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1-12-24 05:58:40王燕波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互联网

王燕波

摘要:这些年,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我们逐渐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在教育行业,互联网的发展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推动我国教育改革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当前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国家急需创新、创业型的人才带动经济的发展,在国家“大众创业”战略背景下,各高校也愈发重视双创教育的开展,开启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社会适应人才的高效培育。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借助互联网技术促进学生的双创能力培养,是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渠道,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综合应用人才的产出。基于此,本文针对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展开探究,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伴随着国家“大众创业”战略的落实,社会人才需求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对于人才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愈发重视。基于此,“双创”教育理念被提出,并迅速在各大高校落实实施,收获了较大的成效。但是就当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双创落实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在“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改革迎来了新的曙光,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在双创教育中的优势作用,将其充分发挥,进一步推进双创教育的开展,推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培育。

一、开设创新创业通识、普及课程,增强双创认知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通识和普及性课程是学生的基础课程,普遍集中在学生大一阶段。学校可以在这一阶段的同时和普及课程教学中设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奠定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互联网+视域下,学校可以通过网络调查,了解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并據此明确学生的通识和普及能力需求,同时搜集网络中对学生双创课程开展有帮助的学习、课程资源,推进通识、普及双创教育模块的优化。对此,学校可以在课程体系中设立通识型的双创教育课程,如文学历史、社会道德、世界经济、科学技术、艺术审美等课程,将学生的通识能力和知识视野大范围扩张,树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普及型双创教育课程,主要涵盖对学生创业和就业方面的指导,涵盖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基础、创业原理与实务、团队管理、创新设计等方面的课程,切实提升人才的创业能力,实现创新思维培育。

二、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提升专业双创能力

在专业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内容,也是推进双创教育的重要路径。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培养勤学好思的习惯,强化其实际的问题解决和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其在职业发展中的综合素养。在互联网+视域下,教师应在专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中渗透创新创业内容,打造特色的双创教育体系。在实际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专业课内容为核心,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的创新创业资源,以实践案例或是项目驱动的方式,在其中融入相关的创新创业内容,如针对某一企业的实际项目展开案例探究,在学生的主动探究中将创新创业知识与行业、企业、专业联系起来,实现专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切实提高。

三、拓展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培育创业实践能力

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当中,强化学生的能力拓展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是创新创业的重要融入路径。首先,可以以职业技能大赛、专业课题研究项目参与、双创项目和双创教育项目等为载体,针对学生的双创能力展开拓展性引导。首先,学校应该与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同研究,创建双创教育基地及创业孵化平台,为学生的能力培育提供专业的实训基地和创业平台,帮助学生实现职业能力的高效提升以及创业的梦想,为社会培育高质量人才。在新时期的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利用线上、线下的宣传优势,开展各项创新创业活动、赛事的宣传,鼓励学生线上报名参与赛事、项目,线下积极参与实践、比赛活动,实现双创能力的切实培养。比如,可以基于双创教育基地,开展创新技能大赛、课题项目研究及学术报告、创业模拟比赛、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活动,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展;还可以在创业孵化平台开启行业专利开发项目、创业实践项目等,通过网络开展招取合伙人、集纳资金等流程,并在线下开展相应的创业项目实践,切实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人才的创新创业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革新,也对教育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创业形势下,高职院校要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重视起来,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创业人才。基于“互联网+”视域,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在双创教育中的有效开展路径,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效的双创指导,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国俊卿,郭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2):70-72.

[2]杨体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机遇与挑战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9,16(14):28-29.

[3]罗威.“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J].智库时代,2019(24):74+92.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互联网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12:50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10:55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3:28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12: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