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分析新高考特点 恰当选择备考策略
——新教材与新高考背景下的一轮复习

2021-12-28 14:00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1年4期
关键词:通史工业革命纲要

林 平

2021年部分地区迎来了使用新教材后的首次高考。考试内容和备考群体的变化对2022年高考备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科学备考,恰当的选择备考策略,需要每一位教师的智慧和实践。

一、全面分析新高考的新特点

(一)明确高考“指挥棒”是做好备考工作的前提

新高考地区历史学科高考试题由本省负责命制,因此教师备考应坚持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教育部发布的相关文件为基础,同时关注本省高考方案对试题的具体要求。各省的考试时间,试题的数量,试题的类型各有不同,命题极具地方特色。如本期杂志中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培养策略探析》就是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探讨了相关能力的培养策略。

(二)明确新教材的“新”是做好备考工作的基础

新教材改变了以往专题史的编排形式,采用了通史加专题的呈现方式,通史体例的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涵盖的历史阶段远远超出了各版本的旧教材,上册中国史的起止时间从原始社会到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下册世界史从距今5 000~6 000年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时期到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因此时间跨度大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

增加内容多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二。特别是世界史,“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中古时期的世界”属于从未在高中教材中出现的内容,“世界殖民体系和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亚非拉民主运动”属于长时间未在高中教材中出现的内容,“两次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属于旧版教材的选修内容,这些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知识,是新教材备考的挑战。如本期杂志中的《部编版教材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树立人文思维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就通过分析部编版教材中树立人文思维的方式来指导新教材的教学。

二、打破思维定式,创新备考策略

按照以往的备考策略,一轮复习通常采用将教材重新梳理一遍的策略,或者按照通史的顺序结合教材的内容复习,但在新教材和新高考的背景下,原有的复习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基于“新特点”之下的一轮复习,要求教师打破原有复习模式的固定思维,创新备考策略。本期杂志中《史实·史料·史观·史法——大主题复习策略探讨》这一篇文章就探讨了大主题复习的教学策略,提供了一种新的备考策略。

笔者建议一轮复习以《中外历史纲要》的内容为依托,适度融入选择性必修三本教材的内容,在保留通史体例的同时,以拓展的形式,适度的加入选择性必修的内容。如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时,将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作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融入其中,二者内容有较多的重合之处,可以整合在一起,增强学生对本模块知识整体认知的同时,还拓展了学生对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在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内容时,将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作为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融入其中,整合为工业革命及其影响的一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增强学生对工业革命认知的完整性。

斯宾塞·约翰逊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提出:“当变化来临时,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坐等奶酪有一天还会从天而降。而是继续探寻未知的迷宫,寻找新的奶酪”。2022年的高考注定与众不同,创新备考策略是提升备考实效性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要做足“备”的功课,在全面分析新高考新特点的基础上,恰当选择备考策略,智慧备考,助力学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猜你喜欢
通史工业革命纲要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