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工薪阶层焦虑情绪产生原因和对策

2021-12-27 00:34杨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工薪阶层焦虑情绪企业员工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历经武汉“封城”,全国抗疫,直至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很多企业也因为新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改变了工作方式,探究远程居家办公人员焦虑情绪的产生和变化原因,运用心理学的理论进行分析,为企业制定常态化防控下心理应对提供了依据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焦虑情绪;工薪阶层;企业员工;对策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19年底爆发以来,引发了心理学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同个体和群体心理层面的研究。一些专业期刊中,已经有心理学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下普通民众焦虑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1。还有一些心理学家通过“涟漪效应”和“心理台风眼效应”等理论对不同程度新冠肺炎疫情地区民众在风险认知和焦虑情绪情况和受影响幅度分布状况和趋势进行了解释2。

中国内地工薪阶层群体的压力一直处于高压状态之下,据2012年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的调查显示:中国内地上班族在过去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上海、北京分别以80%、67%排在城市的前列3。作为普通民众中包含的工薪阶层这类特定群体,他们在新冠肺炎疫情后承担着国家经济复苏,协助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任。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至今,针对工薪阶层群体焦虑产生、变化原因的调查与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主要探讨工薪阶层群体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和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焦虑情绪产生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差异,同时为企业制定常态化防控下心理应对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焦虑情绪对工作、生活的影响

焦虑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一种与情绪关系紧密相关的变量。通常认为焦虑是产生于个体的预期不能达到或者受到的威胁不能及时克服,使自信心与自尊心受到受挫,或使内疚感和失败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焦虑、担心、害怕是人们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最为典型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的出现会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引发诸多不良后果,导致免疫力下降,攻击性行为增加等,不利于人们正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处理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至今,科学界已经达成未来将“与病毒共存”的共识。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好新冠肺炎疫情下负面情绪的问题,对经济重启,生活回归正常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

本文从时间维度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工薪阶层的焦虑心理的起因和变化进行分析。

工薪阶层焦虑情绪产生和变化过程,同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三个阶段高度重合,也表现为三个阶段:

1、新冠肺炎疫情开始阶段的3个月内,工薪阶层群体所表现的心态与普通民众没有显著差异,关注的主要焦点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情况。工薪阶层与普通民众关注的不同在于作为家里的经济支柱,更关心行业和企业受到的疫情冲击,权衡复工复产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健康的冲突,以及来自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进而承担更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当社会稳定时,不同个体处于五个层次中不同的位置,但是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群体之间的结构是稳定和平衡的。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社会体系中的每个个体都或多或少的在生理需求层次失去了健康的保证,在安全需求层次失去了生活稳定的可能,增加了疾病威胁的可能。社交也不像原来那么正常,尊重的需求也被淡化。整个需求层次在同一时间被打破,造成了身处社会中的很多个体的恐慌,带来更普遍和更高的负面情绪。

新冠肺炎疫情开始阶段,人们的生活情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个别地区封城、很多地区的小区也采取封闭化管理,为防止疫情扩散而限制人们的出行。来自官方的、社会的和个体之间的各种关于疫情的消息扑面而来。其中还有一些谣言散布,困扰着民众的判断。当社会因素中一个或几个发生改变,将导致人类判断和决策的变化,特别是当这种变化的因素是以前从未发生,难以预测的时候,人类可能会失去判断能力,产生由情境变化带来的恐慌。作为工薪阶层群体,除此以外更关心自己的企业以及同行业企业的动态,包括经营情况、公司复工安排、人员调整、工资调整等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从这些问题的结果中判断自己所在公司的形势。当这些问题的答案总是未知时,将扩大工薪阶层群体的负面影响。

2、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可控阶段,大多数企业均宣布采取远程居家办公的方式复工复产。

远程居家办公的方式确实能够解决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工作开展,但随之也会使工薪阶层群体在工作中产生新的问题。由于情境变化的改变,员工表现出对新工作方式不适应、对工作内容的安排不适应和家庭与工作时间难以协调等各种问题,从而带来的焦虑。此阶段焦虑情绪的产生可以依赖于特定的理论解释机制。

(1)个人-环境匹配理论

“人与环境之间的兼容性,它常发生在至少有一方的供给满足了另一方的需求;或双方具有相似的基本特性;或二者皆有”4。而“匹配”又分为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两个概5。一致性匹配是指个体与其所在环境的特征一致时所达成的匹配;互补性匹配是指个体和环境的相关特征相互弥补,进而形成了良好的匹配5。通过一些研究者的观察发现,远程居家办公模糊了工作和家庭的界限。由于夫妻同为双职工的情况在中国具有普遍性,夫妻双方家庭事务和工作都发生在同一个空间内,工作和家庭事务互相干扰,夫妻双方的工作之间互相干扰的现象较为普遍,由此产生的矛盾增加。远程居家办公模糊了工作时间范围的边界,大量的沟通需要借助视频电话、电话和电子邮件等工具,固定的工作时间范围被打破,而且受到不能当面交流带来的效率降低,增加了整體的沟通成本,使劳动时间大幅增加。远程居家办公改变了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一些企业员工由于工作性质和内容的改变,角色发生了转换,承担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任务。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招聘需求降低,从事招聘工作的员工被分配到从事行政方面的工作。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工作环境的改变是突发的,但是环境的变化导致工作的供给很难满足个体的需求。

个人-环境匹配可以产生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影响员工的绩效、幸福感、精神健康和工作复杂程度,还会减轻个体压力。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带来环境的改变,在交换、处理和摩擦中,一些员工会主动的适应工作任务,改善工作关系,完成工作重塑,进而提高自身与环境的匹配程度,但并非所有的员工都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自己匹配环境的能力,使他们更容易筋疲力尽和感到焦虑。

(2)期望理论。

在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中,每个员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事专业化的工作,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体现着比其他岗位员工在同领域上专业上的绝对优势,集中各个员工、部门的合力,为企业创造了最优的价值。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以后,员工的整体付出较正常时期的投入更高,但是受到疫情的影响,除个别企业外,众多的企业经营状况呈现出下降的情况。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整体投入提高,但是经济总量下降,投入与产出成负相关,努力-回报失衡,期望得不到满足。对于工作群体势必引起不满产生烦躁、担忧等心理活动。

(3)工作动机理论。

工作动机是一种心理状态,指的是一系列激发与工作绩效相关的行为,并决定这些行为的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内部与外部力量。主要有三个成分值得注意。第一,方向,决定了我们要在那些方面付诸努力。第二,强度,意味着我们有能力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努力程度。第三,持续性,反映了动机跨时间的持续性6。正常的劳动力雇佣情境中,动机的每个维度都与组织和个人紧密相关。正常情况下,员工有选择将精力投入的方向,控制在一个活动中投入精力的多少,和确保精力保持的时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下进行远程居家办公,以上三个维度都不由得员工进行选择和控制。长期的超强度劳动会抑制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我激励。

在正常情况下,当员工的期望、工作回报、绩效不能被满足时,通常会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工作机会出现的可能微乎其微,即使有新的工作机会,同一岗位竞争者的人数也超过正常时期。所以员工为了维护雇佣关系,也会忍受企业在时间、精力上的占用,而选择继续为企业工作,长期也会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变化。

3、防疫进入常态化时期。这个阶段的企业有的恢复了传统的工作模式,有的依旧采取居家办公的方式。但无论是否采取何种模式,由灾难涟漪效应引起的社会心理性应激反应,即灾难引发的群体消极情绪、失控行为等,在这个阶段逐步被释放出来。这会导致更为严重的问题出现,比如价值衰落、反社会行为、集群倾向等,都会影响到国家稳定和民生问题7。

由新冠肺炎疫情可控阶段向防疫常态化时期出现的格局转变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危机特点发生转变。人们在这一阶段对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经济衰退更为忧虑。大量的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扩大了既有的不平等,弱势群体、脆弱人群的死亡率更高,受到失业、收入损失、经济困难等负面影响更大8.

(2)家庭关系发生转变。家庭关系对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调节作用。家庭是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不仅能够帮助个体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提供了重要的情感能量。

(3)社会心理发生转变。根据法国BFM电视台的报道,2021年5-7月份被遗弃的宠物数量达到1.13万只,比新冠肺炎疫情钱的2019年同期增加7%。人们在禁足期间购买宠物排解寂寞,现在却将它们抛弃9。体现出后疫情期间社会心理有所失衡。

(4)消费观念发生转变。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时各地出现对食品、日用品的防御性囤积,到疫情得以控制后的报复性消费,至防疫进入常态化时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影响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变得更加的理性和节制,而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带来的经济发展,也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

总的来看,诸多理论和模型都能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企业员工的焦虑的产生和变化情况进行合理的解释,但目前研究中,单一的理论解释新冠肺炎疫情下产生的焦虑情绪还存在一定的局限。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范围内还在发展、变化,现有的方法能否对未来产生的新问题进行有效解释还需要探讨;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员工的心理问题也包括愤怒、自卑、仇恨等应激方面的心理障碍,需要结合不同领域的理论去应用和分析,如社会学、行为经济学等都是密不可分的。

三、疫情常态化对工薪阶层心理建设策略

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的工薪阶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造成的生活影响和心理影响是广泛的,不少的工薪阶层在这个时间段工作上都产生了变化。所以,协助企业员工调整好心态,正确看待疫情带来的变化,抵抗消极情绪,是每个企业都将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增加的能力,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关注。

1、企业层面:防疫抗疫不仅是国家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企业作为经济恢复的主要力量也要积极参与,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降低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的身心性结构紧张的负面效应。有以下几点需要企业提前进行准备,在突发情况下能够拿出一套有效的对策。

(1)关注疫情期间家庭发生过重大变故的员工,特别是生活环境和家庭角色发生变化的,如亲人身故,离婚、结婚及生育等,都是值得企业重点监测的对象。疫情期间员工本身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就很脆弱,受到一定打击、刺激后难免会加剧产生心理变化。企业在第一时间得知变故发生后,要及时了解这些员情况,马上进行心理辅导,并定期主动询问,及时在心理上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密切的关注。

(2)对那些平时情绪相对稳定的员工,可以通过关注他們发的朋友圈的内容来辨别他们近期的情绪状况。一些员工面对企业负责人询问和调查时表达出“没问题”,但是员工私下之间会对企业的制度、待遇等进行抱怨等情况。平日企业负责员工心理建设的负责人也要经常与员工聊天,通过员工之间的情况反应,了解员工的真实思想、生活状况。同时也要建立一条单独的通道,以方便员工能够随时向上传递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

(3)突然向企业相关人员询问如何进行医药费报销方面的政策,要特别关注,很有可能该员工即将会发生某种疾病,导致心理产生变化,给企业带来意外的后果。

(4)企业也要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 沟通成本。在工作中也给予员工一些自由度,让员工能够在不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结果的前提下,给予员工一定的灵活性。

(5)在疫情期间,员工同样背负很大的压力,此时企业不应该对员工的要求过高,要帮助他们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遇到工作上的一些瑕疵和失误也尽量采取一些鼓励的方式对待。

(6)企业也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測试题目,让所有员工参与,对员工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总之,企业的负责人员要善于观察员工的情绪变化现象,识别现象产生的原因,做好预判,合理的进行心理干预。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企业的冲击,原有的许多制度和秩序都被打破,此时企业更应该为员工提供健康和心理方面的指导,保持员工的动力。

2、家庭层面:研究证明,家庭提供了危机期间重要的社会支持,来自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支持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帮助层面,还体现在心理层面。疫情期间家庭关系的改善能够有效帮助人民缓解面对疫情是的焦虑、担忧与害怕,有助于人们的心理舒适(张春泥,周洁,2021)。

有效调动员工所在家庭的力量,要从了解员工家庭的结构入手,制定能够符合家庭成员的一些活动,如有孩子的家庭,可以适时以孩子为中心,为家庭提供一些亲自的课程或者游乐活动的门票;对有老人的家庭,针对不同的老人爱好,提供一些植物、编织,书法学习等礼品,使老人摆脱对手机、电视的依赖;夫妻双方提供健身卡等形式,使家庭成员之间增加相互融入,保持相互珍惜,互相倾诉促成理解,保持心理健康。

3、员工个人层面:如果员工能够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在疫情期间有效的保持心理健康。企业的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可以针对员工制作一些防止、缓解焦虑情绪的指导手册,下发给员工学习、参考。

定期对自我的心理状态进行检视,是一种比较有效判断自己是否存在焦虑情绪的方法。回顾近期是否容易出现急躁、失眠、心慌憋气、头疼、麻木等身体表现,工作的注意力下降,无法完成一些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如果有上述身体反应,首先要做全方位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以便找到身体不适的原因。如果检查一切正常,就要考虑是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员工在判断确实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后,首先要坦然的接纳,然后积极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心理出现问题的初期,一般可以通过情绪调节的方式减轻焦虑、抑郁等疾病。情绪调节是指个体通过改变自身情绪体验的强度、持续时间和品质来改变情绪反应。10

员工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时,可以先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使用一些减压技术,如现在比较流行的“正念冥想”和“自我关怀”对注意力、感觉能力有意识的进行调节。如果通过自己的能力调节感觉效果不明显时,也可以向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必要时可以前往心理专科门诊或医院接受治疗。

四、总结与展望

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企业员工的的心理调整需要一个过程,但是企业不能迟缓,有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个阶段,国家、城市、社区颁布的各项法规法令为依据,及时制定和规范企业针对员工的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防范与化解好疫情带给员工的负面效应。

国内已经有学者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工作、家庭关系对负面情绪的性别差异研究中得出了女性要比男性承担了更大的压力11。而本次研究仅针对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工薪阶层企业员工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但并未针对员工性别层面的差异进行探究。不同性别、年龄、学历专业的员工对工作带来的压力的调节能力,由此制定不同的心理应对策略,是未来我们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甄瑞,周宵.(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普通民众焦虑的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杭州),2020.2:99-107

2、温芳芳 ,马书瀚 ,叶含雪等.(2020). "涟漪效应"与"心理台风眼效应":不同程度COVID-19疫情地区民众风险认知与焦虑的双视角检验[J].心理学报,2020. 52(9) :1087-1104

3、国勇.(2010). 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家压力全球最高[N].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 (5) :87-87

4、Kristof-Brown,A.L. (1996).Person-organization fit: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its conceptualizations, measurement, and implications. Personnel Psychology, 49(1), 1-49.

5、Muchinsky, P.M.,& Monahan, C.J. (1987). What is person-environment congruence? Supplementary versus complementary models of fi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1(3), 268-277

6、Paul M. Muchinsky, 心理学与工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0版,2014.239-239

7、许燕. (2020). 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心里应对[J].心理与行为研究,2020. 18(6): 724-726.

8、Qian, Y., and Fan, W.. Who Loses Income During the COVID-9 Outbreak? Evidence from China[J]. 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2020, 68(8)

9、赵风英. 解封后法国大量宠物被遗弃[N].环球时报,2021-08-03.

10、Cross, J.J., &Thompson, R.A.(2007).Emotion regulation: Conceptual foundations. In J.J. Gross(Ed.),Handbook of emotion regulation(pp.3-24).New York: Guilford Press

11、张春泥 ,周洁 .(2021).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工作、家庭关系及其对负面情绪影响的性别差异[J].妇女研究论丛, 2021.第2期:40-52

作者简介:杨艳(1981-)女,回族,北京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企业人力资源体系搭建、流程化管理、员工发展等工作及研究。

猜你喜欢
工薪阶层焦虑情绪企业员工
英议员只有7%来自工薪阶层
工薪阶层三口之家综合理财规划
ABC情绪理论下一例高三女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
员工行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新形势下企业员工思想状况调查研究
新入园幼儿适应性问题分析
发挥网络优势 做好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新时期企业员工执行力培训策略探讨
高中英语学困生英语学习焦虑研究
围术期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性功能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