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君 王沛佳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必要途径,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而传统的教学场景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思政课的教育需求,资源共享渠道的缺乏导致教育信息断层,普适性的教学内容难以适应个性化的新一代青年學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时代的开启对高校思政课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队伍构建、教学模式带来了显著影响。借助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力支持,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对象、过程都可以被感知和互联,实现智慧化教学。高校思政课应主动迎合时代变革,探索人工智能新时代教学创新路径,这也是不断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思政课;智慧化教学;建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流程再造提供了新思路,即通过“人—机—环境”交互设计,创设不同话语场域的沟通情境,实现从“被动学习、权威认同”向“协同创新、交互认同”转型。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嵌入之下,思政课系统性与协调性的相互连接成为可能,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交相融成为构建大思政模式下智慧化教学体系的核心策略。高校思政课应主动迎合时代变革,探索人工智能新时代教学创新路径,完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变革,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
一、高校思政课智慧化教学的现实需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教学话语、教学对象等产生了新的变化。第一,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使得传者与受者的角色天平逆向倾斜,学生的知识获取由线下传统课堂向线上互联网媒介转移,教育者思想行为状况与受教育者思想行为状况之间的矛盾凸显。第二,对于受教育者而言,网络社群亚文化削弱了主流意识的权威性与说服力,加重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叛对抗;大众式话语消解了精英式话语体系,深化了受教育者思想行为状况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矛盾。第三,课堂与课堂、课堂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信息共享通道堵塞,易导致信息断层。从而使知识封闭于传统教学场景,对课堂内外创新场景的联合应用缺乏机动性,不利于思政教学的协同创新[2]。第四,肖像化的个性学习对普适性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教育者创新传统教育模式,向定制化、多维度的智慧化教育体系迈进。思政课的智慧化教学范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
二、高校思政课智慧化教学的创新原理及内在逻辑
1.智慧化教学创新原理:人工智能协助知识输出
西方国家在融合人工智能新兴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化教学。智慧化教学是构建人工智能协助式知识输出、精准化瞬时反馈闭环式学习与全息场景化教学的实践范式。对于教育者,智慧化教学充当着助教、助研的角色。它能够协助教师完成耗时费力的机械性任务,让教师能够集中精力探讨现有教学模式的更新与改进。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它提供了定制化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信息接受水平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与此同时,基于情境感知系统,可将受教育者当下的面部表情与脑电波数据化,做到实时的动态监测评价与反馈,减轻认知负载,形成自我导向学习的环境,启发学习者的深度认知,将知识学习上升为本体建构。除此之外,智慧化教学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不同学习场景中,通过“人—机—环境”交互设计,创设不同话语场域的沟通情境,实现了从被动学习、权威认同向协同创新和交互认同转型,达成全方位、一体化的泛在学习范式。
现有的人工智能教学体系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以融合为主的辅助课堂教学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课堂内的多元学习;另一种则是以潜移默化为主的全方位教学系统,通过日常生活学习场景的构建对受教育者的文化观念、思想观念等进行引导。这样的智慧教学网络的建构极大促进了不同教育信息源之间的交流沟通,达到了教育资源的及时互补、整合统一。
2.高校思政课智慧化教学的内在逻辑:形成无处不在、随时可学的教学网络
高校思政教育不同于传统填压式的知识输入,更倾向于认知层面的说服性教育。这要求我们在构建智慧化思想政治教学体系时,不能简单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等同于教育学的教育过程,而是要做到普遍性的教育表达,充分考虑宏观的社会运行过程与微观的个体接受过程,使其形成动态知识体系。它包括隐形场景教学与显性场景教学。前者通过隐喻式话语符号的嵌入影响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形成[3],后者则通过打通思政课传统教学第一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网络平台第三育人课堂实现价值理念的二次加固。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联系了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等多学主体,打通“知”和“行”两个环节,使各主体场景之间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思政课教学过程,形成无处不在、随时可学的全员全程全方位教学网络。智慧学习能够将知识学习上升为本体构建,形塑学习者认知逻辑,从而减轻认知负载,启发学习者的深度认知。智慧课堂打破了传统思政课堂教育场景的时空界限,促进了多维度、多学科思想政治教学信息交流,拓展了学习视阈。智慧教学激活了多信息载体的关联互通,实现了从静态单向的理论灌输向动态多元的体验式学习转向。由此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率,形成上下疏通、内外融合的和谐局面。
三、高校思政课智慧化教学的建构路径
目前,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学研究路径多集中在教学资源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包括多学科的融合创新视角与融媒体整合传播视角。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体系构建中的应用愈发深入,人工智能对思政课教学思维转变、平台运行、数据处理和信息传播的影响也逐渐发挥作用。整体化和系统化的全数据模型要求教育者具备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科学预测学生将来的学习实践行为,这对大学生思政课教学采取相应变革至关重要。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学应革新人才培养观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完善知识体系构建,聚焦于立体化、智慧化的教学载体研究,这样才能在思政课中发挥完整作用。
1.人才培养观念革新:形成“以学生为中
心”的个性化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专注于知识体系的丰富,也需增强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体验感,力求让学生产生较多的“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遵循“三大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人工智能时代,学生成长规律成为新的重点关注目标,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与教书育人规律也逐渐向学生中心靠拢。在个性化教学模式的主流浪潮中,如何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与深度学习能力成为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学不应是老师推着走,而需要通过引导受教育者主动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认知结构,从已有的知识框架中创造性地发展出新的学科智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实现人才培养教育的复合性与创新性,构建真正的“智慧型”教育。这也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形成兼容并包的开放教学模式,承担唤醒学生主体创造性的责任,使受教育者也能成为知识输出的一部分。因此,高校思政课应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现人机协同共同培育人才的目标。
2.教师素养新要求:教师应成为前沿教学的理论开拓者
人工智能为教育者提供了日常教学的协助,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技术参与门槛。人工智能可根据受教育者语义化标本在题库中抽取题目,形成个性化作业,通过可保存的数据形成精准调研报告,有效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学师资力量缺乏、资源配置不公等问题,也将极大缓解高校思政课教学信息断层的局面。因此,教师需适应教学环境变革,增强自身技术素养,达到人—机—场景协作的境界。
智慧化的课后答题与批阅使教师脱离了低效重复性的机械性工作,能花费更多时间精力集中在育人对策研究与教学创新改革。教师角色也将由“传道授业解惑”者向前沿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开拓者重塑。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环境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泛在化的智慧教学系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课堂的时空界限,使之拓展到整个校园体系构建中。教学智能管理能够实现教学质量的实时反馈与动态监测,教育决策制定与资源配置将更加颗粒化,这对教学从业者与辅助教学人员的角色行为与技术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教学知识体系新升级:做到学科融合与知识重构
人工智能时代呼唤开放度更高、精准度更强的教学知识体系。思政课教学应由偏重单一学科发展向多学科融合视角转变:受众思想活动的复杂性与多变性要求心理学视角的考量,社会现象的纷繁错杂需要从社会学视角看透本质,海量的数据对统计学视角下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教学团队管理与构建需要管理学视角助力……若仅从单一学科视角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进行剖析,自然无法全面、系统地解析和应对,跨学科的知识体系能够为现有思政教育问题提供不同思考方式,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创新发展指明方向。
传统思政课教学知识体系构建路径集中在教育者的单向传输,缺乏对学生学习认知能力的整体把控。智能学习过程则通过动态的辅助工具检测,基于数据反馈结果构建学习认知地图,梳理不同领域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网状知识体系,达到知识能力结构的智能表征化。与此同时,还可通过实时的学习负担监测及时调整知识模型,完善个性化学习内容。基于此,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构建定制化的“一对一”教学体系。
4.教学场景立体化:达到“知行合一”的学习境界
基于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教学渠道的拓宽,思政课教学场域也逐渐立体化。受教育者的知识获取渠道将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由于教学资源更丰富,教学途径更多元,这也引导思政课教学模糊课堂内外部知识界线,做到无处不在、随时可学。在这样的教学场景下,有望减少教育贫困地区资源差距,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促进相对教育公平。
思政课的教学场景不应局限于课堂内,更应从实践中检验真知、获得真理。人工智能提供的环境模拟式仿真教学能实现知识技能场景的模拟训练,通过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在课堂内构建课外活动场景,模拟现实场景[4],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切身感受,自主探究,加深学生的理论认知,降低实践教育成本。打破时空场域的教学场景,也能更轻松地实现“知行合一”的思政课教学理念。
5.教学评价智慧化:进行实时动态的反馈指导
智能教學评价构建了多角度、持续追踪、长期规划的评价系统,通过各类数据搜集对受教育者完整行为过程进行监测,将其处理事件能力、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交动态指标化,能够更敏锐地察觉到问题,也能发现问题根本原因,对症下药。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持续性观察,对学生未来规划提出建设性意见。在这一层面上,思政课堂的师生关系不再是冷冰冰的传、受关系,除了知识内容的获取,学生也会从老师那里获得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和人生建设的建议,这也是思政课亲和力与针对性的体现。
总之,人工智能语境下的思政课创新在本质上与传统思政课的革新不同。它对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过程、教育环境以及教育体系都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一方面导致了思政课教学人才培养观念的革新,为智联时代思政教育从业者的技术素养与专业需求划定了新的高度;另一方面,也对思政课教学课堂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甚至更加个性化的要求,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不得不重新审视当下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因此,高校思政课应主动迎合时代变革,探索人工智能新时代思政课的教学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梅茹.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24-26.
[3]郑永廷.思想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9.
[4]卢勇.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1(04):80.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课智慧化教学体系研究”(编号:19VSZ087)]
[责任编辑:周晓燕]
李华君,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