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七年电影”作为新中国电影的发端,因受到经济和高度强化的政治等多重作用,而着重体现出他律性。本文试对该时期的文学改编类影片进行简析,探寻其对电影艺术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十七年电影”;文学改编;电影艺术;《祝福》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154-01
电影是一种大众传媒,也是一种艺术。作为艺术的电影,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来说,艺术同政治、法律等一样,也是一种意识形态。①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研究电影的史学发展时,需要将某一发展阶段放到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研究。尤其是新中国电影的初创时期——“十七年电影”,恰逢经济、政治巨变,社会更迭、百废俱兴。
一、“十七年电影”风向
“十七年电影”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之前(1949-1966),这十七年里我国电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视域下的现实主义电影实践逐渐确立的过程。当时整个社会都处在革命性变化中,文化艺术也包含在内。正如美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杰姆逊所说:“发动一场经济、政治的革命必须有一场文化革命来完成这场社会革命”。当时的电影艺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洋溢着鲜明的政治色彩。首先,电影观念和电影功能发生了深刻变化,马列主义文艺观与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为电影事业、创作的指导思想,为政治服务;其次,高度统一集中的电影管理体制,强化了它的政治服务功能。究其根本,电影艺术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有利于巩固新生政权。我国丰硕的文学作品无疑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浩瀚如海的题材,所以文学改编类影片审时度势、待时而发。
二、取文学之精华,增强文化内涵
1953年底,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政务院在《关于加强电影工作的决定》中就提出“除组织新的创作外,应尽量利用为人民所喜爱的我国现代和古典的优秀文学戏剧作品改编为电影剧本”。在1956年“双百方针”的指导下,文学改编类电影如火如荼般展开,突出的代表作就有根据鲁迅《祝福》改编的影片。影片忠于原著思想,保持了鲁迅作品中深沉、冷峻、凝重的悲剧气氛和艺术特色,同时突出典型人物、细节和特定生活环境的描写。
该时期对名著的改编,以鲁迅、茅盾、老舍的作品为代表,作为大家的他们,其著作本身就饱含文化内涵,加上当时改编的要求是忠于原著,所以增强了电影的文化意指。对典型人物、特定生活环境和细节的描写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虽然当时我国的电影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但是透过这些影片可以看到当时电影工作者对艺术和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三、去样板之糟粕,丰富电影形态
电影作为一种“舶来品”自1986年传入中国以来,开始受美英电影影响,1950年被前苏联电影取而代之。因为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左右,所以影片以反映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为主,重点讴歌革命英雄。因此模式化、样板化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故事架构等充斥着当时的影坛。而195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电影剧本创作会议和第一届电影艺术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了电影创作中存在的公式化、概念化等反现实主义的倾向问题,②以及政务院在《关于加强电影制片工作的决定》中首提电影艺术应具有“文化娱乐的重大作用”,给了文学改编类影片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机会。伴随鲁迅、巴金等大家的作品搬上银屏,文学名著改编类电影的序幕逐渐拉开,对抗战文学作品也进行了改编,如《白毛女》《新儿女英雄传》等。同时现实题材类影片也应运而生,如《李双双》。此后,被正剧型情节片霸占的中国影坛,逐渐迎来新的生机,小说式、散文式和抒情电影不断涌现,同时突破戏剧影视的思维模式,进入文学思维模式,为电影思维模式做了充分的准备。“十七年电影”的文学性显著增强,电影形态日趋丰富,也为后期戏曲片、儿童片的发展探明了道路。
四、总结
文学改编类影片取文学之精华,去样板之糟粕,增强了电影的文化内涵,丰富了电影形态和类型,重新确立了中国电影的精品意识,为繁荣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形成了一种新颖的影片创作方式,一直为当代所延续。
注释: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名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7.
②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91.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名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桑弧.导演阐述,《祝福》从小说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3]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俞昌宗(1993-),男,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人,河北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