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杭 杨成虎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300)
意象是中国翻译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文学范畴。在对古典诗词进行意象翻译时,译者不仅要考虑到词汇层面的对应转换,还要涉及意象内涵的表达或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准确翻译和传达。古诗词的英译从本质上讲就是把诗人词人的思想情感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古诗词英译中需要准确把握并且还原这种意象。近年来,随着国学风潮的不断推进,我国乃至世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越来越广,对于中国古典书籍的翻译成为翻译界的热门话题。《宋词三百首》作为我国最流行性的宋词选本,自然成了翻译的焦点。在《宋词三百首》一书里,词人常采用“月”意象来表达自身的情绪。因此,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视角下对其“月”意象的英译做讨论研究。本文中选用的中英诗词均出自许渊冲所译,北京中译出版社所出版的《画说宋词》。
何为译者主体性?在《哲学大辞典》一书中,冯契先生说道,译者主体性是一种能够体现个人的意识策略。它是对个人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本领以及价值的反映,也是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表达方式。”(冯契,1992)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主导着翻译过程,他们的中心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胡庚申,2014)。”查明建关于译者的主体性的看法是:“译者在翻译时,在不改变译文本身的主旨的基础上应当尽可能地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翻译的目的。”(查明建等,2003)。在本国翻译史上,对于对译者研究的很少。许多人认为,翻译是一个机械的过程,不需要过多输入译者的个人情感,往往通过机器就可完成翻译,从而替代译者的能动性,这使得译者地位没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后来,受到西方“文化转向”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译者主体性地位,并尝试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来探索翻译。在这过程中,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译者主体性地位的重要性。屠国元(2003:09)认为,译者主体性具有许多特点,比如:自主性、目的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他还认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非无界限的,译者所处的环境、译者的文化背景以及原作者的观点,读者的看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译者的时间活动。因此,我们得出在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出现于翻译的方方面面,这就自然而然地让译者成了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一个因素。而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就必须要施展自身的能动作用。这就要求译者在发挥主体性的同时,对原作所处背景时代做充分的了解,从而在此基础上创造发挥,运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在诗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诗词的这一题材,结合自身的个性,受教育程度,翻译水平以及审美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诗词展现的文学内涵、文化理念进行解释。在这个过程里,译者不再被人们视作“仆人”,人们开始承认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保持绝对忠实或完全服从原作不再被当成判断译文是否成功的独一准则。对于原作中较难翻译的内容,应允许译者基于对原作充分理解后进行发挥创造,但这也不意味着译者可随意改作,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同样十分重要。因此,长期以来被忽视的译者的主体性正在日益受到重视。接下来,本文将逐一分析许渊冲在英译《宋词三百首》诗词过程中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
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首先应当阅读全文,对原作有大概的认识。这个过程包括对原作观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的把握,对原作所处时代背景的掌握。只有对原作进行充分阅读与思考后才能在翻译时融入自己的理解,完成一份成功的译作。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观色彩难免会在译作中传达出来,体现出译者对于原作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表达,这实质上是译者主体性的一种表现。
例1:a.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高观国《金人捧露盘 水仙花》)
b.Like Southern cloud in dream.Singing of the Southern moon.Who mourns for the fairy queen alone?
这首词的主旨是写水仙花,但整首词却没有直接点出。词人借助湘水神女描绘水仙花,运用拟人笔法,把水仙花作为水仙神女,加以形容描述。许渊冲在翻译这句话时基于对原作的理解和表达,开篇直接点出这一修辞“like”,故而使读者明白“湘云”“湘月”“湘灵”实则并非指代真实的“云”“月”“灵”,为下文的真正描述对象“水仙花”的出场做铺垫。
上片使用三个“湘”字,借湘水女神来写水仙,都为湘水女神之意。但词人本意在于运用烘托的手法,以“云”“月”二字营造出云月朦胧的氛围,为水仙花的出现造势。因此,译者按照翻译的忠实原则,层层递进,以“southern cloud”“southern moon”开篇。又因“湘”为湖南省简称,因此,在此把“湘”译作Southern,直观地说明“湘水”位于湖南,在此处指代方位,更容易让国外读者理解。传说,湘水女神是舜的二妃娥皇,死后为湘水之神。译者通过了解时代背景将其译作“fairy queen”,既能帮助国外读者理解“湘灵”之意,也传递了中华文化,一举两得,是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和表达上的反映。
例2:a.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曹豳《西河·和王潜斋韵》)
b.For miles and miles no smoke rises from towns desolate.The moon shines on the reeds in vain.
这句诗词出自曹豳所作——《西河·和王潜斋韵》。事实上,曹豳的这首词是对王埜所做的《西河 天下事》的和作。因此,两者应当相互呼应。光看着曹豳的“月明空照芦苇”可能无法理解词人究竟想表达什么,但我们找到王埜的“空余白骨黄苇”便知其深意。“少豪气概总成尘,空余白骨黄苇。”(王埜《西河 天下事》)是说少年的豪气终将会化为尘埃,只留下白骨和黄色的芦苇。由此可知,明月照着的是白骨与黄色的芦苇,而在曹豳的诗中减去了“白骨”的意象,用“空照”来说明一切都将逝去。译者在翻译此诗时用了“in vain”来表达“空”,表示徒劳的,其在柯林斯词典中的解释为“If you do something in vain,you do not succeed in achieving what you intend.”这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南宋当权者腐败之恨,对无法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百姓之憾。“月明”本是美好之物,但在一片寂静,空无一人的万里,却也只能空照“芦苇”。这里的“in vain”极为之妙,译者在对原诗的整体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后,联系古今,牢牢地把握了词人在本词中的感情基调,通过译作呈现出自己的理解,发挥自身的译者主体性,巧妙地通过小词表达出词人的情感。
译者创造性在译文中的反映是译者主体性的一个显著特征。当原作中出现带有明显的本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或词句表达不明确的情况出现时,译者不应当局限于原文的内容,而应当适当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在不偏离原作的基础上融入更贴近读者的表达,对原作做适当的改造,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阅读困扰。
例3:a.唯有渔竿明月、上瓜州。(张辑《月上瓜州 南徐多景楼作》)
b.Only the moonshine.With my fishing line.On Melon Islet goes.
此词全文借景抒情,蕴涵着诗人无限悲凉之意,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落魄抑郁之情。在此处,译者将“明月”译作“moonshine”而非“bright moon”,实则是译者的创造性在译本中的体现。牛津词典中对于moonshine的解释如下:foolish talk or ideas理解为“废话,蠢话、蠢念”的含义。词人在词的末尾将文笔一转,表面上是通过“英雄恨”“古今泪”等描述将自身悲愤之情转向“渔竿明月”,实则还是在借写日下之境感慨报国无门之恨。译者在翻译时将“渔竿”“明月”分句翻译。“only the moonshine”一句既可理解为“唯有明月”,也可结合词人自身感想,联想至“蠢念”一意,更加符合词人的心情。译者戏将“明月”引申为“蠢念”,表达了词人对于带着满腔报国热情却不被理解的“蠢念”的自己的落魄之感,也是读者能够结合文本理解出词人的情感。若直译为其他单只“月”的词,读者在阅读时可能会对突如其来的“月”意象的描写感到一头雾水。正是译者行使主体权力对原作创造性地分析、翻译,才更加充分表达了词人的真情实感,使译文更加合理。
例4:a.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b.My horse’s hoofs may break,I’m afraid,the breezerippled brook paved by moonlit jade.
例4中译者把“琼瑶”译成“moonlit jade”,采取了比喻修辞手法。“琼瑶”是基于中华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词语,在古诗文中常用以指代“美玉”“好的诗文”“雪”等。由于译本的阅读对象多为英文读者,这类人大多为对中华诗词文化了解不多的诗词爱好者。若直接翻译“琼瑶”一词不仅难免会出现读者无法理解或理解有误的现象,而且也对译者的翻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这里,译者在转换这个词时并不是仅仅停留在词句的表面,而是通读全诗,深度解读“琼瑶”一词在这句词乃至整首词中的含真实内涵,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此处的“琼瑶”是用来形容“水中的月影”,因此译者将其最根本的含义“moonlit jade”传递给读者,大大减少了国外读者的阅读难度,从而使读者能够取得准确的信息。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译文内容传达地准确性,同时也是译者关照译语读者的感受从而创造性地发挥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在古诗词的翻译中,译者时常会遇到一些带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若根据原作的表面意思进行直译则会失去诗歌的象征意义与美感。因此,译者通常会在基于语境的前提下,采用灵活意译的翻译策略让译文的阐述更加合理易懂与优美。
例5: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
b.So let us wish that man,will live long as he can.Thousand miles apart,we’ll share the beauty she displays.
《水调歌头》是苏轼的经典宋词之作,这首词体现了诗人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尽管诗人在政治上很不得意,无法施展才能,但词中表达得的却是诗人热爱生活与积极的乐观精神,这也是苏轼被后人所传颂的缘由之一。在词中,对“月”的描述共有三处。其中前两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都直接写“月”,所以译者在翻译时也就将它们分别译作“full moon”“the moon”。反观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中,词人以“婵娟”指“月”。在古诗词中,“婵娟”多用于形容模样美妙、漂亮,也指美女和月,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共婵娟”理解为“共明月”。因此我们发现,译者在翻译时基于语境,用第三人称“she”代表“月”,而非“it”或“the moon”。译者运用拟人手法,将“月”女性化,在语义上也与“婵娟”的相通。若是直接将“婵娟”翻译作“moon”,则略失美感。例如在朱纯深的译文“Nonetheless,may all of us remain long in this world,and share the immortal moon,even though thousands of miles apart!”中,他将“婵娟”与“长久”相结合,译作“immortal moon”,虽与原文一一对应,但过于直接,丢失了此诗的优美之处,无法表达作者洒脱的性格。
我们同样将这两个译本中对于“千里共婵娟”这句话的译文进行对比,不难发现,朱纯深的“The immortal moon even though thousands of miles apart!”更加遵循翻译的忠实原则,但同时也较少地表现出译者自身对于文本的看法。在许渊冲“Thousand miles apart,we’ll share the beauty she displays”的翻译中,译者将表示距离之词提前,更符合英语逻辑顺序,强调了相隔之远。且给月亮加了动词“displays”进行修饰,既赋予月亮生命力,又与上文“此事古难全”的译文“There has been nothing perfect since the olden days”呼应,“娟”与“全”,“displays”与“days”采用押尾韵的方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押韵。此处是译者通过灵活意译让原作的意思表达更明确,同时也保留了诗词原本的美感。
例6:a.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b.The moon has shone on heroes of yore.But who would care for heroes any more?
在例6中,通过对比原文与译文可发现,译者在翻译时加上了新词“heroes”。这句话是在说,作者在年老时回忆起昔日的光阴时,就犹如做了一场梦一般,但自身的豪情壮志却未减半分,依旧如往日那般豪放。这句话位于此词的末尾,描写的是月亮在东山上升起的情景,而正是这个月亮,照亮了从古至今的英雄好汉。在这里,词人没有说明“当时曾照”“重问山月”的对象是谁。但联系上文“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我们可知这里暗中描写的对象是孙策一类的英雄人物。他们的英雄事迹与满腔报国之情,月亮通通可以证明。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联系全文,发挥自身的译者主体性补上了“当时曾照”与“重问山月”的对象——heroes,使得译文更加连贯、语义更加清晰,通过灵活意译的方式增加内容,减少了译语读者在阅读时理解的难度。
由于中英文读者所处社会背景与自身经历不同,读者对于事物的看法以及角度也不尽相同。在翻译时,译者能、应当灵活运用视角转换的策略改造原作,从而更方便译语读者阅读。
例7:a.几度销凝,满湖烟月,一汀鸥鹭。(张炎《水龙吟·白莲》)
b.From time to time you fade and blow,when the lake is veiled in mist or steeped in moonlight,and gulls and herons perch on the sand.
在例7中,译者通过语态转换,将“满湖烟月”译作“when the lake is veiled in mist or steeped in moonlight”。读者将the lake 作主语,虽说没有直接强调“烟月”,但也表现出了“湖被薄雾笼罩,被月光浸透”的景象。并且,为了营造出原词烟月笼罩着湖面的画面感,译者还运用“be veiled”对其进行修饰。“veil”一词原译是指“用面纱遮盖、掩饰”,用在此处恰好描绘出了一幅“湖面雾蒙蒙的,仿佛这盖上了一层烟月的面纱一般”的景象,从侧面营造出了一种月光洒满湖水的意境美。
例8:a.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b.Who in the cloud would bring me letters in brocade? When swans come back in flight,my bower is steeped in moonlight.
这首词抒发的是词人李清照思夫的感情。整首词是站在词人自身的角度所写。词人借助鸿雁传书的传说,营造了一个月光洒满楼头的优美晚景,但是在喜悦的背后,饱含着词人的思念之苦。“月满西楼”表面上在描写月色洒满西楼,实际上是在表达词人无法表述的、苦苦的思念之情。在例7中,译者将“月满西楼”译作了“my bower is steeped in moonlight”,强调的是“my bower”,而并非“moonlight”,也就是说译者重在表达词人的相思之深,而月光不过是用来衬托相思之情的物,这里译者把强调对象转向了“my bower”,因此才用被动语态进行描述。如若直译,应当是“the moonlight filled my bower”。虽然内容表达与原文无误,但不能突出重点。相比之下,译者的翻译更能传达出词人不分白天黑夜,也无论是在舟上或楼中,心中总萦绕着的一股浓浓的相思之情。
本文主要从《宋词三百首》一书入手,分析书中对于“月”意象的诗句表述,通过对诗词中出现的“月”意象词句的英译本来探讨译者在诗词翻译时如何处理中英两种不同语言以及文化的差异之间的矛盾,从而彰显“译者主体性”。许渊冲对于《宋词三百首》的英译不仅能够向西方的诗词爱好者传播诗词文化,而且还在世界上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彰显大国风采。自此,越来越多的译者受到许渊冲先生的影响,投身于诗词文化的翻译中,在我国翻译事业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