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返归自然”观对勒克莱齐奥的影响

2021-12-29 21:16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克莱卢梭儿童

席 小 妮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31)

一、引 言

卢梭的“返归自然”观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返归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空间意义上与都市空间相对立的外部自然,另一方面指回归内部自然即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以及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从而成为“自然人”。卢梭这种自然观在倡导理性与科学、高唱工业文明赞歌的启蒙运动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很长一段时间不被人们所理解与接受。十九世纪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欧文·白璧德还认为卢梭“返归自然”的观念简直就是白日梦,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但随着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各种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卢梭“返归自然”观念的闪光点,这种生态思想自然而然地逐渐被更多的文学家和批评家所接受:乔治·桑在《魔沼》中对人性之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歌颂,米歇尔·图尼埃在《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中对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憧憬……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在一次《法语学习》的采访中,勒克莱齐奥说他的所有书,包括小说和散文等,都体现了思想源自自然这样一个观点,这其中带有卢梭主义的意味。他称自己是一位低调的卢梭主义者。”[1]38勒克莱齐奥的好友兼译者许钧先生在研究勒氏小说的著作中也说:“与卢梭相似,勒克莱齐奥亦认为现代人应该‘回归自然’,且这种回归绝不是机械的倒退,不是退回到人类的蒙昧、原始无知的状态,而是‘端正人的生存态度,发现人的生存智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2]86由此足见卢梭“返归自然”观对勒克莱齐奥的影响。

二、返归外部自然

卢梭生于日内瓦,父亲是钟表匠,母亲在生他时难产而死,他从小由姑妈抚养。卢梭一生颠沛流离、贫困潦倒、历经艰辛。为了生计,他当过学徒、仆役、音乐教师、流浪作曲家……这使得他早早地体会到人间冷暖,感受到下层人民所受的压迫以及对所谓的文明社会的厌恶。幸运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母亲留下了大量的书籍,父亲也嗜读如命,因此,卢梭从小就博览群书,尤其喜欢读游记、名人传记,书中的英雄人物在他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十六岁时,卢梭认识了他生命中的贵人——华伦夫人,她非常赏识卢梭的才华并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她鼓励他去旅行,希望他能找到自己的生活。旅途中的卢梭内心是丰富的,他感受着大自然的秀美、伟岸与多彩,这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返归自然”观的提出也与卢梭个人成长经历有关。

卢梭对大自然有着特别的偏爱,大自然使其随心所欲地展开想象,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状态下的卢梭是幸福的,而且在他眼里这种幸福才是完全的、绝对的幸福,他在这种状态下能够找到平和与满足的感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卢梭疗愈了自己在现实世界所遭受的伤痛,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在这种状态下诞生的。罗曼·罗兰曾这样评价卢梭:“任何一种书籍都不是他最伟大的教师。‘自然’才称得上是他的老师。他对自然的热爱可以上溯到幼年时期,这是一种虽不曾专门花费笔墨,但却贯穿于作品始终的热爱。”[3]13对大自然的赞颂是卢梭作品的一大特点。小说《新爱洛依丝》中,卢梭描绘了日内瓦湖迷人的湖光山色,阿尔卑斯山怀抱下的湖面浩瀚广阔,雪水形成的急流奔腾着浑浊的水,山上是巨大的冰峰,覆盖着黑森森的枞树和橡树,山下流淌着小溪,在树丛中形成水晶般的网状流水。陡峭的瓦莱山上,巨石高悬,瀑布奔泻而下……一幅幅奇景令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小说的成功使人们纷纷前往瑞士去旅行以一睹书中的美景奇观。卢梭对大自然旖旎风光的描述不仅仅是出于对大自然的热爱,更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想化状态的憧憬。因此,小说中朱丽与圣普乐之间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景色优美的阿尔卑斯山脉中并非偶然,一方面是作者对他们纯洁爱情的讴歌,另一方面则是对大自然之美的歌颂,而自然环境又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使二者和平共处。

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工业革命的爆发使得人类征服自然的野心和能力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于是大自然开始被大肆地开采。卢梭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破坏自然的工业文明的批判。在卢梭看来,现代工业文明严重破坏了大自然,使人与自然渐行渐远,越来越不和谐;人类应该摒弃工业机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像野生动物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他看来,人类引以为傲的“伟绩”无非就是“研究了那么多科学,创造了那么多艺术,运用了那么多力量;填平了沟壑,削平了山峰,砸碎了岩石;江河可通航,土地被开垦,陆地上矗立起座座高楼,大海上船队编制航行。”[4]149卢梭谴责的并不是科学本身,而是人们只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去对待大自然。他认为科学实验以及科技的运用都是在人为地干预自然,破坏了自然环境及其自身固有的秩序,最终必然损害人类自身。同时,对自然的热爱也让卢梭厌恶城市文明。他在《忏悔录》中就写道:“我太讨厌那些沙龙、喷水池、人工树丛、花坛,尤其是夸耀这一切的那些讨厌鬼了。”[5]在卢梭看来,这些“人造之美”是对自然之美的粗制滥造,不仅不会给人以美的感受还会玷污人们的心灵。

现代社会历经了多年的殖民化与工业化,掠夺与征服对某些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然。一批批现当代作家已经意识到这些生态问题,他们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了对这种变化的厌恶以及想要改变这一状态的迫切心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就是其中一位。勒克莱齐奥的祖辈们生活在法国布列塔尼,十八世纪时移居毛里求斯。父亲英国国籍,勒克莱齐奥与母亲拥有法国、毛里求斯双重国籍。勒克莱齐奥出生于法国尼斯,八岁时和母亲、哥哥踏上非洲之旅去探望在尼日利亚当军医的父亲。正是在这一次旅行中,他开始了最初的写作。多元的家族背景使得他从小就对各种文化给予关注与思考,长大后他不断地出发去旅行、冒险、“流浪”,去领略各种自然风光、亲历别样的异域文明,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全世界各个角落,因此被人们称为“游牧作家”、“神奇的自然崇拜者”。在与各种异域文明碰撞、接触的过程中,勒克莱齐奥形成了自己的生态危机意识以及对现代文明的批判意识。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从自己所接触的异域风光与文明中汲取养分而创作的,具有鲜明的生态、环境痕迹。他认为现代社会与自然渐行渐远,要修复这一关系就必须“返归自然”,只有置身于自然空间,人才能彻底恢复身体感官的功能,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力量。这与卢梭的观点如出一辙。

对自然的重视,也是勒克莱齐奥创作的重要主题。他常常将作品中的人物置身于大自然当中,让水、土、风、火等自然元素滋养着人物的身体与灵魂,他作品中的人物常常与自然建立起深厚的联结,他们生于大自然,长于大自然,爱恋大自然,并最终以大自然为归宿。自传体小说《奥尼恰》中,小主人公樊当最终脱掉厚重的英式皮鞋,像好友博尼那样光着脚丫奔跑在非洲大地上,“他那早已从皮鞋里解放出来的脚板已经不再苍白和娇弱。现在,他的脚底生了老茧,呈现大地的颜色。脚趾的指甲已经断了,脚趾是分开的,可以更好地抓住地面、石头和树干。”[6]85在与土地、河流、各种动物一次次的亲密接触中,樊当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力量,也爱上了非洲这块热土。小说《沙漠》中,住在西撒哈拉沙漠的蓝面人“是在沙石、风暴、光明和黑夜里生长的男女,像梦一样出现在山丘的高处,仿佛来自没有云彩的天空,四肢经受了大自然苦难的磨炼。”[7]52对于“蓝面人”而言,沙漠虽然残酷但却是他们唯一的自由之地。沙漠的女儿拉拉热爱着这里的一切,她与大雄蜂、蚂蚁、蜥蜴、苍蝇嬉戏,给风取名字,与雀鹰对话……拉拉喜欢走进海水中,任海浪肆意地拍打着她的大腿,她开心地在海滩边的无花果树旁等待着老渔民来给她讲故事……毫无疑问,完全沉浸于大自然中的拉拉是幸福的!

与卢梭一样,勒克莱齐奥在其作品中对破坏自然的城市文明也进行了批判。柳鸣九先生曾这样分析其作品:“勒克莱齐奥笔下的人物,从来都不是现实社会中物质文明的享受者,他们体会最深的是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极端厌弃。”[8]《沙漠》中的拉拉本与牧羊人阿尔塔尼相爱,可人们却硬要她嫁给一个富有的城里人。为了逃婚,她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随大批移民来到老渔民故事中的大都市马赛谋生。可这里并不是人间天堂,富丽堂皇的外表下掩藏着贫困与饥饿。街道上的嘈杂声、汽油味令人头晕脑涨,城市上空飘浮着一层奇怪的薄雾和一朵混合着灰色、粉色和黄色的云彩,乞丐、流浪汉、妓女流落在街头巷尾……这里只有人,没有阳光,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富人的“乐土”,黑人们在这里却过着“奴隶般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拉拉的照片登上了各种画报、时尚杂志的封面,一时间各种邀约纷纷而至,她从此本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自从来到马赛后,拉拉常被一种莫名的空虚感所包裹,身体和内心都抗拒着这座大城市的一切。“她多么想快快地离去,穿过城市的街道,一直走到没有房子,没有园子,甚至没有公路和河流,只有一条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大沙漠的小道上。”[7]240拉拉最终还是逃离了这里富有的生活,回到了环境艰苦却自由自在的故乡——沙漠,在那里诞下了她的孩子。

三、返归内部自然

卢梭“返归自然”观中的“返归外部自然”主要体现在对工业文明的厌恶、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而“返归内部自然”则主要体现在教育方面,他主张遵循“人之初,性本善”的自然法则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培养身体强健、心智健全、自食其力的“自然人”,从而使儿童先天的自然本性和后天的能力都能得到适当的发展。那么,怎样培养呢?卢梭在其论教育的著作《爱弥儿》一开篇就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9]5卢梭认为,要让儿童在其自身的成长、教育中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成人不要自以为是地过多灌输所谓的“知识”、横加干涉儿童的成长;在儿童教育的过程中,无论家长还是教师只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遵循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让其身心得到自由发展,而不是拔苗助长;卢梭主张实物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他认为要让儿童尽可能多地接触大自然,要从切身的生活实践中去感受、去领悟、去学习,而不只是抽象地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此外,卢梭还认为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对儿童也必不可少,要使其学会谋生的手段,从而不致寄生于权贵受其奴役,最终自由地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权利,人人平等,互爱互助。在当时宗教势力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背景下,卢梭的这种“自然教育”观显然是对束缚儿童个性自由发展的“宗教教育”的批判与挑战。“返归自然”、遵从天性,就是要开创新的教育,从而培养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所需的“新人”。否则的话,就是要倒退至文艺复兴时期拉伯雷《巨人传》中高康大式的“经院教育”模式当中。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他们就成了一些早熟的果实,既长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就会造成一些年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9]91。因此,他主张遵循自然规律按照年龄特征分阶段对儿童进行教育,还要因材施教,使儿童能够自然发展。这在人类的教育史上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勒克莱齐奥在他的小说《乌拉尼亚》中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地上天国”——坎波斯,这个村庄与我们的现实世界完全不同,人们在那里学习的是自由与真理,而非书本知识。“这里的教育不像狼河那样,在封闭的房间里进行,也没有老师站在讲台上用拉丁语讲课,在黑板上写数字。在这里,上课就是聊天,听故事,做梦,看云。”[10]79每当天空明净的夜晚,孩子们会迫不及待地躺在广场上仰望星空,老参事贾迪也就是坎波斯的创建者会给大家解说星空:北斗七星、星座、银河……孩子们可以根据一天天观察到的星空来绘制坎波斯上空一年的星空图。坎波斯虽然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学校,但“学校”却是无处不在的:去地窖里剥玉米、管理牲口棚、做乳制品、下午的讨论、画画、写故事……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孩子们的“学校”。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身边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儿童的“学校”。哥哥姐姐们教孩子们所有应该知道的事情,但不是代数、算术、几何、地理、历史等通过书本学习的那些学科。在坎波斯,小孩和大人享有同等权利和地位。“孩子们自己选择睡觉的房子,自己交朋友、换朋友。大人只是看护者,负责保护和帮助他们,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权威。”[10]78大人们也要接受教育,不断地学习。这里所有的人,从最年老的到最年幼的,全都是学生。在勒克莱齐奥的笔下,整个村子简直就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大学校,人们在这里轮流做老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在这里,一个孩子可以给同龄人当老师,也可以给大人当老师。人们在山上山下上早晚课,但只是通过生活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每个人都向大家教授他所知道的东西。有些孩子也成了老师。他们教的是我们做孩子的时候知道、随着年龄增长却渐渐忘记的东西。小孩子看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思考的方式是不同的,操心的事情也是不同的……要学会做人,我们首先都得学习怎样做孩子。”[79-80]由此可见,勒克莱齐奥笔下的坎波斯对儿童的教育理念其实与卢梭所提倡的“自然教育”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儿童在出生时天性都是好的、善良的;在儿童教育过程中要避免成人过多地干预,要让儿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自然天性得到良好的发展;儿童通过劳动、生活实践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学会一些谋生手段。

“返归自然”的教育观念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近些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推行“减负”政策,但效果却不甚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大人们过度焦虑,教育内卷严重,以致孩子们从小就不堪重负。大人们应该像卢梭所倡导的那样:一方面,要尊重孩子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要有“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的耐心等待孩子自然成长;另一方面,要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通过丰富的生活实践来真正地理解并获取知识。

四、结 语

卢梭“返归自然”的观念影响着勒克莱齐奥。二者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个人成长环境不同,作品的表现形式、所关注的人物也不同,但“返归自然”的观念是一致的。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自然危机与精神危机。勒克莱齐奥通过其作品展现“返归自然”的必要性,“返归外部自然”以呼吁人们重视生态危机,“返归内部自然”以提醒人们回归人的善良天性,按照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培养“自然人”。因此,“返归自然”的观念在工业化与城市化日趋深入的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非乌托邦。

猜你喜欢
克莱卢梭儿童
大师的弯腰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意外的结果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由思想
意料之外的结果
意外的结果
“闯祸精”克莱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