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洋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136)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三全育人”理念,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遵循。其中, “全员育人”理念彻底打破了以往育人主体的传统思维框架,最大限度地拓宽了育人责任主体的范畴,科学回答了“谁”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问题。 “全员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一环,为实现“三全育人”提供重要保障和强大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召开多次重要会议,出台多项重要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多次重要讲话,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重大部署,其中蕴含着“三全育人”的理念,以及党中央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坚决态度。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1]。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3]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并将“十育人”作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和“三全育人”的重要路径。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明确了四大育人主体,体现了“全员育人”的理念。2020年,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的出台,再一次突出了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的关键作用。
为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并在全国遴选了两批改革试点高校。这是教育部首个以“三全育人”为建设目标而制定的文件,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在全国高校的全面铺开提供了指导意见和工作遵循。与之相配套的, 《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 《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对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研究生导师、辅导员等育人主体提出了明确的立德树人要求,为育人主体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如何发挥作用明确了路径。
从党中央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到, “三全育人”理念是贯穿始终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已然成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更是重要路径。
“全员育人”是“三全育人”的工作主体和责任主体,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保障,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力量。
所谓“全员”,从广义上说,是指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学生都是育人主体,都肩负育人之责,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重要构成。从狭义上说,就是指高校内部包括思政课教师、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党务工作队伍、管理服务队伍等在内的全体教职工,都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本职岗位,强化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本文以高校为对象,探讨的是狭义层面的“全员育人”。
“三全育人”体现的是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有机结合。其中,全过程体现的是时间,其内在蕴含着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客观要求;全方位体现的是空间,主要指育人的方式方法或者路径,其实现既离不开全员的积极参与,又需要按照全过程育人的要求,探索不同的育人方式;全员体现的是育人主体,是推进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人力基础和组织保障。三者有机联系,密不可分,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只有三者有机协同,形成体系化系统化运作,才能构建起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教育整体,才能发挥育人的最大效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根本性、战略性认识不断深化,推进“三全育人”的魄力不断加强,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但是,高校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全员育人”还没有成为高校全体教职工的普遍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严重阻碍了“三全育人”格局的形成。
一些高校党的全面领导不够,没有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于“三全育人”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片面追求量化指标性成果。有的高校顶层设计不够,存在专业教学、教学管理、学生工作“各自为战”的割裂现状,没有充分调动一切教育教学资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汇聚育人合力。即使是一些在“三全育人”方面做的好的高校,也存在育人能力上的不足,难以破解思政课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处于单打独斗困境的难题, “课程育人”中以知识教育为主、难以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难题,网络时代传统育人主体权威弱化、思政教育亲和力感染力不强的难题等。
一些高校育人主体思想认识不够深刻、站位不高、责任不清、工作界限不明,不同的育人主体作用发挥失衡。有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大,职责界限不分明,被日常事务性工作所累而无暇静心思考工作,育人能力和质量有待提升;班主任队伍建设不够规范,没有明确的考核评价体系,作用发挥不够,有的班主任甚至不清楚职责所在;一些专业教师将自身置于思政工作之外,将教书和育人相分离,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重科研轻教学,个别教师甚至不能以德修身,给学生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一些管理干部和教辅人员没有将岗位职责与德育工作有机融合,甚至不清楚德育工作才是自己最大的职责;家庭教育缺位,一些家长较少参与德育工作,要求学校来承担教育孩子的全部责任。
一些高校缺乏行之有效的育人评价标准,更没有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例如,在本科教育教学中,没有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指标;在学科评估中,没有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在经费使用绩效评价中,没有加大对教育教学的支持力度;在教师评价中,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落实得不够,对教育教学实际的考量不够;在科研评价中,依然存在过分重视大项目、大平台、大奖项等量化指标,而忽视教师的学术贡献、社会贡献和支撑人才培养的情况;在学生评价中,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倾向没有彻底改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科学成才观尚未树牢。这些问题使得育人主体缺少了刚性约束,其主动参与全员育人的自觉性积极性也必然受到影响。
推进 “三全育人”框架下的 “全员育人”,就是要求各育人主体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发掘各自群体、各自岗位的思政育人元素,明确育人职责,激活育人能力,形成协同育人效应,确保全员育人同向发力、同向同行。
思政课教师育人的主舞台就是思政课。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等文件为思政课教师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和思政课的关键作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思政课教师要把讲好思政课作为首要岗位职责,紧紧抓住思政课这一关键课程,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坚持“六要”标准,真正做到信念坚定、学识渊博、功底深厚、知行合一;要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八个相统一”,推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突出科教融合,以教改项目为载体,深入研究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破解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回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作用和思政课在课程育人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精品公开课等方式,为其他专业课程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总结经验、提供借鉴。
专业课教师育人的最主要路径就是专业课程。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专业课教师承担育人责任、借助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供了方法论。专业课教师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将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深度提炼各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资源,形成课程思政的思想共识;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进一步拓宽课程思政方法路径,将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作为衡量自身育人能力和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指标。作为专业课教师中的导师群体,要以研究生导师制为基础,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 《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落实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用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教育和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学术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成长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团学干部、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等。其中,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4]《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九大工作职责,凸显了辅导员的育人责任之重和作用之大。辅导员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升育人能力和质量上;要搭建多元化的育人平台,创新育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构建家校互联平台,将思想引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要切实提升专业素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提升素质能力和育人水平。班主任要提升自身角色定位,自觉地承担起育人责任,不要把担任班主任的经历作为职称评定、干部选拔的筹码,真正扎根到学生中去,使班主任真正成为全员育人的关键一环;要拓宽育人舞台,把育人的触角从课上延伸到课下,将工作重心从知识传授转移到关注学生身心成长上来,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团学干部要立足本职岗位,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舞台,让学生在实践养成与文化浸润中启迪心灵,涵养品行;要推动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载体作用,架起学校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始终。心理健康指导教师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改变心理健康教育边缘化的局面,在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中发挥主体作用,建立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
从广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高校党务工作者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自觉担负起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不忘育人初心,践行育人使命;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政治核心作用,重点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开展“校园先锋工程”,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素质;要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培育和建设一批党建工作标杆、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使其成为“全员育人”的领头羊和排头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正是对高校管理服务队伍提出的任务和要求。高校管理服务队伍要切实把工作置于育人之中,明确管理服务工作也是育人工作,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真正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和责任。管理人员要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将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将育人功能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切实维护师生合法权益,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服务人员要认真梳理后勤保障、图书资料、医疗卫生、安全保卫等各类服务岗位所承载的育人功能,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服务意识,提升供给能力,充分满足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构建绿色校园、平安校园、节约校园、智慧校园,打造温馨和谐的育人空间。
除了上述高校思政工作实施主体之外,学生作为思政工作的对象,同时也是思政工作的主体。要增强思政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强化思想引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没有比学生自己更了解自己的群体。因此,在凝聚“全员育人”合力的过程中,学生群体是不容忽视的,也是不可或缺的育人主体,而朋辈教育就是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要发挥优秀校友的传帮带作用,聘请优秀校友担任学生成长导师,分享就业创业经验和社会资源,通过其亲身经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爱校荣校之心和奉献祖国之志;要在优秀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中选拔一批朋辈导师,与低年级学生结成对子,通过开展深受学生喜爱的朋辈活动,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业帮助、生活帮扶和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在朋辈相携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各高校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全面统筹各方面、全领域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全面激发各类育人岗位的育人活力,深化全员“三全育人”的理念,引导教职工真正把工作重点放在立德树人上,把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用实际行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健全全员理论学习制度,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育人初心,引领育才使命,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使广大教职工自觉用“四个意识”导航,用 “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5],真正形成全员合力育人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思政工作作为事业发展的生命线。要强化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分工负责、各部门常态协作育人机制。要成立健全高校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思政工作的督导考核,将思政工作情况纳入“双一流”建设、教学科研评估范围,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考核以及教职工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要加强育人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党务工作人员等全员育人队伍,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科带头人、党员骨干等关键少数的主导作用,提升其在育人群体中的引领力和话语权。要建立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类型岗位的育人工作标准和规范,实现人人知晓育人职责、时时践行育人使命、处处彰显育人效果。
各高校要加强对思政工作的政策扶持力度,设立思政工作专项经费,加大对各项育人项目的经费投入,确保政策导向向育人环节倾斜、有效资源向育人环节聚焦、教师精力向育人环节发力。要按相关文件要求,核准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党务工作干部编制,严格落实“双线晋升”和职称评聘“三单”政策。要健全思政工作质量评价机制,把评估的落脚点放在育人效果上,注重激励与约束并重,把立德树人评价结果作为人才引进、职称评定、职务晋级、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等的重要依据,让育人链条动起来,让育人能量活起来,让育人优进劣出机制运转起来。要建立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师德师风专项考核评价制度,培树师德师风典型,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完善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等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切实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