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探索

2021-12-18 10:06向宇燕郭东铭李忠玉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现状

向宇燕 郭东铭 李忠玉

摘  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作为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蕴含着多种与人文教育有关的内容。将课程思政与人体解剖学课程结合,能够从多个方面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医学生的高尚品德。教师在讲授课程的同时,通过思政教育来丰富课堂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将当前医学课程与思政相结合的现状作为切入点,讲述了在人体解剖学中融入思政内容的重要意义,列举了几种人体解剖学与思政结合的方式,探讨将思政课题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优势和可行性。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体解剖学;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3-0125-03

人体解剖学作为生物学的分支,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趋势下,教师能够在专业课中结合课程思政,实现教书与育人同时发展。人体解剖学从人的形态和构造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个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奠定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这样一门形态学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学习内容也多以操作和观察为主。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医学生的必修课,在很多方面都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能够通过人体知识传达出许多思政课题。因此,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将人体解剖学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可以促进医学生医学精神的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深刻认识医学生的职责所在。

一、当前医学课程与思政结合的现状

(一)对课程思政不够重视

现阶段,许多医学院校还没有普遍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个别的试验案例起不了很大成效,这也是因为学校对课程思政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没有引起重视。思政理念能够进一步引导医学生明确职能,了解一定的人文知识,医学院内人文教育理念的缺失会导致医学生思想的落后。在任何情况下,人们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医务工作者应当以人为本,从人本身出发来治疗疾病,而不是只研究疾病的去除方法。许多学校对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不够重视,导致在教学时脱离生活,只以课本为出发点而忽略了人的意识。医学院校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医学技能,更要丰富学生的思想观,提高医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因此,各个医学院校应当加强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从而将课本知识与人文知识相结合,使治病救人能够更加人性化,做到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满足病人的内心需求。

(二)有关人文教育的课程过少

一些医学院虽然开设了有关人文主义教育的课程,却没有做到真正的落实。医学生在学习实践技能时,首先要培养自身的医德品质和人文素养,这就需要学校开展相关课程来进行引导教学。许多学校只是将人文教育作为医学相关知识而放在选修课的范围,通常教学时间也是周末或者晚上,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并没有引起重视,学习效率低下且没有成效。在许多专业教材的绪论部分,都会提到该课程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和应用,一些老师为了加快课程进度,常常忽略了这一部分的教学。从实际意义上来讲,提前做好学生的思想观和道德观的调整,能够更好地更正学生态度,促进学习成效。由于学校关于人文教育的课程太少,这一部分的知识没有专门的教师来进行教学,也导致学生理解程度很低,阻碍了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的融合。

(三)缺乏相應的监督措施

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并参与。学校应设置好相关课程,配备相应的教师来进行教学,学生也应当拿出良好态度。就现在的情况而言,大学生在课堂上通常是通过自身的自律能力来决定听课效率。一些学校为了促进课程思政,会定期举办相关讲座,有些学生只是为了拿到学分或者硬性要求打卡才会去参加。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是强迫式的,真正能够听进去的内容少之又少。为了进一步教育学生、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应当建立一定的监督措施,例如对医学课程中的思政知识举行考核,给予一部分期末成绩等,通过设立规定来约束医学生了解人文知识,提高教学成效。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探索

(一)建设解剖学人文教育环境

在将思政课题与解剖学课程内容进行融合时,教师要注重文化氛围的建设,使学生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感受思政课题的内涵,体会生命的重要性。例如,学校可以通过讲座来介绍遗体捐献的流程与意义,让医学生对捐献者保持尊敬;在校内设立有关标本展览的基地,并将其围绕感恩的话题来建设,增强学生对器官的认识以及对生命的重视。建设解剖学人文教育环境,能够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时受到思想政治熏陶,在环境的暗示和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潜移默化地启发他们去探索生命的意义[1]。

(二)将思政课题在课堂中加以渗透

1. 在绪论中融入职业素养

在每一门专业课程中,都会通过绪论部分来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引导,通过绪论的教学来教会学生把握课程的中心思想,为今后的学习留下第一印象。教师在进行绪论的讲解时,可以在其中融入人文课题和医生的职业素养,这样既能够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重视,也能激发学生作为一名医学生的自豪感。绪论讲解一般可以从理论起源、技术应用和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展开。例如在介绍解剖学的历史发展时,可以讲述我国历史上古代医学家们对解剖学的贡献,通过古代医学家的呕心沥血来突出现今成果的重要性;在介绍技术应用时,可以融入司法鉴定时的相关内容,通过讲述医学生的职业技巧来突出解剖学的应用意义,增加学生对学习课程的好奇心。绪论部分包含着课程的内容走向,教师要把握好对这一部分的教学,从不同的方向来介绍本课程的学习意义,引导学生了解人文知识,形成正确的职业素养。

2. 在运动系统教学中融入健康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大家对运动与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有关运动系统时可以融入健身的健康理念,通过讲述正确的健身方式,来提高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知识基础。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晚清时期外国人评价中国人“东亚病夫”为切入点引入课程教学内容,从而倡导学生多运动,保持健康的体态,这也是作为中国新青年应有的姿态。在运动系统的教学中融入健康的理念,能够帮助学生保持健康运动的习惯,培养正确的锻炼方式,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打好基础。

3. 在呼吸系统教学中融入和谐自然的理念

呼吸系统是人维持生命特征的重要部分,教师在讲述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可以紧扣环境污染来展开,通过倡导学生绿色出行、节能减排来突出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有害之处,从而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从2020年春节开始暴发的新冠肺炎也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即使其具体来源还不确定,但暂时确定的结论就是源自自然[2]。将课程内容与当前实事加以联系,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专业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拉近专业技能与具体生活的距离,感受到自身学习内容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教师在呼吸系统的教学中举出有关病毒蔓延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明确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种融合方式能够使思政课题的内容巧妙地运用到专业课内容中,实现思想政治与解剖学课程的共同教学。

4. 在生殖系统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中,感恩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傳承。不论是卧冰求鲤的孝心,还是恣蚊饱血的担忧,都表达出孩子对父母的孝顺和感恩。在进行生殖系统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殖系统,避免产生偏离医学教学的认识,通过讲述生命的来源,告诉学生要懂得感恩父母,进一步将感恩父母上升到感恩祖国的高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一个医学生来说,恪守医德是职责所在;对一个中国人来说,热爱祖国是每个人的基本素养。教师通过在生殖系统的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既是对学生感恩认知的升华,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

5. 在头颈部教学中融入仁爱教育

头颈部位有许多重要的脉管系统,在出现突发情况时更容易产生威胁生命的疾病症状,因此,学生除了学习头颈部的解剖学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掌握一定的急救技巧。随着医学生对职责认知的不断提高,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紧急救人的医务工作者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学生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伸出援手的仁爱之心。教师在展开这一部分的解剖学教学内容时,可以从高铁救人事件入手,通过描述紧急关头医务工作者的急救措施来培养学生对学医的自豪感。教师除了要求学生通过专业技能考核以外,还要教会他们必要的急救知识,从仁爱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见义勇为的勇气和果敢,使医学生有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

(三)通过感恩“大体老师”传播奉献精神

解剖学的实践课程中,要求学生通过“大体老师”来直观地学习解剖学知识,正是这些没有言语也没有动作的“老师”,成为无数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课本。“大体老师”通过自己的躯体来让学生学习各种解剖技能,了解最全面的人体构造。在学生进入标本室之前,教师就要严格规范学生的解剖操作,培养学生对“大体老师”的敬畏之心,通过讲述遗体捐献者的大爱,来教育学生心存感恩、仁慈博爱。医学生人文知识的获取,通常都是由专业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凝聚而成,正是有了这些无私奉献的“大体老师”,才让医学生能够对人体有更加确切的体会。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遗体捐献者追思会、“大体老师”感恩仪式、医学生人文知识理论讲解等方式,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对生命的共鸣。在开始人体解剖学课程之前,教师也要对“大体老师”举行一定的仪式,例如集体致辞、鞠躬、低头静思等[3],通过这种仪式感来表达医学生对遗体捐献者的敬重,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现阶段,这种解剖学课程前的仪式已经逐渐应用在了医学院中,成为一项重要的人文活动,能够很好地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引导其心怀感恩,传播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结语

对于医学生而言,除了精湛的医学技能以外,更应该学习的是医学领域的情感与职责。人体解剖学课程作为医学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里面蕴含了很多与人文知识和思想政治相关的内容,教师要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真正体会医德的内涵,正确理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在人体解剖学课程的每一部分,教师都可以融入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从而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4]。医学生人文知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巧妙融入思想政治课题,这可以通过建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在课程中渗透思政内容、教育尊重“大体老师”等多种方式来展开[5]。通过这种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相融的方式,实现全面育人,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 孟浩杰,蒋佳怡,张名仪,等.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人文教育相融通的课程思政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2):180-183.

[2] 郭芙莲,李亚光,于会丰. 立德树人背景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2021,39(01):20-21.

[3] 郭开华,周丽华,徐达政,等. 中山大学基于解剖学课程的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和实践[J]. 解剖学杂志,2018,41(01):120-122.

[4] 杨美霞,宋芳,苏燕,等. 基础医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思政内涵的提升[J].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9(05):54-59.

[5] 许凤燕,孙亮,杨慧科,等. 课程思政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J]. 卫生职业教育,2021,39(07):31-32.

(责任编辑:莫唯然)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普通教育项目“‘金课’理念指导下的解剖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HNJG-2020-0437);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普通教育项目“地方高校应用型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HNJG-2020-0436)。

作者简介:向宇燕(1968—),女,硕士,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解剖学教学与研究;郭东铭(1985—),女,博士在读,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解剖学教学与研究;李忠玉(1972—),女,博士,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衣原体致病机制。

猜你喜欢
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现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探讨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人体的吸收功能》说课设计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