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炬
摘要:问题导学法作为以问题引导为主的驱动式教学方法,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起到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应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数学教学时,可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问题,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使学生依据教师设计的问题,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融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实践应用
前言: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全面提升。在初中数学实践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自身班级学生的了解,借助数学教学内容设计课堂问题,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起,引导学生对其中重难点问题进行思考,并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问题探究完成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为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提出了幾点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设计问题,激发兴趣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教师合理问题的设计是有效的开端。合理的、适宜的数学问题,可起到良好的导向效果,激发出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1]。教师经过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内容的专业化研究,设计出具有科学含量的数学问题,将学生引导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有效数学教学导入目标的达成,学生经过教师合理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产生强烈的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起到良好的导入效果。
如,以《有理数》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依据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了解,进行合理的问题设计,达成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依据“有理数”知识点,设计科学、合理又有趣的数学问题,营造其乐融融教学氛围。“什么是有理数呢?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咱有理,咱怕啥!’这里的‘有理’与有理数中的有理是一个意思么?”,学生对自己熟知的、有趣的问题兴趣浓厚起来,注意力被新引导问题的思考中,积极投入思考,想要找到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教师可遵循着学生的问题思考路径,将精心设计的下一个问题列举出来,让学生进入到思考中,以环环递增思考难度的方式,进入深一层次“有理数”知识理解中,有效达成对有理数知识的学习目标,兴趣盎然完成初步问题解决,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地提升。教师问题设计合理性目标达成,问题导学法实践应用价值显现出来。
二、重点问题引导,培养思维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数学的重点问题,往往也是难点问题,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点。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问题引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呢?教师可经过这样的教学问题思考,通过扎实的专业数学教学能力,依据教学重点,选择适宜发挥引导作用的问题,将学生带入到一环扣一环的问题中。教师可依据数学教学重点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分层教学管理模式,对不同数学学习能力的进行不同数学问题的引导,满足各个数学学习层次学生学习需求。
如,以《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为例,教师就可经过对学生的理解,将学生进行分层后,依据数学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问题作为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师依据“平面直角坐标系”重点教学内容“依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掌握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进行相适宜的问题设计。不同数学学习层次的学生依据教师设计出的问题引导,进行问题的分析、思考与解答,从中了解“如何进行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确定?”,并依据相适宜问题的解答,完成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透彻理解,掌握坐标系的知识并可以写出准确的位置,对坐标系上的点所处位置特征了如指掌。教师经过对重点问题思考设计、对学生的分层管理,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展示问题导学法实践应用成效。
三、合作探究问题,实践体验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集合体,教师可通过合作探究问题模式,指导学生以实践体验数学问题探究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巩固,有效达成数学学习目标[2]。以此,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教师可依据学生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帮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入实践体验活动,有效完成相关数学知识的探究,促使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升的同时,通过教师的问题导学法应用,有效完成学习目标。
如,以《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合作探究问题为主的问题导学法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感知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借助实践体验,完成对“特殊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理解,掌握其中蕴含的实际应用知识,并可有效地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通过生活实践的反馈,掌握其中蕴含的主要内容,并借助主要内容知识的灵活应用,回馈生活。经过循环往复的实践应用体验,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增强的同时,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全面提升,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依据问题的引导达成有效问题教学法应用目标,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以此教师可借助“什么是特殊平行四边形?你可以列举出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事例么?”、“如何进行立体式特殊平行四边形模型的制作?”引导学生有效实践体验,达成合作探究目标。
总结:
总之,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能够起到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效用,助力学生养成良好思维习惯,促进其数学学习能力提升。为了合理应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宜数学问题,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使学生借助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感受到数学学习乐趣,积极融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提升其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彦利.浅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32):131-132.
[2]林杰.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1(2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