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邦 时少坤
摘要:基于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并有效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当前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针对性的总结了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互动探究,分析问题→交流归纳,解决问题→总结评价,整理反思”的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开发流程。
关键词:问题驱动式教学、驱动性问题、问题解决、中学化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课程改革的主旨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其化学课程总目标是全面发展化学核心素养。[1]基于发展学生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该版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真实地表现机会”。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创设真实且具体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可见,用问题进行的教学是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的,是符合当前新课改背景的。
一、我国目前化学课堂问题教学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开始利用问题驱动模式来进行教学,但是大部分化学教师在“问题”的认识和实践上还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偏差:
①课堂提问过多,忽视学生的思考空间
部分教师曲解了问题驱动式教学,只是在课堂上大量的向学生提问,既不注重提问时机也不注重提问方式。大量的问题减少了学生的思考时间,一方面降低了学生的思考质量,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降低了教学效率。
②实行题海战术,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
部分教师将问题驱动式教学视为做题教学,企图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就是题海战术。题海战术只能让学生在在大量反复的机械训练中熟悉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长期的机械训练还会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产生厌倦情绪。
③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对过程的反思
部分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过分关注解题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缺乏对过程的有效监控和评价。问题驱动式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同时也要关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表现,评价时既要有对结果的评价也要有对过程的评价。
④将设问视为口头回答
设问过程是不同于教师提问然后学生回答的教学过程,其设计问题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身不断的思考来得到最后的答案,其意图是教会学生进行思考。教师设问后学生的答题方式包括纸笔计算、实验探究、资料查阅等方式,并不局限于口头回答。
⑤将设问视为评价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通过设问的方式评价学生的阶段性学习,但是部分教师将设问当作评价学生。教师要是把设问当成评价学生的方式,那学生作答就处于被动评价的地位,不仅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还将学生引入学习的首要目标仅仅是回答问题的错误目标上,这样的设问会降低教学效率。
⑥设问思维容量低,忽视学生发展空间
在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设问需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部分教师设问的方式过于简单且思维量极低,只是问学生一些是非问题例如“对不对”和“是不是”,这类问题不仅发挥不到设问的意义,也影响课堂的积极性从而影响课堂效率。
二、“问题驱动式教学”基本概述
1 “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含义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是指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计好该堂课相关知识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借助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解决问题,从而在问题的思考中掌握相关学习知识,并促进学生对该知识学科的学习兴趣。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生对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1]
2 “驱动型问题”的设计原则
问题驱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扎实的掌握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核心就是驱动性问题设计,设计的驱动性问题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环节的开展,设计不合理的驱动性问题将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影响学生该堂课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最终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程度。因此,一个良好的驱动性问题在设计时要符合一些基本原则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①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是指驱动性问题需要满足适时、适量、适度三个要求。教师需要提前明确问题在课堂上的作用,不同的问题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设问地方和设问时间也不尽相同。设计的问题需要适量,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度是指问题的难度适中,难度适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②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主体性原则要求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也必须以学生为主体[2]。因此,问题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设问既然起始于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设计的问题要源于学生感兴趣的、身边熟悉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如此才能使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实现学生的发展。
③探究性原则
探究性原则是指设计的驱动性问题要具有探究价值,要求提出的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设问后,问题能够最大程度激活学生的思维,带动学生主动独立探究或者小组探究完成课堂教学的探究任务,以實现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情体验和感知参与,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④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之间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设计的问题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的问题组形式、递进关系的问题链形式、互补关系的问题环的形式等。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每节课问题的逻辑顺序,维持问题的系统性,使得课堂上的问题能够合理搭配且层层递进,从而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思维。
⑤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在每个章节内容到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一定的研究型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或者合作探究。相比于日常的封闭性问题,开放能问题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发
1 问题驱动式教学的设计准备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核心价值。驱动性问题的目的就是要在课堂中激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发展。上述已经讨论了一个良好的驱动性问题所必备的的特点,为了实现一个良好的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教师需要做精心的教学设计准备。
1.1 教学内容认知分析
驱动性问题设计的核心就是分析教学内容的认知功能,等同于教材分析。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教材、课程标准、教师参考用书等资料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具体知识及其对应知识点学生需要掌握的程度,分析教学内容的认知功能包括教育价值、应用价值、学生发展价值等方面[3]。
1.2 学生已有知识的认识分析
驱动性问题的设计需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前需要具体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等同于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包括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可以通过练习、问卷、访谈等方式探查学生的已有的认知情况。
1.3设计或选择认知性问题
驱动性问题应该源于教师在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情况后,预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或者可能遇到出现的问题而精心设计的真实问题。驱动性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能驱动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对学生具有启发性。
1.4问题的本体分析和教学分析
教师在设计或选择认知性问题后需要做进一步的本体分析和教学分析,根据本体分析和教学分析后才能设计出一个良好的驱动性问题[4]。问题的本体分析是指分析问题本身的结构和水平,从而更好的认识问题与学生、教学、学生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教学分析是指分析问题的教学价值,包括问题是否可行、是否可以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否能使学生发展知识技能等。
1.5 驱动性问题的生成分析
驱动性问题往往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驱动性问题需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驱动整个课堂的进行,因此很多学者认为驱动性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或者是一条问题链。将复杂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拆解细小的“子问题”,将这一些列“子问题”按一定系统或者逻辑组合成就熬复杂的问题或者问题链时就是驱动性问题的生成过程。驱动性问题生成的核心就是对问题的拆分,拆分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是考虑拆解成的“子问题”的逻辑和结构,;另一方面是考虑学生的已有认知情况包括已有的知识技能和已有的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以上考虑就可以确定“子问题”,然后将“子问题”按一定的逻辑和结构进行组装,就得到驱动性问题。
1.6 驱动式问题的教学化设计
根据前期对驱动性问题分析和设计,一个驱动性问题已经生成。但是这个驱动性问题是否能良好的起到预设的教学效果还有待商榷,这就需要对设计好的问题进行教学化修改,也称教学化设计。首先,教师需要省视问题是否具有适度性、主体性、探究性、系统性、开放性,这是驱动性问题必备的特点;其次,教师需要考虑问题的趣味性,问题是否真实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师需要衡量问题的驱动性,也就是问题是否能够驱动教学的开展实现教学目标。如果设计好的驱动性问题已经满足以上的条件,那问题的设计就已经完成;如果没有满足以上条件,则需要对应修改直到满足为止。
2 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问题驱动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包括教师备课时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和教学时驱动性教学的实施,两者相辅相成。一个良好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只是问题驱动式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驱动性问题教学的良好实施才是驱动式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四个环节:
2.1 創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在备课时,已经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呈现、学生已有的的认知情况等确定并设计了良好的驱动性问题。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个源于驱动性问题而又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在该情境中向学生提出驱动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后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2.2 互动探究,分析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拆解分析,组织学生独立探究或者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要在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的主体地位,以学生探究为主,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教师只需在学生探究中逐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由深入浅、由表及里,使学生能够在正确合理的思维进行问题探究。
2.3 交流归纳,解决问题
在对问题的分析和探究后,教师应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小组内成员经过交流对小组内同学的探究结果进行归纳。教师可以随机适量的抽取学生以发言报告的形式交流归纳结果,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在学生的汇报中将结果进一步提升,使问题得到解决。
2.4 总结评价,整理反思
在问题解决后,教师应该对整个解决过程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式包括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5],评价的内容包括个人贡献、小组表现、解决问题思维的合理性等方面。
四、结束语
问题驱动式教学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同时,目前多数一线教师还不能跟进新课改的步伐,希望有学者可以进一步研究提升一线教师的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兴趣,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落实到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上,促进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3.
[2]赵芳菲.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3]胡久华, 郇乐.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J]. 教育科学, 2012(9):50-55.
[4]彭芬.基于驱动性问题链的高三化学教学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5]龙晓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中的实验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吴泽邦(1997-),男,汉族,四川攀枝花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化学教学
通讯作者:
时少坤(1987-),女,汉族,江西人,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