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在高职教学中的现状与分析

2016-04-15 21:44刘安怡
商情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高职教学

刘安怡

【摘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以后多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深远的影响。本文简述了近几年我校解剖学教学的现状,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在调整课程结构、选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兴趣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构想,以探索合适有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教学 高职

一、目前的教学方法

(一)理论课部分

教材的选用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为主,以及其他国家级规划教材。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将讲义内容呈现在PPT上,理顺各章节知识,突出重点。多媒体课件中,配以大量的标本图片,解释各部分的结构。有些章节名词较多,如运动系统的骨学,为优化教学效果,教师携带骨骼标本,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展示相关的结构。重点章节的课件,上传至校内的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复习。

(二)实验课部分

实验课约在第四周开始,紧跟各系统的理论课。安排学生入标本室和模型室,观察实物标本和模型,加深对人体结构的印象,以及重点结构的识别和记忆。我院解剖实验室目前有肌肉标本两具,骨骼标本若干,以及大量的结构模型。骨学和肌学以观察实物标本为主,其它章节则以模型示教,配以相应的挂图。

(三)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以期末的笔试考试为主,占总评成绩的70%,结合学生的实验报告和随堂提问,综合评比。

二、教学效果评价与原因分析

(一)教学效果现状

学生的实验报告答题完整,书写认真。随堂提问效果欠佳,定义类的问题能全部掌握,分析性的问题,部分同学回答不全面。期末测试的答卷,则体现出知识点掌握不全,平均分数偏低,每次总评成绩超过80分的学生,不超过总人数的1/3。

(二)学生问卷调查的反馈

在2012-2014级的学生中做的调查提示,80%以上的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浓厚,但学习效果不佳,426名学生反馈的信息总结如下:

大部分学生表示,在课堂上当堂掌握的知识点,不能达到80%,很多为似是而非的记忆,课下都需花较多的时间来复习,后期也因此减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综合原因分析

(1)专业名词多,记忆负担重。解剖学专业名词多,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医学中约三分之一的词汇来源于该学科,这是学生学习困难的首要原因。承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唐兴国等所做的调查,也表明学生反映解剖词汇多,概念枯燥,难以记忆。比如运动系统的椎骨,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等,每段形态各异,而颈椎各段又各有不同,且均具有特别的结构名称,对刚入门医学的学生而言,确实有压力。

(2)自主学习积极性小。不少高职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些还习惯中学的模式,靠老师的敦促,形成学习节奏。在以往的调查中,课前预习的学生不足20%,而上课后当天完成知识点巩固的学生,也仅50%左右,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一周复习总结一次,个别在期末考试前草草复习。医学专业学习内容多,难度大,需要自主且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恰是我校学生缺乏的。

(3)学习方法不得当。人体解剖学不是纯粹的文字学科,图文结合的学习方式,部分学生接受慢。想学好这门课,除了阅读教材、背诵结构名称,还需围绕重点,充分运用标本和模型,合理使用科学记忆法。我系学生在概念背诵方面表现较好,但实验课随机提问,仅半数学生能有条理的解说标本、模型,说明部分学生没有将知识学活,记牢。

(4)教学用具相对缺乏。近年来我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多,人体标本来源偏少,造成教具的相对不足。学生在实验课上,多人观摩一套标本模型,亲手研究的时间不多,学习效果欠佳。在2014级,通过增加实验组,减少每组人数,则提问的效果有所好转。

三、解剖学教学的几点构想

(一)调整课程结构,针对专业编写教案

高职教学的学时较紧凑,若按照医学本科的教学大纲,则出现知识点“满堂灌”的现象,造成学生记忆负担重,重点理不清。故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时,调整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炼重要知识点,编写教案。

(二)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解剖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选取针对性强的病例,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理解临床医学问题,可改善繁冗枯燥的理论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其巩固知识记忆。

引入案例教学法时,还可以结合启发式教学,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等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思维,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颅骨翼点”时,教师首先阐述该处结构为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且此处骨质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通过。教师提出问题,翼点处骨折时可能出现什么后果,启发学生自己分析思考,由此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三)重视实验课,扩充教学资源

实验课是解剖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器官形态,强化知识记忆。每节实验紧跟在相应的理论课后,课上教师示教后,敦促每个同学观察标本和模型,之后随机提问,以促进学习效果。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在解剖实验教学上做了多方面的改革,包括设计不同专业的实验课程,编写本校的实验教材,建设网络平台,组织学生参与网络学习等,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此类教学方法,我院亦可借鉴学习。同时应扩增实验室场地,增加实验教具,使教学资源相对充分。

(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拉近与临床医疗的距离

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应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比如鼓励并协助安排解剖学教师的临床进修实践,通过学习临床的疾病诊断和操作技术,以及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拓宽任课教师的知识面,培养临床思维模式,拉近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医疗的距离。教师由此强化解剖知识体系,带入教学中,使学生学习后产生实用感,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的效果,受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对象等多种因素影响。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任课教师应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合理配置各类教学元素,灵活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为学生们今后的各项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人体解剖学高职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探讨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人体的吸收功能》说课设计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