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蕾伃
(江苏开放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13)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以昆曲《牡丹亭》为例
陶蕾伃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 南京 210013)
昆曲艺术是中国古老的民间音乐,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昆曲艺术从社戏走进剧院、从面对面的交流到可以通过多种电子载体承载进行广而远的传播,为昆曲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景象。本文以昆曲《牡丹亭》为例,从当代昆曲艺术的新发展入手,探讨当下昆曲发展变革的动力和机遇。
传播;昆曲;牡丹亭;艺术发展
昆曲乃百戏之祖,发源于十四世纪的中国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改良而遍及全国,自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间为全盛时期。此后出现“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败退,昆曲艺术逐渐走向衰落,其生存空间重新退回到了江南民间。在现代信息化大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艺术一再陷入困境,昆曲艺术自然不能独善其身,面临濒临灭绝的危机。直至2001年,昆曲被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昆曲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了更多受众的认识和理解,昆曲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2004年,白先勇先生对昆曲《牡丹亭》进行整编、排演,引起了轰动,迎来了昆曲发展的新篇章。任何一门艺术都是契合当代社会和人们的需求而发展的,在昆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鼎盛到落寞,到今天再次吸引人们的眼球,与昆曲本身内容的革新是息息相关的。
(一)青春版《牡丹亭》对原著的整合与改编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昆曲的经典剧目。作品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展示了呼唤个性解放,崇尚爱情自由,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该剧详细描述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泯灭,在当时受到了民众的欢迎,尤其是感情受到压抑的女性。随着时间流逝,时代变迁,社会环境在发生改变,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和感受也相差甚远。原版的《牡丹亭》离开了那个时代背景,很难让现代观众理解和接受。因此,青春版《牡丹亭》对原著的改编也是顺势而为,从而适应现代环境,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其改编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炼故事线索,以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为主要线索,讲述了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三个部分。其次,保留了经典的折子戏,删除枝蔓部分,内容得到精减,保留原著的古典精神,满足演出时间,从而满足现代观众的心理需求。如闺塾、惊梦寻梦、写真、拾画等,爱情是永恒的话题,这些经典折子都是现代年轻观众喜欢的剧情,然而一些民俗的典故或唱白,现代观众很难理解,只会显得剧情拖沓。最后,塑造生旦并重的角色。在原著中,由杜丽娘主导故事的发展,而柳梦梅只是作为副线存在,多出现在杜丽娘的梦里。而改编后的《牡丹亭》,加大了柳梦海的戏份,使男女角色并重,增强故事的感染力。青春版《牡丹亭》将青年人定位为主要受众对象,目标明确,在大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轰动。
(二)昆曲引领时尚的社会现象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审美方式的变革,传统艺术日益边缘化,然而昆曲艺术所积淀的文化及其形式却逐渐成为高雅趣味的符号,引领着一种生活的时尚。通过改编的昆曲《牡丹亭》,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接受、喜爱。昆曲艺术走进校园、走进企业,更是出现昆曲演出一票难求的场面。由昆曲演出衍生出的昆曲社团、研讨会、讲座,使大众多渠道了解这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懂昆曲、唱昆曲、聊昆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在消费社会中,时尚对于人们来说,往往表现为一种品味或者趣味。青春版《牡丹亭》将高雅、品味、浪漫等语汇注入到了作品中,使受众体会了浓郁的艺术气息的同时又欣赏了美丽的文化外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带有昆曲元素的产品,如个人写真、影视、饮食等。昆曲艺术生产的意识形态不再是狭隘的,由它所衍生的文化样式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
(一)运用商业化手段发扬昆曲艺术
“商业化其实是艺术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最可靠的手段。”[1]“在大众传媒的冲击下,昆曲艺术受到了冲击,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2]由于现代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原汁原味的昆曲舞台表演艺术很难走进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网络、电视、电影等新兴媒体传达到各家各户。昆曲与大众传媒结合,获得了展示自我的新舞台,给昆曲艺术吸纳更多的观众提供了机会。昆曲艺术是传统的舞台表演艺术,它的魅力需要在舞台上展现,然而在审美方式多元化的今天,舞台艺术逐渐凋零,唤起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觉醒,必须借助现代传播方式以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将昆曲艺术传递到各家各户。如通过网站、广播、影视、手机等媒介,将昆曲唱片、影视昆曲、昆曲相关的讲座、昆曲类的综艺节目等进行传播。昆曲艺术需要在舞台上绽放光芒,然而在这样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仅凭单一的传播渠道,是很难将传统艺术发扬光大的。因此昆曲艺术可以放下“身段”,从一个商品的角度衡量收益,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迎合市场,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二)昆曲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任何一门艺术的创作都是以满足受众审美为目的的。”[3]当昆曲艺术与时代的审美需求相脱离时,艺术自身的发展将遇到瓶颈,这也是昆曲艺术一度低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现代社会,我国受到了欧美流行音乐的严重冲击,崇尚自由受到了年轻一代的拥戴,固守成规的传统艺术一再濒临边缘,迟滞不前。随时经济的快速增长,现代人承受着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压力,轻松娱乐地欣赏文化艺术,成为主流的审美方式。近些年来,昆曲艺术与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走进大众的视野。这种交集的发生,扩大了昆曲艺术的传播途径,同时也提高了其他艺术的品质,共同携手走向国际市场。例如电影艺术,由崔轶轶执导的电影《笛声何处》是一部纪念昆曲艺术诞辰600周年的艺术宣传片,被选为2007年“第十六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电影。该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昆曲故乡千灯镇的悲凄爱情故事,其中的爱恨离愁皆由昆曲缘起,通过《牡丹亭》的经典唱段诉说了主人公的情感、命运。这部小成本的电影与昆曲元素自然融合,提升了电影的内涵,丰富了电影的表现手法,同时也起到了宣传昆曲、宣传苏州古镇的效用。再例如新媒体艺术,2007年上海电子艺术节上的“新视觉电子音乐会”,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昆曲音乐中,给观众带来一场多维立体的音乐会。受众可以欣赏到山水画或中国书法从空中降落,画面的动态完全与昆曲的旋律、节奏、情感相契合。观众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欣赏着这场由传统艺术结合现代科技打造的视听盛宴,使认知昆曲变得更加“简单”。此外,昆曲艺术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使传统艺术有更多机会走进年轻人的视野。例如王力宏的歌曲《在梅边》,融合了京剧昆曲、通俗音乐的唱腔,并将R&B、Rap与昆曲音乐风格相结合,是一首具有新意的流行混搭歌曲,使更多喜爱流行音乐的年轻群体也爱上了昆曲音乐,传唱度颇高。
(三)从基础教育培养昆曲艺术的受众群
昆曲艺术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商业化手段,而受众则是商业运行的核心。传统艺术受众群的老龄化,是阻碍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培养新的受众群成为昆曲艺术发展的重要方面。青春版《牡丹亭》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走进各大高校,与大学生零距离接触,引起了中国大学生对昆曲艺术的热爱,其产生的轰动效应,在昆曲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是一次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继青春版《牡丹亭》现象之后,接踵而来的是昆曲大师们巡游高校进行昆曲艺术的讲座,开设昆曲艺术的选修课程,很多大学校园里还成立了昆曲社团,吸纳了越来越多的昆曲爱好者。受众群的年轻化对昆曲艺术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中小学阶段,还未有大规模的活动或体制让更多中小学生接触昆曲艺术,这方面可以效仿“高雅艺术进校园”。对于传承传统艺术,不仅仅局限于大学生,我们的中小学生也是强大的后备力量。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昆曲艺术走进中小学。通过观看昆曲表演,使中小学生了解昆曲、认识昆曲。
2.开设第二课堂。中小学生可以通过兴趣班学习昆曲艺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第二课堂非常丰富,器乐演奏、声乐、舞蹈、围棋等,但唯独没有戏曲艺术。除了缺少相关的师资外,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学校和家长都缺乏对昆曲的认识。因此昆曲从基础教育就开始被边缘化了。
3.举办中小学昆曲艺术的活动或比赛。例如昆曲艺术表演比赛、昆曲艺术问答比赛等,从而引起社会对昆曲艺术的关注。因此,昆曲艺术的传承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昆曲代表了一种优雅从容的生活态度,所演绎的声腔、思想、题材、语言、人物等无不体现了昆曲艺术的深刻内涵,反映了中国的诗词、舞蹈、古典音乐,它所展现的舞台表演则具有程式性、虚拟性、写意性等美学特征。然而,任何一门艺术,都需要有一定的受众群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传播媒介的发展,受众审美方式的变化,一度辉煌的昆曲艺术遭遇了危机。昆曲艺术本身的“晦涩难懂”,使受众数量下降。白先勇先生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给昆曲艺术带来了第二个春天。青春版《牡丹亭》内容的整合,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走进高校,引起了年轻观众对昆曲艺术的喜爱。昆曲艺术成为年轻受众群对于古老文化的一种快乐的体验,甚至成为时尚的风向标。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昆曲艺术需要运用商业化的手段将自己进行包装,与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自我创新,走进基础教育,不断挖掘和培养昆曲艺术的受众群,让古老的昆曲艺术富有生机地生存和发展下去。
[1]薛瑞芝.从昆曲艺术的新发展探讨传统戏曲变革的时代因素[J].四川戏剧,2015,(6).
[2]陶蕾伃.非遗保护背景下的昆曲艺术与水墨动画的结合——以昆曲水墨动画《双下山》为例[J].戏剧文学,2015,(10).
[3]陶蕾伃.现代音乐自然传播视野下数字影像在昆曲艺术中的表现形式[J].大舞台,2015,(8).
J825
A
1007-0125(2016)10-0010-02
陶蕾伃(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音乐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2013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媒体技术对昆曲传播与发展的影响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3YSD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