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2021-12-18 10:06陈桦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技能专业知识

摘  要: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引入叙事教学法,可以在加强对学生教学技能训练的同时,使专业知识学习与教学技能训练在同一时间与空间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培养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叙事教学法;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小学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3-01152-03

教育部关于《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中提到小学语文教育需要培养怎样的人时提到三个方面的内容: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在教学实践能力方面要求掌握专业知识(教育基础、学科素养、信息素养、知识整合)、学会教学设计、实施课程教学。从中不难看出,小学语文教育专业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摇篮,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等课程来共同支撑这一专业的学科知识框架,也需要普通话与口语表达、小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同步加强教学技能训练,可以使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教学技能的训练在同一时间、空间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因此,应当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引入了叙事教学法。文章将以“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为例详细阐述叙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何为叙事教学法

叙事教学法源于20世纪,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文学院首创的一种典型有效教学措施。它的提出源于人们对叙事重要性的认知,叙事是人类的一种永恒的艺术需要,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都有人在兴致勃勃地运用各种形式“讲述”故事。叙事并非只是文学讲述故事的方式,广义的叙事包括日常生活过程、教学活动过程,以至人类活动的过程。只要把事情经过的过程讲出来、说出来、记录下来,它就是叙事。文学教学的一个内容是向学生“重述”一个个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教师通过自己的理解与组织将教学内容演绎出来。好的教师理应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把教学内容当作是一部小说,在课堂中通过老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跌宕起伏的讲解,向学生娓娓道来。在课堂上也可以让学生来叙述文学作品,这样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连贯语篇的能力、叙述故事的能力以及提升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和鉴赏水平。

二、叙事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叙事教学法在文学课堂中可以体现为两个部分:教师成为叙述者,用故事使文学课堂生动而有趣;学生成为作品讲述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发现不足,从而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一)教师的叙述:教学内容的叙述章法

叙述章法决定了叙述内容的种种具体处理方式,人们判断叙述章法的具体依据有剪裁、疏密、节奏、次序、线索和衔接。剪裁指叙述对事件的去取处理,疏密指叙述对事件的详略处理,节奏指叙述速度或频率的变化形成的规律[1]。在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时,把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过程、文学思潮流派产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讲述出来,分析重要作家作品,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很强的逻辑条理性,既能为学生梳理线索,又能突出重点。教师需根据教学时间的安排来合理剪裁内容,使教学疏密有间、节奏和谐。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性和交融性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章节概述,介绍重点作家生平,最后着重介绍重要代表作品的思路来讲解,故事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1. 章节概述——从历史故事了解时代精神

中国现代文学有着特定的历史维度,作为教学实践中的讲授者,还应当拥有文学史的视野。拥有文学史的视野首先要求讲授者应当具备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即美国学者杰姆逊所说的“一切历史化”。在解读具体的作家作品时,不应将其抽离具体的历史语境,无限地夸大其意义或贬低其价值。拥有文学史的视野,要求讲授者与学生将作家作品放置于文学史的视域之中,来考察其文学史的发展与流变脉络中的地位和价值。以文学史的视野来打量中国现代文学,可以更好地避免以“好的文学”与“坏的文学”的标准来简单化评判作家作品以及文学现象的做法。讲授者讲好历史故事,可以促进学生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文学作品孕育而生的丰富土壤。

2. 作家生平——从生平趣事领会创作意图

讲好作家生平故事,让学生了解作家生活的背景、环境,可以探讨作家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如何反映在作品中的,从而更好地分析作品。例如对张爱玲缺爱童年以及坎坷感情经历的介绍,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张爱玲的小说中到处充满着一种悲剧意识,通过描绘现代都市人复杂的、被异化的人伦关系,来映照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继而表达人生的孤独与苍凉,人与世界、他人的疏离与冷漠。

此外,讲授者不应回避对作家感情经历的介绍,虽然有些作家的感情经历稍显复杂,但我们应该走进更加真实的作家世界,去还原一段丰富的人生,也在这些故事中获得情感的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例如,戴望舒终因他的敏感、脆弱、以自我为中心而使他的婚姻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从而使作家多变与复杂的情感世界中可以更好地观照现实世界,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

3. 代表作品——从叙事模式把握宏观结构

讲授者把作品故事情节作为重点来介绍,理由有四:1.学生大多不读原著;2.文学是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只有读了原著,才有对作品的解读;3.教師示范讲解故事情节时让学生学会如何讲述一部作品;4.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从而愿意读原著。

讲授者应注重从宏观把握作品的叙事结构模式,并结合具体作品为学生总结中国现代文学小说的叙事结构模式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线索,事件按时间轴方向组合,这种连接可以用连贯的方式列出一个序列再引出下一个序列,也可以将多个序列交叉排列,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它们在时间轴上是同时的[2]。这一类作品比较多,最为典型的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日记体小说,例如茅盾的《腐蚀》,小说通过女青年赵慧明1940年2月到1941年2月的日记,写出了国民党女特务的复杂和心理生活状态[3];人物命运起落为线索:这一类型是以某一人物的活动为中心,其他人物围绕他展现其命运的起落,例如:沈从文的《边城》以两次端午节为线索,叙述了翠翠与哥哥天保的相遇、与弟弟傩送之间一段朦胧而了无结局的爱情。再有,老舍的《骆驼祥子》、李劼人的《死水微澜》、张爱玲的《金锁记》等等;家族对抗盛衰为线索:巴金的《家》的主干是把高氏三兄弟的爱情故事相互穿插,由此揭露封建大家庭的罪恶,以及年青一代的觉醒与反抗,最终取得胜利的过程。再如老舍的《四世同堂》、曹禺的《北京人》等等;人物意识流动为线索:第二个十年的新感觉派小说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变化多端、富于动感的都市生活。其中意识流小说是作家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类型,如刘呐鸥《残留》呈现出一个刚丧夫的青年女子的意识流动,她思念丈夫,但又不断地想着如何投入别的男人怀抱;再如施蛰存的《梅雨之夕》等等。

(二)学生的叙述:教学方法的叙述模式

叙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此,不仅需要教师能将教学内容叙述得津津有味,同时也要把学生带进叙事的迷宫中让他们亲自领略叙事的奥秘。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叙述,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学期初,教师把本课程需要重点学习的篇目整理出来,每位学生选择一部必讲作品,阅读原著,制作PPT课件。当教学环节展开时,由学生先上台讲述作品。讲述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本作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是你从这部作品中感悟到了什么?学生讲完,由其余同学先评价:故事是否完整、条理是否清晰、讲述是否生动、启发是否深刻,接着教师再对学生的讲述进行补充。整个过程可以训练学生以下五方面的能力:

1.叙事结构清晰有条理——宏观把握作品的叙事能力

在叙事性的作品中有着诸多叙事结构模式,这些情节结构的安排不仅是内部诸元素、诸成分的构造与结合,也是创造者特意构思布局与人为安排外观及内涵的一种艺术技巧。它是一个时期内形成并稳固下来的众多个体性作品结构的共同趋向,是一个文化发展阶段结构所具有的总体性特征、标准和法则[4]。学生介绍某部作品时一定要有效把握此类叙事结构,要求学生能够梳理出作品的叙事结构图以及人物关系图。学生在处理叙事结构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对作品的内容把握不够全面,未呈现作品全貌;线索梳理不够清晰,未突出重点;情节的概括还不够准确细致等等。学生讲完后由其他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教师再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 故事趣味生动有内容——细致阅读作品的整合能力

讲述作品的过程中,叙事结构是骨架,要真正让故事生动、形象立体,还需要走进作品,用原文说话。在阅读原著的过程中找出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话语、最有感触的语句穿插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如何为自己的叙述赋予灵魂。例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主要情节线索,但讲述时,需要在原文中找出祥子心理活动的话语,以此来凸显祥子如何与自己灵魂深处逐渐滋生蔓延的丑陋品质斗争的。

3. 感悟深刻感人有深度——分析評价作品的鉴赏能力

在叙事性作品中,鉴赏能力主要表现在对人物形象的感悟、把握上。鉴赏人物形象可以从了解、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的具体活动,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入手,感受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感受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或思想艺术价值。学生谈对这部作品最大的感悟是什么时,要求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老生常谈,例如介绍鲁迅的《阿Q正传》,学生谈到精神胜利法反映了普遍的人性弱点,能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谈对精神胜利法的理解。

4. 语言表达流畅有亮点—口语表达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科学地用气发声的技巧,使声音圆润饱满,吐字清晰;掌握停连、重音、语气和语调、节奏等表达技巧,把握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并运用态势辅助有声语言绘声绘色地向小学生传授知识、阐明道理,给他们以启迪和教诲[5]。在叙述作品的过程,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容易存在以下问题:声音太小,语调过于平淡,缺乏感染力;始终看着课件,没有面向观众讲解;背诵稿件或念课件,语言不够口语化。经过训练之后,学生能够更好地正视自己身上的问题,从而改进提高,让语言表达更加富有魅力。

5. 课件清晰明了有看点——制作课件的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中,要求了解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学会制作PPT课件是教师必备技能之一。学生在讲解作品时要学会制作并使用PPT课件,课件能够充分体现作品的叙事结构与人物关系,也能够展示讲解的思路,添加相关图片及影音资料,使课件清晰明了有看点,避免字体太小、文字太多、颜色对比度不鲜明、图片与主题不搭等问题的出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保证现有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学习的前提下,叙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在文学专业课教学中同步加强教学技能训练,提升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使其适应未来一线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傅修延. 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M].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

[2] 胡亚敏. 叙事学[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刘勇,邹红.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3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 刘建军. 西方长篇小说结构模式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 吴雪青. 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小学教师口语[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荐稿人:张玮凌,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教育管理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汪旦旦)

作者简介:陈桦(1980—),女,硕士,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讲师,研究方向:文艺学叙述学。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技能专业知识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科学化的思考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浅析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及意义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轻松教学,快乐识字
微课对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现代化医院统计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