所关心事或物的信息敏感力、观测力和数据分析的判断能力及对信息的创新能力[3]。粤西地区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水平不高,信息意识淡薄。客观上,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的时期,农民习惯于采用传统的小农生产模式,信息化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作用尚未充分凸显,在调查的对象中有78%的人对于信息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认知明显不足,不清楚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农产品销售和日常生活消费等领域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所以农民对于信息需求并不强烈,对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的看法也很不明晰。
信息知识贫乏。所谓信息知识是指掌握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4]。基于农村历史的种种原因,农村相对落后于大中型工业城市,农民的文化知识和农业技术水平相对偏低,农业信息知识相对贫乏。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初中毕业152人占58.5%,高中(含中职、中技、中专)毕业98人占37.7%,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10人仅占3.8%。多数人对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处理的方法与基本原则及计算机原理、网络原理等都往往表现得极其漠然无知,在他们进行各类信息的及时获取和综合利用处理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一种随机性和从众的心理特征。
信息人才匮乏。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是一批具有信息头脑和信息知识与技术的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少人才,缺少信息技术人才,这必然会拖信息化建设的后腿。根据我们对60名村干部的调查,计算机专业毕业的5人(其中中专4人,大专1人)仅占8.3%,参加过一个月以上信息技术培训的13人仅占21.7%,大部分村干部缺乏农村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难于担当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任。
粤西地区省、市属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有11所,涵盖农、林、牧、医、师、种养和石化等专业。高校学科齐全,信息科技人才众多,信息资源丰富,信息获取速度快,信息加工能力强,网络化程度高,为地方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具有极大优势。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基础,在现阶段,高校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把农业现代化放在首位,根据当地农业农村信息化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一些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对策,主动为当地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
意识是行动的指南,没有先进的意识就没有前进的动力。而信息意识则是人自觉追求信息、利用信息的动力和源泉[5]。在农业农村信息化过程中,针对村民存在着信息意识淡薄现象,抓宣传教育。高校宣传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可以利用农村文化楼的宣传栏进行视觉宣传,可以利用农村广播站进行听觉宣传,可以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下村到户进行面对面宣传,可以配合当地政府在乡镇人流比较多的地方安装电子显示屏进行视听宣传,还可以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实证宣传,强化村民的信息意识,使其深刻地认识到信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农科技术、生活消费、农产品市场流通中的重要性;认识到信息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高点[6],是我国现代农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从而积极地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
村官是对乡村干部的统称。村官是推动乡村建设的带头人,他们的综合素质状况直接关乎我国乡村建设和振兴目标的实现。高校应该着眼于对村官的培训,让他们具备更先进的思想,更宽阔的视界,更深厚的文化情怀,更卓越的技术和能力,通过村官组织和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来。高校可以根据当地农村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形式对村官进行轮训,让当地乡村振兴带头人拥有较高层次的轮训机会。一可请进校园培训: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由地方政府分批安排参加培训村官人选,送高校轮训,每期五十人至一百人,轮训时间为一个月左右。二可下乡培训:以乡镇为单位,由乡镇政府安排时间、地点和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可指名参加,也可自由报名参加),高校选派专家下乡辅导。三可利用资源共享网络平台进行培训:高校为了提供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可以建立一个布局合理的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在信息存取方面提供全文检索的功能及对互联网站进行检索服务。该信息服务平台可由高校自主独建,也可由高校和地方政府共同搭建,高校负责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信息,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并充分利用该信息服务平台对村官和村民进行远程辅导和培训,及时了解并解决村干部和当地村民工作中提出的疑难问题。
信息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各种信息资源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分析以及实现信息质量标准化技术。而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在本质上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农业管理、农产品营销诸方面的技术[7],高校一直是我国教育科研的领先者和主力军,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科研成果。作为地方高等院校应该更加着力于为我们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注重解决"三农"这个问题的学习与研究,重点是关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问题。高校是信息技术人才云集的地方,应与当地政府建立长效机制,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并定期安排专业科技人员到乡村搞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到乡村去给村官和村民传授农业信息技术,使他们能熟练掌握并能运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防灾、减灾、避灾等实际工作之中。
优质“三农”人才是指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把培养优质“三农”专业技术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任务和目标来抓,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为。据此,高校应主动调整专业设置,设立与“三农”密切相关的本、专科专业,更新以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培养优质“三农”人才。他们既懂农业的基本特点,懂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懂农业与农民、政府的关系,懂农业生产技术和信息技术;又热爱农村且全心全意为振兴农村服务,热爱农民且与农民同甘共苦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奋斗。高校可采取如下措施来培养优质“三农”人才。
1.采用产学结合
产学结合的内涵是双向参与,共同制定实训计划与目标,高校和农村之间进行合作,制定一套培养综合性人才方案,强化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高校可与一些中小型农村企业和合资企业融合,全面提高实训效率。“高校-行业-农村”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走出学校,主动参与到校外单位以及农村当中去,而不是单一的校内实训教学。高校还可以在经济发达地区寻找适合实训基地,定期对学生进行实训。由于专业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实训基地,保证每个实训基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自己的侧重点,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定期组织学生去实习基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并聘请当地农村或农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到校内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农村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观摩,需要让学生参与到设计工作中来,更新学生的学习理念,感受到农村对于人才的要求,在农村或农企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理论知识的实践与检验。
2.加强校村互动
在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根据社会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强与农村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农村广阔的教育场地及相关资源,让大学生定期到农村进行专业见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并顺利地完成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不仅有了实习实训场所,更重要的是近距离接触了农村,认识了农村,热爱农村,强化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自主动手能力,确保了选题的时效性和应用性,激发了学生对农村发展研究的兴趣,对优质“三农”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对涉外型校企协同人才的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阶段,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给校企协同的研究提供了机遇,与不同的文化进行融合,汲取外国文化的同时,加强对农村进行管理,形成独具风格的管理理念。
3.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指地方高校与本地农村企业合作办学。农村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和可供实训资源,高校为农村和农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的实训模式是目前我国高校广泛应用的综合性教学模式之一,操作步骤如下:第一,高校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实训小组,每个小组6-8人,并选择一名组织能力强且有责任心的优秀学生担任小组长;第二,根据各专业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一个与农村农企人才需求相契合的实训项目;第三,规定每个实训项目完成的时间,并合理地设计项目的任务书,让学生自主探究,搜集、整理资料,分析、统计资料,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项目。在项目开始时,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比如在网页界面设计项目中,一部分学生负责页面排版,一部分学生负责创业设计等;第四,各实训小组在实训项目完成时,撰写一份实训总结呈交给指导老师,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给出评价和最终成绩。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加强了自主探究,极大地培养了学生自主研发的能力、小组协同合作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4.创新教学体系
由于专业要求的不同,高校要根据农村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同时,提倡创新性教学,主张教学互动,即教师之教与学生之学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质疑问难,发表新见,创新思维,展示个性。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既要关注学生的终结性成绩考核,又要关注学生形成性成绩考核,尤其关注学生平常的表现,防止学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投机取巧的行为。在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既摈弃实质教学论者重知识轻能力的观点,又避免形式教学论者重能力轻知识的片面性,而应吸取他们合理的内核,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在发掘学生能力的同时促进知识的掌握。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悬念,布置一些富有挑战性且需要发挥创造力的作业,让学生自觉学习、自主探研、独立完成。
信息化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8]198;而农业农村信息化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业农村信息化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正在以信息化为导向推动现代化向前发展。高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办学理念必须更新,应该积极而主动地去探索培养优质“三农”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路径,充分利用高校的优质资源,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服务,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