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黄 媚
目前,高中小说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师惯用“环境+情节+人物+主题”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缺乏批判性、创新性;第二,问题设计诱导学生达成标准答案式的共识,较少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第三,师生满足于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对文本价值的深度挖掘。笔者认为,高中小说教学应试色彩浓厚,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难以提升学生质疑、推断、求证、鉴定、反思等高阶思维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注意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罗伯特·艾尼斯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一种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它决定了人应该信什么和做什么”。批判性思维并不等于全盘否定,而是强调大胆质疑,谨慎求证,理性反思。基于批判性思维重新审视小说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促进深度阅读的真实发生,更有助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培养具备理性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
《祝福》是鲁迅的经典小说,有着说不尽的意蕴。笔者在完成情节梳理、形象分析、主旨探究等基本环节后,尝试以批判性思维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基于文本事实生成个性化、理性化的批判性解读。
标题是文章的文眼,具有凝练性、隐喻性、多义性等特征。鲁迅将《祝福》作为标题,鲜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对“看到《祝福》这个标题,你首先想到什么”这句话产生了疑问,认为此标题缺乏张力,难以直接体现人物、情节、主题等。笔者鼓励学生以批判性思维解读标题,经讨论,《鲁镇》《祥林嫂》等标题的呼声很高。基于此,笔者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典型任务,组织学生讨论:
如果你是《东方杂志》的编辑,请你和编辑部同事从以上三个标题中选择一个最能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并且最具有审美意蕴的标题。
生1:《鲁镇》指向不明确。孔乙己、阿Q、单四嫂子、七斤嫂等主人公的故事均发生在鲁镇,《鲁镇》为题并不能精准概括祥林嫂的命运,可以先排除。
生2:我赞同你的观点。我认为《祥林嫂》还不错,《孔乙己》《阿Q正传》也都是以人名为标题的,这符合作者的创作习惯。一方面,交代主要人物;另一方面,通过典型的命运揭示封建礼教对整个社会的荼毒,也能够完全展示象征力度。
生3: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祥林嫂》和《祝福》相比,仍缺乏张力,显得太过直白。《祝福》标题有两方面的独有功能。其一,反讽。“祝福”是鲁镇年终为迎福驱邪举办的大典,但祥林嫂却在祝福声中死去,被鲁四老爷大骂“谬种”,环境的喜庆热闹与人物的悲剧命运之间充满矛盾和讽刺。其二,呼应。“祝福”贯串整个故事,尤其与首尾呼应,迅速将读者拉进鲁镇压抑、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增强读者心理感受。
生4:我认为以《祝福》为标题还有其他方面的优点。比如,“祝福”作为鲁镇的一种习俗,其实也是数千年来封建思想凝结的产物。鲁镇上的女人只能准备福礼,男人才能拜神,每年例行举办都会巩固男尊女卑、失节事大等糟粕思想,这无疑是鲁迅批判意图的体现。
生5:我总结一下你的观点,其实就是说《祝福》蕴含作者的创作意图,也体现了标题的多义性。我极力赞同保留《祝福》原标题。
师:你们的思考已经很深刻,相信你们正在慢慢真正走近鲁迅。
学生没有盲从既有答案,敢于向权威挑战,对三个标题质疑、辨析、求证等,深度解读《祝福》标题多方面的功能,逐渐走入文本深处。整个讨论过程在情境任务的驱动下充满趣味,批判性思维就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的多重对话中生长。
鲁迅用字精练,惜字如金。比如,对鲁四老爷的语言描写极少,有两处还留有形式空白,如“然而……”。有学生依据单元学习任务写读书札记时发现,鲁迅对阿毛被狼吃掉这种“突发性事件”着墨甚多,“我真傻”一句的复述多达四次。笔者针对学生的质疑提出几个问题:“四次复述是多余的吗?你如何看待鲁迅的情节安排?”学生在小组合作推断、鉴定、求证后,得出以下结论:
生6:不多余,每次诉说作用不同。第一次诉说赢得了四婶的同情;第二次则让鲁镇上的男人感到没趣,让女人们鄙薄,让有些老女人心满意足;而第三次刚开始说则被人立即打断;第四次让柳妈感到不耐烦。祥林嫂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看客”们对她的不幸是冷漠麻木、毫无同情心的,这也是逼迫她走向死亡的重要原因。
生7:什么情况会导致一个人强迫性地重复自己的不幸呢?我认为,此时的祥林嫂已经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重度抑郁症。夫死子亡,尤其是儿子惨遭不幸更让祥林嫂失去了在这个社会唯一的依靠,种种打击让她无法排解这种巨大的悲伤,多次哭诉“我真傻,真的”正是她释放悲伤、寻求安慰、向外界求救的信号。而“看客”们却集体无意识地将不幸当作笑料、谈资,这也是鲁迅想要批判和同情的吧。
生8:我想重点谈一下第四次复述。祥林嫂由诉说转为独语,说明她已经难以从周围获取虚假的安慰感,而柳妈作为唯一的听众,在发现新“看点”——伤疤后即大肆传播,并且“善良”地建议祥林嫂“捐门槛”,以确保死后不被分为两半。这无疑剥夺了祥林嫂最后一点希冀,直接导致她精神全面崩溃。每次诉说都对情节推动、形象塑造、悲剧主题揭示等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师:那你们从“我真傻”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9:在现代社会,患有抑郁症的人们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尝试接受意外,减少自我沉溺。
生10:但是有些疾病是个人无法战胜的,需要全社会良好的心理干预机制。比如,汶川地震中受难的百姓重建心理需要全社会物质、精神的帮助;失独家庭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我们不能做无谓的“看客”,当周围有人出现异于常人的行为表现时,应多予以关注,传递善良。
师:你们已经触及到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鲁迅如此安排情节除了让我们感慨他匠心独运外,也让我们感受到他对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
批判性思维倡导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讲究逻辑等思维品质,恰恰是“思维发展与提升”核心素养的要求。个性化解读应以尊重文本内在规律为基础,引导学生以作者视角审视小说情节与全文的逻辑关系,理解作者情节安排的匠心独运,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思维品质。
笔者给大家播放电影《祥林嫂》“砍门槛”的片段后,有学生质疑道:“《祝福》原文并没有‘砍门槛’这一情节,电影为何要增加这一片段?有没有必要增加?”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认为可以增加,有的则认为是画蛇添足。针对不同立场,笔者在课堂上设置辩论环节,以“是否增加‘砍门槛’情节”为辩题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进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生11:我代表正方发言,我方观点是需要增加“砍门槛”情节。“砍”和祥林嫂前期的“逃”“撞”“捐”情节一脉相承,符合祥林嫂这一人物的性格,都在极力反抗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
生12:对方辩友忽略了基本的文本事实,“逃”“撞”“捐”和“砍”式的反抗有本质区别。前者是祥林嫂在极力维护“一女不嫁二夫”的贞洁观,反抗是为了“暂时坐稳奴隶”,顺从才是实质;后者则是意识的真正觉醒,是新时代女性追求自由、挣脱封建束缚的表现。因此,不能增加“砍门槛”的情节。
生13:电影和文本不同,需要更强烈的表现力,也需要符合当下时代的价值观。《祥林嫂》上映于1978年,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思想大转变时期,增加“砍门槛”情节契合发掘女性价值、摒弃糟粕思想的时代需求。小说、电影、话剧等一切艺术创作都应以时代环境为基础,合理改编情节无可非议。
生14:对方辩友应尊重作者创作意图,既然都是为了批判封建糟粕思想,保留鲁迅原有情节最具批判力度。“捐门槛”之后,祥林嫂“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说明她有了“暂时坐稳奴隶”的安定感,以为可以得到别人认可,可四婶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打破了她所有的幻想。“捐门槛”是她后来沦为乞丐、穷死于“祝福”夜的直接原因,而增加“砍门槛”情节破坏了情节的连贯性,也和作者深刻的批判意图相悖,纯属画蛇添足。
董毓、余党绪认为,质疑与反驳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倾向,这种质疑与反驳是在公正性、开放性和全面性的原则之内运行的。辩论赛形式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保留或删减“砍门槛”情节应基于文本事实和电影创作逻辑,辩论双方不必强求获得统一认知。笔者认为,公正、全面、开放的质疑与反驳,有助于学生获得更为理性、全面、深刻的认识,学习共同体的氛围也促进了批判性思维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