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梁 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学生能“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明确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内容为:
文学类文本阅读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4.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5.评价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7.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8.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由上可见,对“语言特点”的考查属于其中第3点。语文能力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而“语言特点”类试题位于鉴赏评价这一层级上,即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能力层级。换句话说,这类试题恰恰体现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它所具备的区分及选拔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下面,笔者对如何解析这类试题进行分析。
【题目汇总】
2021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Ⅱ《石门阵》:
8.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有什么效果?
2021年新高考Ⅱ卷现代文阅读Ⅱ《放猖》《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8.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021年浙江卷现代文阅读(二)《麦子》:
11.赏析文中画线部分比喻、象征手法的艺术效果。
12.小说用多种风格的人物语言塑造了主人公多方面的品格,试作分析。
【题目共性分析】
“语言特点”类试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其设问点相对集中,考生要分层细化知识点,或回归文本深入挖掘其作用。
【知识点细化】
语言风格的知识体系其实多在诗歌中考查,如清新自然、平淡质朴、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细腻缠绵、明快简洁、悲壮慷慨、雄奇豪放、沉郁顿挫等。诗往往是雅语,但口语俚俗也构成一大特色。以2021年浙江卷第12题为例,本题是在聚焦人物语言后要求学生能够品味人物语言特点并将其分类归纳,以深刻体悟人物性格特点。
答案如下:
①质朴的语言,塑造主人公长期守土的坚毅品格,如作品第一自然段中的人物语言。②诗化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品格,如“我们种的是太阳”。③含蓄的语言,塑造主人公大美不言的奉献品格,如“我们是簸箕命”。
【深入挖掘】
以2021年新高考Ⅱ卷第8题为例,针对连用多个“跑”字,聚焦于文本中某一语言现象,深入探究其在人物、主题、环境、情节等方面的作用,这就要求考生耐心回归文本,逐层思考并作答。
答案如下:
①形象地解说了“放猖”的内涵,就是各处乱跑一阵。②连用“跑”字渲染了“放猖”民俗热闹的气氛。③表现孩子对自由自在奔跑的羡慕之情。
简而言之,简析“语言特点”更有明确的考查意义。“咬文嚼字”是感受文本最为重要的步骤,同时具有明确的指向意义。因此,教学中应少一些套路、多一些回归。
1.何为“语言特点”
浙江省一位教研员写道:“在我看来,所有‘不一般的表达’‘不好好说话的’,都可以算‘语言特点’,包括我们熟知的修辞手法,包括句式、用语、语气、语言风格等。‘语言特点’可能是与表达实际效果关联最密切的表达特征,即它总是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而体现出在语言‘形式’上的不同。”
从中不难得出,语言特点题不等同于手法或修辞题,甚至不能与原有的赏析题或艺术效果题等同视之。应该说,凡是有利于传递作者思想情感的特殊的语言表现方式都属于“语言特点”的思考范畴。如果一定要为它划出一个范围的话,应包括:修辞、手法、句式(排比、反复、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整散句、对仗句等)、用语(修饰词、连词、语气词等)、语气、风格……
2.为何考查“语言特点”
(1)更能真实地体现赏析能力
2018年浙江卷现代文阅读《汴京的星河》中考查了这样一道题:“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有考生反映:“散文是读得懂的,但是题不知道该怎么答。”“‘语言特点’这类题目除了答修辞还能答什么呢?”也有考生说:“老师教的答题套路、平时积累的模板基本用不上了。用副词‘果有’‘真个’,用‘你看’‘你抬头’表现急切兴奋心情,这真的答不出,很无奈。”
2019年浙江卷现代文阅读《呼兰河传(节选)》仍延续了这一考查点: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画线部分呈现】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棂,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棂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答案】
①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②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③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④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回归原文阅读可发现:“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两个句子中,“跑”“彼此招呼着”“蒙住”这些选用的动词将黄瓜秧拟人化,其实质就是在表达生长快速这一特点。
在句式上首尾两段的语言还是对细节的描述,而中间段落是直叙的语言,节奏明显加快,所以句式较短促,这与前后描述细节的长句形成鲜明对比,不过无论长短也仍然是极尽表现其生长迅速的状态。
心细的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发现“了”字共出现了十一次,这与2018年的高考题中“十个一”的问题暗合,“了”在英语中相当于表示过去完成时,作者之所以选用十一个“了”,是不断地在强调生长已达到的状态。
作家在写作过程中都有个体的叙事语气语调的特点,我们在小说中称其为口吻和人称。而在这篇散文中,为了表现“我”这样一个小孩子眼中所见的黄瓜秧快速生长的状态,自然语气有了一丝惊讶、一丝喜悦,这种语气的使用完全是由“我”的身份决定的。
就答案的整体构成来说,考生比较容易把握的是①②两点。前者是修辞手法,后者是句式特征,在平常的训练中有较多的了解。但是能明确感知“‘了’字”句、“语调轻快”这两点并能在答案中将其阐明的考生恐怕少之又少。
总而言之,文学作品无法套路,不能死记硬背或套用某种答题模式,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恰恰是文章表达的“不一般”之处,并且能理解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呈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回归文字本身和上下文语境,凭借个体的独特感受能力,就不容易失分。
(2)避免套路化、僵化的教学模式
有教师反映,这类题根本没法教,文学类文本的考查从命题到答案的设置越来越“偏”,教的知识无用武之地,不知道该怎么教。
“语言特点”题的设置更接近“表达实际”。所有“不一般”的表达都具有“不一般”的思想内容、艺术效果。这种“不一般”的表达方式没有定数,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情境而变化。而所谓的“修辞手法”“艺术手法”则是我们为了方便理解而概括出来的,相对固化、有限制性。这也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少一些“唯手熟尔”式的操练,少一些答题套路模式;多一些深入解读文本,多一些个性化的独立思考。
1.命题方式溯源
“语言特点”题无论是细化知识点还是深入挖掘,都有其逐渐发展的过程,以浙江卷为例:2020年第10题“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与2019年第10题“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题型相似,延续了2018年的命题方式,但问题显然更为宽泛。2018年第10题“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首次出现了“语言特点”这样的命题术语,并将其与某种“情绪”相关联。事实上,考查“语言特点”类题已在此前有所体现。2016年浙江卷现代文阅读第12题“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就是把“语言特点”与“思想内容”直接挂钩,其背后的含义是:不同的语言特点必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2.题型设置的特点
直接问法:简析……语言特点。
间接问法:语言特点+情绪;语言特点+艺术效果;语言特点+作用。
审题及答题过程:阅读语段+特点圈划+分层分点+术语分析。
考查“语言特点”已成为高考语文试题的一种趋势,因为它有一定区分度,也能提升考生语文核心素养。僵化教条、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显然已不适应当下的实际情况,那么我们在教学当中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呢?
文学作品考查从命题到答案设置可能会越来越靠近“真实的表达”,会逐渐淡化或脱离一些“人为的”“僵硬的”模式、套路。这需要教师在平常的现代文教学环节中加入更为重要的一环:深入赏析、个性解读。可采取方式如下:
1.感悟个性化语言
语言一旦构成特点,即成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有其特殊的内涵和效果,背后受作者的情感思绪支配(这一点与诗歌是一脉相承的),这是文学艺术的魅力所在,也是阅读的困难所在,这类个性化语言就需要多感悟、多积累、多体验。如散文中大量含意丰富值得品味的句子:
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老舍《想北平》)
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韩少功《我心归去》)
前者不但要关注上下文,还要感受在情感支配下作者所选取的意象:“城墙”“酸枣”。前面加上定语“老”“红”,意象鲜明,情感上的酸楚、酝酿之长久深厚则显露无疑。后者同样要关注语境,这样“金麦穗”“赶车谣”的象征含义才能得以凸显。
这类有特点的语言正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点”,文学作品语言的丰富性、创造性,决定了这种“考点”往往没有逻辑可言,“备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真正提升阅读能力。
2.感知鲜明化语言
如2016年4月浙江省学考语文试题第19题就是非常典型的“对比类”题目: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19题。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节选自老舍《想北平》)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起这么深浓的情绪?再一思索,实在很浅显: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譬如亲密的家人在那里,知心的朋友在那里,怎得不恋恋?怎得不怀念?但是仅仅为了爱故乡么?不是的,不过在故乡的几个人把我们牵系着罢了。若无所牵系,更何所恋念?像我现在,偶然被藕与莼菜所牵系,所以就怀念起故乡来了。
(节选自叶圣陶《藕与莼菜》)
19.简析两篇选文的语言表达技巧。
(1)《想北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藕与莼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阅读相似或相关文本,实质就是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老舍的文本就用了“不是……而是”句式,否定与肯定的对比,突出故乡与心灵的黏合;用长句细致描写“我”所爱的北平与“我”内心相黏合的状态。而叶文则是运用设问和反问,吸引读者注意,增强效果;同时多用短句,将怀念故乡的原因清晰明了地表达出来,引起共鸣。
换言之,“语言特点”的感悟其实就是对语言的审美,对比鲜明则其所要表达的含义就显而易见了。
1.变式提问,以变应变
在语文学习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呈现更多的是“案例”,而不是“知识体系”,即常常会是“相似相近相类推断”,而较难构成“因果”“科学”的推理。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多研究,以变应变,在提问上向高考题型靠拢,以锻炼学生审题应变能力,提升其语言鉴赏能力。
如教学《想北平》时可做变式提问:
作者的“喜爱”之情在文中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
试题对应的原文如下: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就语言来说,作者选用大量褒义词,写出了平和宁静、物美价廉的生活环境;就写法来说,运用对比,突出生活的便捷和惬意;就语气来说,自然而多用口语,如话家常般有感染力。
2.置换身份,尝试命题
教师不妨引领学生在理解文意及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命题,并以命题者的身份拟定答案。如复习语言特点题时,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文本命题,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
或许可以这样说,学生命题本身就是引导其用命题者的目光看待文本,可逐渐走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境界。
变化无穷的真实表达情境,可能会因为诸如“修辞”等固有观念而变得“概念化”。回归“语言特点”,就是重拾对语言文本应有的多样性、丰富性的感受。语言特点分析固然有句式、用语、语气、风格等比较常见的角度,但“不一样的语言表达”无尽丰富,也有助于接近真实的赏析:文学讲求个性与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