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G40(2021)25-
01-01
作者:冀 娜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交流情感的方式,又是如何真正发生的呢?众所周知,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依据和基础,是学生对学习本质理性和感性的主动认识,是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目标有效性的准绳。近段时间以来,伴随我校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我们对核心目标之一“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做了更加深入的实践、研究。
一、植根问题和发现的沃土,促进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基于人的天性的好奇,当来到新的情境,面对未知,我们都会自然地提出“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并不需要任何人的启发引导,这是基于人的天性的“天启之问”。 真正的学习就是从问题以及努力解决问题开始的。所以,当学生走进“项目式学习”活动,这个全新的学习课堂,他们必然也会是这样随着驱动性问题的抛出,产生一系列的是“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等实际问题。通过学习活动的一步步推进,在落实知识目标达成和应试能力提升的同时,促进了多元的语文要素、核心素养的发现和发生。以学为中心的课堂,首先要从知识立意转变为素养立意,让学习在“去功利、重自主、强合作、真探究”的课堂生态中完成,让学生站在教室的中央,成为课堂的主宰,成为真正的学习者,成为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的舞台的主角。
二、重構课堂学习结构、载体,推进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人们面对的未知世界非常广阔,因此在关注、探究诸多未知方面必须有所选择和取舍。此时,我们头脑中关注的是“怎么做”的问题,这类问题是“实践之问”,是需要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只要做就有可能发现未知。这种情况下,需要的是合适的活动。
我们产生的问题,一部分来源于新的情境,一部分来源于结构化的思考。对于一个情境,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未知,不是每个人都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时,我们在别人的指示下才会发现未知。人们由于感官和经验的局限,看不到、想不到、做不到是正常的,这常常需要我们一起分享,借鉴别人的所见、所想、所思,以发现自己思维中的盲区,弥补感官的局限和经验的不足。
为此,我校的语文课题研究团队作了以下尝试:一是重构课堂学习结构。让每个学生自然安置在一个虚实结合的学习活动的环境之中,通过本质性问题、驱动性问题的提出促进学生个人自主搜集资料,小组主动整理资料,通过“项目式学习”活动小支架措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建构合作、共享、探究的学习研究活动的平台,生成自己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二是重置学习载体。例如,我校樊晓静老师教学的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项目式学习活动《端午情——做荷花文化传递小使者》一课的过程中,樊老师一改以往以课题为入口的导入设计,创造性地为学生带来了一场“中国非遗物质文化” 视觉盛宴,用声、光、电等多元视觉元素把学生直接带入到中国非遗物质文化的享受和赞叹中来。这样,教师基于不同的课堂活动的范式和不同的课型特征,有机地利用学习载体,引导学生观察对象,感性认识,积累经验。因此,这是一个有着多重意义的学习过程。每一个学习载体都可以支撑课堂实现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三、关注差异资源的重组,增进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人们的学习之所以产生,也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发现未知,并引起思维驻留才能发生学习的行为差异。人们对未知现象探究的天性、成就感、外部的精神或物质方面的诱惑感受不同,引起思维的驻留时间也就不尽相同。我们将这样的问题称为“理性之问”的差异。 在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回忆往事》的项目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中,学生为设计和表现六年难忘时光而犯难,郝俊霞老师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度,在筛选和梳理成长记忆环节时就给学生友情推荐了“时间轴、成长树、表格、插图、钟表”等梳理方法,鼓励学生有序地、有代表地设计和展示。这样的教学形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运用。在进行“回忆往事”的交流展示环节时,针对学生观察评价无从下手的情况,郝老师又抛出了“结合评价小支架,评选合格版、好评版、点赞版” 的活动。学生从一开始小组、课堂展示介绍时的磕磕绊绊,互相评价时的简单机械,到后来,在郝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成长,各组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的介绍逐渐条理生动,可圈可点,学生的评价越来越精彩、准确。课堂上,学生露出的兴奋自信的笑容,感染着课堂上的其他学生,氛围融洽和谐。整节课小组成员在教师任务的驱动下,都能进行真实的学习从无到有、互通有无,未来可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一种体认的经历。学习是人的天性与本能。它不仅是教的过程、授的过程,而且是觉醒的过程、悟的过程。项目式学习活动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亲身经历知识发现、发生、发展的过程。他们在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组织的真实情境下进行发现和感悟,逐渐形成自身丰富的内心情感体验,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把握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促进知识的实践转化和综合应用能力。只有这样,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才能实现。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小五台小学校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