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云
摘 要 文本有其连贯性、整体感,解读文本要揣摩部分之间的关联,建构部分与整体的关联,追问内容与形式的关联。本文以《周亚夫军细柳》为例,从整体关联的角度,探究文本解读中如何还原句意。
关键词 解读文本;周亚夫军细柳;整体关联;还原句意
《周亚夫军细柳》结尾部分这样写道:“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1]132其中“称善者久之”这句话,《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翻译的:“文帝称赞了周亚夫很久。”[2]但在学习过程中,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翻译:“君臣称赞了周亚夫很久”。学生陈述的理由如下:
天子劳军至军营,长驱直入霸上军、棘门军,众将士骑马相迎接送。到达细柳军营,军容整饬威严,天子驾到也不可随意入营。细柳军营的将军是谁?周亚夫。一位什么样的将军?严谨治军、刚正不阿的将军。这位将军震撼了谁?震撼的不是一个人,称赞他的也不应该只有汉文帝一人。
这样的理解对不对呢?
一般认为,“文本是有意义的语句的序列,它们传达信息,表达共同的主题,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的特点”[3]基于文本表达拥有自己的连贯性和整体感的特点,解读文本应从整体关联角度,揣摩部分与部分之间关联,不断建构部分与整体的关联,追问内容与形式的关联,带着整体观把握行文思路,理解文意。如果我们从整体关联的角度揣摩,还原句子意思,似乎可以回应学生的这个问题。
一、关联叙事背景,还原句子意思
文本开篇交代叙事背景“匈奴大入边”,这与文章周亚夫的将军形象,有什么关联?如果把人物行为表现不断地关联叙事背景,人物行为的解读是不是另一种模样?
“匈奴大入边”是文章的军事背景,“大”是此处关键词。汉文帝三封将军“以备胡”,从内容层面体现胡人入边之“大”,情势之危。“以……为……;……为……;以……为……”排比句式,从情感层面渲染胡人入边之“大”;其中第二句省略“以”,视觉上句子间距短,制造了紧张氛围,阅读节奏紧迫,军情危机可感。叙事背景构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机——战况吃紧,烽火漫天。渲染这样危机底色后,周亚夫军细柳营严明整饬的军容军貌之情景次第展开,赞许之情不言而喻。知晓胡人入边的危机国情,着急烽火漫天危急军情的人,不仅有天子,也包括臣子。由此可见,对良将周亚夫点赞之人,或许不仅有天子,也包括众陪同的臣子。
另外,关联课下注释提供的政治背景:“文帝之后六年”[1]134即公元前158年,文帝卒于公元前157年,也就是劳军后的第二年。匈奴侵扰边防,君王身体衰弱,外患加内忧,国情如此,最让君臣忧心的,首推国家防御将才有限。而今在细柳营发现良将,觅得国家栋梁之材。这样的发现,文帝“为动”“改容”,其他臣子亦是如此。
从历史背景还原文意,这是解读《史记》的常用方法。《李将军列传》中,名将李广自刎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4]618这里为李广“哭”“垂涕”的不仅是全军与百姓,结合叙事背景可以知道这里也包含了作者个人的无限悲痛,有对当朝用人制度的不满与批判。
二、整体把握写作艺术,还原句子意思
天子劳军,其间人物众多,除了天子与周亚夫,还有先驱、从属车骑,也有军门都尉、壁门士吏、细柳营众军士。三入军营,情节曲折,人物关系如何牵涉,材料如何关联组织,颇耐人揣摩。
细柳营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弩”的群像刻画,写出了整肃的军容、常抓不懈的军备;“军门都尉”与“壁门士吏”对将军号令严密执行,“将军约”“闻将军令”与“不闻天子之诏”,突出军纪严明,令行禁止。周亚夫治军严明的将军形象,由此可见。如此揣摩部分与部分之间关联,不断建构部分与整体的关联,才能理解文本的写作意图。
众多人物的语气、神态,群臣的反应,以及地点的变化都在衬托将军形象,服务于这次君臣相遇。例如三次“报信”:天子劳军去,先驱报到来,喊“天子且至”,天子进不了军营;使臣持节,再次传话“吾欲入劳军”,天子还进不了军营;使臣称谢“皇帝敬劳将军”天子完成劳军。三句“报信”语言,说话声调、气势是逐步降低的,人物的态度由倨傲变成恭敬。“既出军门,群臣皆惊”,出营门后,群臣的“惊”和后文的“称善者久之”形成对比,群像的表现从侧面衬托周亚夫形象。
《史记》表现人物擅长使用对比衬托的写法,或是两种迥然不同的性格,或是两种大相径庭的情势,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对比参照,惊心动魄,有精微而独特的表达艺术。在细柳军营,汉文帝遇到与霸上军、棘门军完全不同的殊遇,天子亲临军营不得入,将军见到天子未行跪拜礼。一路劳军,被一次次置于尴尬境地的,不仅仅是天子,更有无数随从。与霸上军、棘门军的待遇相比,要表达对周亚夫以及整个细柳军敬意的人,不应该仅仅是“天子”。
三、关联人物命运发展,还原句子意思
“天子劳军”后,周亚夫是否受到重用呢?
本文“称善者久之”后,“月余,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4]367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
《史记》常通过一些微小事件或片言只语,对主体事件和人物命运做补充式、预见式表达,与前文结合,产生四两拨千斤或乾坤大反转式的写作张力;这些内容与人物形象关联紧密,读者可借此预见人物性格发展,解剖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态度。“称善者久之”这个点赞,它先声夺人,预示了将军的前途。皇帝称善,众臣子点赞,众望所归,这与后文故事的紧密呼应,使周亚夫命运的演变更加符合逻辑。因此,关联人物命运发展,称善之人不仅是皇帝一人而已。
四、体会作者情感态度,还原句子意思
文学是一面镜子,映照的不仅仅是历史面貌,还有史书创作者融入的思想情感。如《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时,明争暗斗,局势紧张,项羽对狠勇好斗的樊哙一再称叹,已然忘记鸿门宴的意图,作者对项羽的粗豪爽直、寡谋不忍个性的批评表露是明显;垓下之围,项羽面对赤泉侯等数千人的追杀,大吼一声,“人马俱惊,辟易数里”[4]70,作者对英雄的喜爱是不言而喻的。作者在创作时,把自己的看法寓于客观的事实叙述之中,来表示自己对人物的爱憎态度,这在《史记》中俯拾皆是。
这篇课文可以通过梳理天子的情感变化,来推测作者的态度。天子这次劳军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在细柳劳军,从“不得入”到“不得驱驰”,再到将军“持兵揖”不拜,天子境地可谓尴尬,然而其态度却越来越谦和,直至“皇帝敬劳将军”向将军致意。治军严明、不卑不亢的大将周亚夫折服了天子。梳理劳军后天子对霸上军、棘门军、细柳军三处军营表现作出的评价,可以推断作者对周亚夫是持赞赏态度的,肯定有更多的人为他点赞,只是群臣点赞被略写了。天下“称善”不为过,最后实至名归,周亚夫得其所赞。
四、结语
从“匈奴大入邊”的叙事背景,从波澜起伏的劳军经历,从前挂后连的写作艺术,综合思考,可知“称善者”理解为多人多侧面,才更合理,更有说服力。在教学中,此处大可设疑解疑,让学生站在更宏观、更合乎生活逻辑和艺术逻辑的角度,去审视文章、享受文章,体验探究之美。
解读文本时,教师应该基于文章整体关联性,发扬整体关联的意识,将零散混沌多解的文本加以还原解读,帮助学生找到阅读路径,习得从一篇文章甚至是一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审定2018·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普通初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50-357.
[3]鲁德涅夫著,杨明天等译.20世纪文化百科词典[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431.
[4]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2.
[作者通联:福建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