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教育在西方文化课程思政中的意义、策略及应用

2021-12-20 19:40
学习报·教育研究 2021年51期
关键词:价值观文明思政

编号:G40(2021)25-

03-01

作者:刘小刚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讲话,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校西方文化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建设路径。对于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大学生,西方文化相关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发展脉络、文明特征,还需要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关联,从而能够正确把握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深入理解“文明交流互鉴”的内涵与意义。因此,西方文化的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就显得异常重要。

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将叙事引入教育,认为叙事是“一种思维模式以及作为一种意义生成的承载工具。”而教育是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意义世界,并在这个意义世界中找到自我的定位,确立自我身份,并能够开展合乎身份的行动。人有两种思维,科学思维和叙事思维,而叙事则是思考世界的模式和文化世界观的表达模式。叙事塑造世界,同时也塑造文化,文化借助叙事得以传承与发展。

一、西方文化思政课程的叙事定位与目标

“十八大”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此后,以思想政治引领的全面育人在各级学校渐次铺开。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纲要对思政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西方文化类课程思政的建设首先需要在“纲要”的指导下,确立课程的教学目标,那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学习西方文化的历史、文学、宗教、社会、艺术等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西方文化知识,提升对于文化的判断、辨识能力,具有文化辩证思维能力,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分析看待西方文化现象,辨别中西文化的异同,认识到中西文明互鉴对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将叙事引入课程思政,意味着课程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目标之下,有着一系列彼此关联的思政叙事子目标。第一子目标要培养学生文明交流互鉴的叙事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这一论述是文明发展中的逻辑链,这种逻辑链是一种内在的因果关联。而在事物之间建立因果关联正是故事思维的典型特征。因此,西方文化课程应该以发展的辩证眼光,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文明如何以多样化的方式存在,而多样化的文明内在需求便是交流互鉴,只有交流互鉴,才能使文明保持长盛不衰,创新不止。发展的目标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是抵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经之路。

第二子目标要培养学生辨别、分析故事内涵的能力。叙事的最重要的特征是阐释的多义性,同一个故事、历史事件可以有不同的解读,甚至是相反的解读。伽达默尔认为人的理解总是带着已有的前理解与文本进行对话,这种对话的结果便是“视域融合”。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应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应用自己的前理解去理解西方文化中的叙事,理解故事内涵。需要调动的前理解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文化、党的历史等。

培养学生的叙事能力是思政叙事的第三子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了“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比如,要“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讲中国故事不仅仅是小说家、新闻记者、外事宣传者的任务,而是要做到人人会讲,人人善讲,人人爱讲。会讲中国故事,不仅意味着自身对中国故事的逻辑与内涵的深入理解,而且能够将带着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加以传播。培养讲中国故事的能力有多种方法和路径,比如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传统故事;学习新四史,讲好党的故事,社会主义的故事。学习西方文化叙事逻辑和思维,并将其与中国文化的叙事逻辑和思维相对比,能够更好地加深对“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解,掌握讲好故事的方法与策略。

二、西方文化思政课程内容的改革

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改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阐释和解读,一是课堂教学方式的组织实施。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组织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要用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终极目标的“文明交流互鉴”的叙事思维来解读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迁。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迈进,在中间有迂回曲折,有快速前进,有互助合作,也有矛盾冲突的发展、变迁故事。比如,希腊文明其实来自于“交流互鉴”,古典文明的基石其实是在亚非语文明。希腊是西方“纯洁的儿童”的说法其实是在19世纪上半期所形成的话语,这一殖民话语屏蔽了智慧女神雅典娜黑色皮膚的真相。

第二要用比较叙事的思维来学习西方文化,将西方的文学、艺术、宗教、历史与东方,尤其是中国相对比,在比较中发现故事之间的关联、差异,使学生能够以宏阔的视野来看待西方文化,以比照的思维来理解文明的进程。比如,在处理希腊的民主制度时,引入中国民主的视角。在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的共治、共享、共建的民主。民主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成果,在不同观点历史、社会环境中,有着不同的形式,但只有“全过程人民民主”才代表了真正的人民的权益。

第三要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学习西方文化。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规律,那便是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终极目标则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内在关联的共产主义。这一历史观念与价值观密切关联,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观照西方历史发展,才能透过西方历史中复杂的文化现象,发现其内在的规律与动向,揭示其中蕴含的意义和价值。比如欧洲的“黑死病”,在分析其对欧洲社会历史的影响之外,还应该将其置入整个人类传染病的历史中看待,来看疾病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如果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看待这一问题,可以发现传染病关乎的并不仅仅是身体病痛、医学治疗与社会管理,还包括对人的关怀、集体观念、文化差异等。目前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不同的国家因其体制、理念和文化的差异,采取了不同的抗疫手段,效果也大不相同。中国将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动态清零为目标,人民的生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相比之下,美国采取开放的政策,已有很多人丧生。

三、西方文化思政课程教学过程的改革

课程思政教学过程改革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育人目的,而将叙事教育引入课程思政,则可以由故事导入意义世界,可以避免生硬、僵化、被动的说教。通过不同文化的叙事内容、结构和方式比较,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重要性和贡献。

以叙事教育为特色的思政教学要建立交互式叙事的教学组织模式。如果将传统课堂组织模式看作一种叙事的话,教师就是掌控一切、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的叙事者,故事由教师选取特定的视角、以特定的方式讲述,学生只是充当听者的角色。这一传统的叙事模式正在发生着转变。正如布鲁纳所说:“正如在当代小说中,全知观点的叙事者已经消失了一样,全知的教师也将从未来的教室中消失。”教师在课堂上的全知视角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由原先处于读者位置的学生的叙事声音的加入。教师的叙事声音依旧存在,只不过是与学生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形成多声部的叙事乐曲。

这一多声部叙事乐曲有多种方式:可以由教师主导,学生参与;也可以由学生主导,教师参与。在教师主导型的交互式叙事课堂组织模式中,教师首先创设故事情境,将学生代入到情境中来。值得注意的是,叙事课堂模式并非将上课转换为讲故事,而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可以用故事引出课堂内容。从故事导入问题,由问题进入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话题。第二,以叙事结构来理解文化的发展变迁,引导学生理解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效果,进而把握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第三,从故事世界进入由故事建构的意义世界。上述三层内涵,步步深入,将学生引入叙事课堂组织之中。

学生主导、教师参与的课堂形式是在每节课2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把部分教学内容的组织权交给学生,由学生发起话题,进行故事讲述。在课前和主导学生进行沟通,引导他需要关注的问题,并给出资料查询和阅读的范围,鼓励学生寻找有趣的故事以及能够深入讨论的话题。在讨论中,学生分为3—4人的小组就话题和问题展开交流。

交互式叙事意味着课堂组织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教学,这是学生中心的教学范式的转变。问题导向建基于建构主義理论,旨在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思政意义。

四、结论

课程思政本质上同样是一种叙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与专业课程有效结合并达到课程育人目的的叙事。如何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看待、理解西方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不仅关涉到对待他者文化的态度,而且涉及到如何与他者文化进行有效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在西方文化课程思政中引入叙事教育,建构以叙事和问题为导向的交互性叙事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建构,使课堂呈现多声部叙事特征,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政叙事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以“文明交流互鉴史观”来理解文化叙事以及讲述故事的能力。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311700)

猜你喜欢
价值观文明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请文明演绎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漫说文明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对不文明说“不”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