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捷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外语系, 山西 临汾 041000)
《疯狂动物城》是由迪士尼影业于2016年出品的3D动画影片,讲述的是兔子警官朱迪以及狐狸尼克凭借智慧与努力,揭露了隐藏在动物城中的惊天秘密。朱迪与尼克由最初的互不理解,到最后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表现了主角朱迪积极乐观、永不服输的生活态度,同时影片传递了美国多元文化互通互融的愿景。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结合电影《疯狂动物城》汉译字幕的实例,对动画电影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探讨。
生态翻译学是一门跨学科翻译理论,基于达尔文“适应/选择”的生物进化论,于2001年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生态智慧,是一门具有哲学意义和方法论意义的翻译理论研究。该理论突出译者的中心地位,以译者和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译者通过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搭建起从原文到译文的桥梁。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1]16,其核心概念为适应与选择。其中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2]。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处理好原语与译语的生态平衡,“翻译生态环境是翻译生态平衡的基础;翻译生态平衡是翻译生态环境建构的目标”[3]。
为达到翻译生态的平衡与和谐,生态翻译学提出“多维”转换的翻译方法,相对地集中于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从词汇、句型、修辞等方面入手,对语言形式进行适应与选择。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考虑的是双语文化内涵是否得到有效的传递与阐释,译者要有丰富的原语与译语的文化相关的知识储备,关注原语与译语所属的文化系统,准确传达文化内涵。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则关注的是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得到清晰准确的传递。
动画电影以夸张的角色形象,天马行空的情节,逼真的动画制作,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视听感受,潜移默化中传达给观众积极的价值观与文化内涵。当前动画电影的受众群体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在观看动画电影的过程中,青少年、儿童不仅能够获得娱乐体验,还能学到新知,增长见识。由于语言及中西文化差异,海外动画电影的字幕翻译是影片能在国内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影片的类型、服务对象、侧重点等因素,要求在电影语言上有所反映,由此限定字幕译文的语言特点和翻译重心[4]。动画电影的字幕翻译语言具有以下特点:
受电影屏幕大小的限制,字幕行数不宜超过两行,同时字幕的显示应与影片中角色讲话的速度同步,方便观众欣赏影片画面与剧情。由于字幕翻译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字幕翻译应简练明了,“宜选用常用词,小词和简短的词语;句式宜简明,力戒繁复冗长”[5]。
动画电影语言以对白为主,同时由于动画电影的主要受众为青少年儿童,语言的口语通俗化一方面符合动画电影场景,另一方面符合青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便于青少年儿童理解。
动画电影寓教于乐,幽默搞笑的语言及情节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为青少年儿童传递爱与温暖,语言幽默风趣也是动画电影的另一个特点。同时受泛娱乐化思潮的影响,幽默诙谐、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达方式更容易为译语观众所接受,使译语观众获得愉悦的观影体验。
语言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2]。在动画电影的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角色性格特点选择相应的语言风格,同时根据影片受众特点确定译文的文字特色。本部分从四字格和口语词汇的使用为例进行分析。
1.四字格的使用
四字格作为汉语语库中的瑰宝,寥寥四字,语言凝练,含义深刻,充满了音韵美,结合译语环境的恰当使用,可以增加译文的感染力,使得译文更为生动形象,同时四字格的使用使得字幕更为凝练,减轻观众的观影负担,保持了译语语言生态的平衡。
例1But over time,we evolved.
时过境迁,我们不断进化。
例2See,that’s the beauty of complacency,Jude.
你看,这就是知足常乐的好处。
例3No one tells me what I can or can’t be.
还没有人能对我的未来说三道四的。
例1为影片中一幕舞台剧的旁白,四字格的使用符合这样的正式场景。例2 朱迪的父亲希望女儿继续兔子家族祖辈的生活,做一个种胡萝卜的农民,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未来生活语重心长的希冀,四字格的使用体现了一个谆谆教诲的长辈形象。例3中的“说三道四”意为“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在字幕的时空限制下,对原语字幕信息进行压缩凝练,顺利完成语义转换。四字格的使用符合中国观众的语言使用习惯,增强了译文字幕的表现力。
2.口语词汇的使用
由于动画电影的受众主体为儿童及青少年,隐晦生涩的语言不利于青少年儿童接收影片信息,字幕词汇的选择应简单通俗,相对口语化。同时在动画电影字幕中的口语化表达也能凸显角色个性,增强影片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例4
Judy:You told that mouse the popsicle sticks were red wood!
朱迪:你跟老鼠说,冰棍的木头是红木的!
Nick:That’s right.“Red Wood.” With a space in the middle.You can’t touch me,Carrots.I’ve been doing this since I was born.
尼克:没错啊,红色的木头,被染成的红色,简称红木。你抓不了我,小不点。我从小就在这儿混。
例4是兔朱迪和狐尼克的对话。朱迪发现狐尼克兜售爪爪冰棍过程存在诈骗的情况,却被狐尼克三言两语搪塞过去。狐尼克幼时遭遇偏见与欺侮,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后来以坑蒙拐骗为生,圆滑世故、思维敏捷但内心善良。尼克后来与朱迪携手破案,解救了动物城,两个小动物也打破成见,建立友谊。在影片的最后尼克实现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警察。这句电影台词发生在尼克与朱迪初识的时候,译文中划线部分的“小不点”“混”等口语化的表达符合狐尼克的成长环境,凸显了狐尼克的情绪色彩,表现了当时狐尼克对朱迪的轻视与偏见,完成了语言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例5Nick:I will take that pen and bidyouadieu.
尼克:我就带着笔,在此向您老告别了。
此处对话的背景是兔朱迪逼着狐尼克与她一起调查水獭失踪案,尼克帮朱迪找到线索,于是想借机离开。此处译者将人称代词“you”译作“您老”,“您老”在日常对话中原本是对长者或者尊贵的人的敬称,此处有戏谑的含义。尼克本就不情愿与朱迪一起查案子,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离开,终于能够向“老人家”朱迪告别,体现了尼克风趣幽默的性格特点,加强了在译语生态环境中尼克的角色塑造。
在文化维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字幕翻译同时承载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功能。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正确理解原语文化,将原语文化进行合理阐释,同时适应译语生态环境,将原语文化准确恰当地传递给译语观众,实现跨文化交流。
例6
Judy:Oh,I tried.And it made life so much worse for so many innocent predators.
朱迪:哦,我尝试过了。没想到结果却让许多食肉动物日子过得更糟。
Mr.Hopps:Not all of them,though.Speak of the devil.Right on time.
朱迪父亲:哦,不完全是这样。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Speak of the devil.”为英语俗语,指的是说到某人,某人就到了,英文中具体使用该短语时没有褒贬之分。译者在翻译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素材,译作“说曹操,曹操就到了”。“说曹操,曹操就到”该俗语典故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形容刚提到某人,某人就出其不意出现在说话人面前。中英这两句俗语文化内涵契合,译者适应译语文化生态,实现跨文化交流。
例7
Nick:Great,you’re a conductor now? It would take a miracle to get this rust-bucket going.Well.Hallelujah.
尼克:好吧,你成列车长了嗯?我说,想让这生锈的玩意儿启动,除非你会魔法。哦,没看出来啊。
“hallelujah”为宗教用语,源于希伯来语,中文常翻译为“哈利路亚”,意为赞美上帝。另外,在西方文化里,“hallelujah”也可用来表达期盼已久的事情实现时的喜悦。影片中,朱迪和尼克在一节废弃的车厢中找到了使动物城中动物发狂的毒药。危急关头,朱迪竟然开动了这节生锈废弃的列车。如果将“hallelujah”直译为“哈利路亚”,会使译语观众一头雾水,不能理解字幕含义。此处,译者使用意译的方法将“hallelujah”在影片中的内涵直接呈现给中国观众,译作口语“没看出来啊”,一方面体现了尼克在当时危急情形下的惊喜,另一方面表现出尼克对朱迪临危不乱的欣赏,其中的文化内涵得到有效传递。
例8
Nick:Mission accomplished.Would it be premature for me to do a little victory toot-toot?
尼克:任务完成,现在我能拉响胜利的嘟嘟声吗?
Judy:All right.One toot-toot.
朱迪:好吧,就嘟嘟一下。
Nick:Well,I cancross that off the bucket list.
尼克:好吧,这个心愿算是达成了。
“bucket list”并非“水桶清单”,而是“遗愿清单”,指在去世前想去做的事情,引申自短语“kick the bucket”。“kick the bucket”为英语俚语,指的是“死亡”“翘辫子”。2007年美国电影《The Bucket List》上映,中文影片名译为《遗愿清单》,讲述的是两个患癌老人在生命最后阶段实现人生愿望的故事。在此处,尼克的意思是可以将“拉响胜利的嘟嘟声”这一项从遗愿清单上划掉了,其内涵意义是该愿望已完成。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做出适应与选择,译作“这个心愿算是达成了”,保证原文语义以及文化内涵的传达,同时让译语观众准确接受原文信息。
在交际层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2]。译者需要根据译语观众的认知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语序调整、词汇转换,凸显影片角色性格,完成交际目的。
例9pawpsicle
爪爪冰棍
英文词典中并没有“pawpsicle”这个词。电影中的“pawpsicle”由名词“popsicle”演化而来。“popsicle”的中文释义为冰棍,因此“pawpsicle”在影片中意为动物爪子形状的冰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使用叠词,翻译为了“爪爪冰棍”,简单明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对应了冰棍的可爱形状,童趣盎然。随着《疯狂动物城》的热映,“爪爪冰棍”在国内引起了一片热潮,也从侧面印证了翻译交际意图的实现。
例10
Mayor Lionheart:Okay,officer Hopps.Let’ssee those teeth.
狮市长:合个影吧,警官,一起说茄子!
“see those teeth”意为拍照时微笑,使人看到牙齿。译者在此处译作“说茄子”,简单凝练,减少观众阅读字幕时的负担。汉语普通话发“茄子”这个音时,嘴角上扬,露出牙齿,笑容灿烂,帮助留住美好瞬间,与原语中的“see those teeth”功能一致,也适应了译语观众的使用习惯,达成交际目的。
例11
Nick:Long time,no see.And speaking of “no see”,how about you forget you saw me?For old times’ sake.
尼克:好久不见了,既然好久了,看在老相识的份上,你们干脆就把我忘了吧!啊?高抬贵手?
朱迪与尼克秘密进入黑帮头目大先生(Mr.Big)的地盘进行搜查,被大先生的手下发现,尼克此前得罪过大先生,此时冤家路窄。“for old times’ sake”字面意思为“由于过去时光”,译者翻译为“看在老相识的份上”,符合尼克八面玲珑的性格特点,增强了字幕的幽默性与可读性。另外译者调整语序,将“看在老相识的份上”置于译文的前半部分,同时增补了“高抬贵手”这一信息,易于观众理解,完成了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例12Nick:Flash?Flash?hundred yard dash?
尼克:闪电神力,十万马力?!
闪电在该影片中是一只慢吞吞的树獭,由于角色名字本身与他的日常行为动作极不相称,本身就具有喜感。这一句台词的背景是闪电由于超速行驶被朱迪和尼克拦截。原文三句台词每句的尾韵相同,“flash”和“dash”让人读来朗朗上口,体现了英语的音韵美。此处译者选择了四字格的译法,同时在译文中将尾韵落在了“力”上。在语义上,通过双关的修辞格创造幽默性,在语言音韵方面,读来郎朗上口,增强了译语观众的审美体验,完成了原文与译文在艺术特色上的对等,实现交际效果的统一。
译者根据所面临的翻译生态环境,通过运用四字格、口语词汇、俗语等方式完成了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保留了原语生态的同时,构建了良好的译语生态,验证了生态翻译学对动画电影字幕翻译的指导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译语观众特别是其主体,即青少年儿童的认知及心理特点,关注原语与译语语言文化,通过适应与选择,保持了原文与译文在语言生态、文化生态及交际生态维度的协调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