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兴芳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济南 250101)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面对临床医疗保健服务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护理人员在开展工作中,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但是在长期以来的高职院校护理教育中,受到人力、财力、理念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在教学工作中,缺乏人文关怀理念的融入,影响了教学质量。对于一个护理人员来说,不仅需要掌握全面的护理质量,同时需要增强自身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尊重患者的情感与个人隐私,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工作,满足其个性化需求[1]。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护理教育中,需要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其中,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实现整体护理服务质量的改善。
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护理教育工作中,人文素质的构成包含多方面内容,例如能力、知识、情感、观念等,作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可以更好地将一个人的气质、人格与修养特征展现出来,实现人文知识与历史责任感的统一。对于医学人员的人文素质来说,相较于普通人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对人与人性给予更多的关注,尊重患者的人格、生命以及尊严等,同时需要给予患者躯体健康上的关怀,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慰藉,针对部分患者,还需要进行终极关怀[2]。因此,在医学教育工作中,最终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实现以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通过实现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可以在为患者提供专业技术的同时,融入人文素质,实现医学与人文的有效结合。
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在医学理论方面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自古以来,就将医学作为“仁术”来进行宣传。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当中就曾认为,大医治病,必须要做到无欲无求,安神定志,同时也流传着“杏林春暖”的典故。在我国传统的医德当中,体现出了十分丰富的人道主义精神,比如“厚德济世”“仁爱救人”等,这些传统医德中所包含的内容,告诫医者在从医过程中,需要做到关心爱护患者,真正的解决其面临的疾苦。医学生在面对不同群体中,其所开展的医疗活动,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这就需要以学生必须提供充足的人文关怀,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3]。在进行高职院校护理教育中,不仅需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需要帮助其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更好地契合现阶段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结合的需求,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职院校的护理教学中,需要做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实现学生护理技能的提升,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护理服务中,人作为其中的对象,在现代护理学中,需要将人类生命中的过程囊括其中。在关注患者疾病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的心理需求与尊严提供保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开展工作,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人文关怀意识。在当前高职院校的护理教育中,护理人员必须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与良好的专业能力,在对学校办学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学生的就业率与分数作为标准[4]。而在进行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的人文关怀意识,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将其融入到各项工作的细节中,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在跨文化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文化水平进行分析,采用符合患者文化特征的护理方案,实现护理质量的改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开展护理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的护理现状,增加营养与膳食、护理学导论以及护理伦理学的相关内容,同时增加一些实训课程,让学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5]。在现代护理工作中,必须要积极地推动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发挥出人文关怀的魅力,实现患者满意度的改善。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同样需要做到坚持学习,积极地进行护理理念的更新,在各项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的意识,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理念,向学生传递更具活力的人文关怀理念。只有老师改变自身的观念以后,才能更好地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将人文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的细微处,实现整体护理理念的改善。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中,护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已经十分重视人文素质的培育,同时也开展了多方位的改革与探索,但是从人文关怀理念的融入来看,依旧存在许多的不足,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从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护理教学工作来看,国内所形成的概念与理论介绍,更多的是从国外研究中借鉴的,缺乏本土文化护理工作研究,使得其从理论层面来看,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无法为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指导。长期以来,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更多的是从实践层面出发,实现学生护理操作技能水平的提升,但是从人文关怀理念培养来看,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影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改善。
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护理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明显不足,从护理教育总课时来看,缺少人文课程的安排。从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学来看,在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方面,比较重视人文教育工作,同时也要求进行人文关怀课程的设置,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课程学时被大大压缩,甚至在部分院校中,并没有进行相关课程的开设,影响了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6]。在不同学校中,人文课程设置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开课方式方面比较随意,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影响了人文关怀理念的融入。
随着人文关怀理念的日益普及,在高职院校的护理教育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这就需要在开展具体教学中,要注重强化人文关怀理念的融入,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从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来看,在护理教育中进行了人文课程的设置,但是许多教学工作流于形式,并没有优质的教师来开展教学服务,所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也比较单一,很难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并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技能,造成人文教育工作无法发挥出应有效果。
在当前的人文关怀教育中,如果仅仅利用人文课程来开展教学工作,很难起到应有的效果,必须要将其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但是从现阶段的教学实际来看,许多从事护理教育的教师,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教育,在教学中,往往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并没有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特别是在临床带教老师方面,更多地关注操作技能的带教,并没有重视学生关怀技能的培养。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入学以后,其所接受的人文关怀教育工作,更多地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介绍,使其在这一方面的认知存在明显不足。而在后续的学习中,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各种护理技能,实现操作的精准性与规范性,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来提升自身的人文关怀意识,造成部分学生缺乏耐心,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改善。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护理工作中,必须要积极地融入人文关怀理念,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校外见习当中加入人文关怀的内容,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高职院校的护理教育中,为了更好地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人文素养教育,必须要将人文理念融入到理论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更为优质的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增加护理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实现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实现共同进步。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护理为主,同时将人文素养融入到教学目标中,体现人文特点,改善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需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调整,不能简单地以专业技能培养为目标,而是需要将人文情怀融入其中,关怀每一位学生,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传达各种人文关怀的理念,帮助学生形成相互爱护与相互关心的习惯。
在教师开展护理实训教学中,不仅需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育,同时需要融入人文理念。在实训教学中,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转变出来,重视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而不是局限在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教授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形成良好外在形象,对自身的穿着提出严格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姿态端庄,在使用各种物品进行讲解的时候,需要做到摆放整齐,形成清晰明确的操作流程。为了更好地提升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科学的沟通方式,打造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护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既能够提升自身的交流水平,又能够让学生了解患者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工作。
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在毕业以后可以快速地投身到工作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推动社会发展。在护理教育中,需要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进入临床综合实习以后,可以对人文关怀理念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实现学生人文情怀水平的提升。在临床带教中,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同时重视对学生服务意识、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与患者进行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患者的关爱,实现学生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育,激发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实习过程中,需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中,实现护理能力的改善。
在当前的护理工作中,必须要融入人文关怀理念,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实现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而在高职院校的护理教学中,需要从源头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理念,在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与临床见习当中,渗透人文关怀理念,实现学生人文修养的培育,提升护理教育工作的质量,同时也为护理工作的开展输送更为优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