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宁波
【摘要】根据“双减”文件精神,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在数学这一门学科,改变过去作业的“繁、难、重”情况,需要重新设计作业这个环节。数学作业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对于数学课堂的扩展与延伸,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们对于课堂所学习知识进行吸收与巩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之外,还应当关注作业布置的质量。高质量数学作业的设计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促使学生更好学习数学知识,在本文中探索课外作业优化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外作业;优化;有效策略
根据“双减”的文件精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就要求教师设计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作业,发挥数学作业真正的用处,教师在设计作业环节中除了考虑教材中的内容之外,还应当注重充分体现出对于学生素质以及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数学作业内容对于课堂教学的扩展与延伸的目的。
一、立足教材资源,确保作业设计恰当性
课程教学资源多样化,然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立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于数学作业的设计不能随意,而是注重结合所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因为材料的选择以及使用效率往往会影响到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恰当的作业材料可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并可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进行作业设计环节中,教师不仅要抓住数学教材,还要抓住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创造性选择作业形式,为学生学习以及发展提供恰当的课后作业。
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数学教材知识为学生设计数学作业,设计为递进的作业,既可温旧又可知新。
解方程:
这种递进式的作业既是知识的递进,又是难度上的递进,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加深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巩固,从而对所学过方程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
二、注重作业分层,确保作业设计针对性
教师对于数学作业的设计应当注重针对性,从心理学上分析,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会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伐,而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能陷入“吃不饱”的境地,必然会促使数学作业的实效性受到影响。为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因此要求数学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环节中,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水平,设计分层作业,促使每一个学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数学作业,进一步提升数学作业设计的针对性。
教师为学生设计层次化的作业,不同层次的作业设置不同的标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促使优秀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学困生可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真正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多元发展。
三、引入实践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趣味性
数学知识主要来源于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的时候,善于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创新教学方式,设计趣味性或者实践性的作业,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并在操作中感知数学知识,实践中完成数学作业,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环节中引进趣味性或者竞赛性的作业,设计符合当前生活实际的作业内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乐于主动完成数学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探究欲望。学生们对于未知事物始终充满好奇心,教师设计趣味性或者竞赛性作业形式,促使学生在学习兴趣驱使下,有效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比如人教版八年级《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勾股定理的证明在课堂教学上是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图形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受课时的限制教师没有足够的课堂时间对经典证明逐一进行证明和讲解。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教师把勾股定理的证明这个教学内容设计成手抄报设计的作业,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并评出一、二、三等奖,这样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学生查阅勾股定理的各种资料,有学生进行版面设计,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不同的学习小组设计出了不同类型的勾股定理证明,设计的版面让人耳目一新,证明也各不相同,这种作业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这样趣味性和比赛性融合一体的作业既达到学习目的,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比如《用列举法求概率》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操作性数学作业形式,组织学生们在操作环节中完成数学概率知识学习任务,具体作业设计如下:
把一副扑克牌中的3三张牌,它们的正面牌数字分别为3、4、5,洗匀后正面朝下放在桌面上,小王和小李进行摸牌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先由小王随机抽取一张牌,记下牌面数字后放回,洗匀后正面朝下,再由小李随机抽取一张牌,记下牌面数字,当两张牌的牌面数字相同时,小王赢﹔当两张牌的牌面数字不同時,小李赢。现请你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法分析游戏规则对双方是否公平?并说明理由。
学生们主动参与游戏,对于上述游戏操作进行分析,探究其游戏规则的公平与否的问题是概率在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性体现,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看双方获得概率是否相等,如果双方概率相等的话,那么就公平,否则就不公平,因此首先让学生分别计算牌面数字相同和牌面数字不同的概率值,之后比较其大小即可。
学生们运用列举法的方式进行操作,并完成下列表格任务: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九种,而牌面相同的出现只有3种,因此牌面相同概率为1/3,而牌面不同的概率则为2/3,所以此游戏设计不公平,小李赢得的机会比较大。
学生们在操作环节中了解概率知识,并有效完成数学作业任务。
四、关注作业评价,确保作业设计时效性
大部分学生都在意教师对于自己的评价,因此要求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环节中注重作业评价,而且在撰写评语的时候,注重多采取鼓励性评语,减少或不采用批评语言,让学生们对于数学作业的完成产生期待感和自信心。作为一线教师,应该看到作业评价的作用,激励学生持续性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完善数学教学环节。针对性的作业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作业态度、完成质量以及书写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着重分析学生作业中所存在的不足,明确学生数学知识的缺陷,为教师后续的教学指明前进方向。
比如《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数学作业类型,之后对学生的作业内容进行点评,作业内容如下:
甲、乙两地相距160千米,一辆汽车和一辆拖拉机同时由甲、乙两地相向而行,1小时20分相遇后﹐拖拉机继续前进,汽车在相遇处停留1小时后调转车头原速返回,在汽车再次出发半小时后追上了拖拉机,这时汽车、拖拉机各自行驶了多少千米?
学生们主动完成作业,作业完成环节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态度进行细致化点评:李同学在读题中弄清各种题型中基本量之间的关系,而且注意从文字,图表中获得有关信息;王同学注意用方程组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单位的书写,设未知数和写答案都要带单位,列方程组与解方程组时,没有带单位;郑同学书写正确的速度单位,没有与路程单位混淆,寻找等量关系时,还注意挖掘隐含的条件。最后教师给予学生们提示,在完成所有步骤之后一定要注意检验。
评价环节中,教师关注学生在解题环节中的不同思维,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促使学生多关注自己的作业,教师也可以从同一个学生不同时期的作业反馈中留意学生的学习发展情况,并给予指导。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面镜子,教师在学生作业后面的评语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适当的表扬和批评都能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作业评价是作业设计整个环节里不可或缺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业设计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教师作业设计不当可能会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为后续数学知识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立足教材内容,应当站在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合理性安排作业内容,确保数学作业的科学性,关注作业设计质量,并不断创新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从而让数学作业起到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提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丽.關于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效果的教学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0):91-92.
[2]杨青林.初中数学设计多元化作业的策略与方式[J].家长,2021(27):38-39.
[3]刘玉梅.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家长,2021(26):30-31.
[4]初祥苹.新课程下初中数学优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09):69-70.
(责任编辑:黄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