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音乐课堂在互动中走向精彩

2021-12-18 22:59刘卫红
求知导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摘 要:在音乐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应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网络等加强学生个体、群体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音乐知识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音乐;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36-0091-02

引 言

有别于以往课堂教学中开展的教学活动,互动教学法更加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对知识的探究和建构。音乐学科是一门强调情感流露和审美鉴赏的学科,开展音乐互动式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音乐进行鉴赏分析、学唱编创[1]。所以,在组织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教师应主动地利用互动教学法,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体验音乐的魅力。

一、利用问题,促进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

问题是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常客”,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问题检验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情况,以便结合学生的回答,确定学生的听课效果,更好地帮助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查漏补缺[2]。在初中音乐互动式教学中,问题成为教师与学生群体进行交流的桥梁。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是”“不是”“对”“不对”等答案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

比如,在教学《爱星满天》时,为了建立与学生群体的互动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将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播放这首歌曲,并向学生提问:“通过聆听歌曲,你们都想到了什么呢?”在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中,教师了解了大部分学生对本首乐曲的聆听效果。然后,教师追问:“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是欢快、灵动的,还是优美、抒情的?”在学生统一回复“优美、抒情”后,教师了解到学生对歌曲情绪的判断较为正确。接着,教师根据歌曲的音调提问:“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呢?”“与《爱的奉献》相比,本首乐曲的情感是否强烈呢?”在学生回答“两个”“不强烈”后,教师了解到学生对本首乐曲音调的欣赏效果较好。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开展学唱活动,提高学生的学唱质量。

不难看出,教师利用问题搭建自己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渠道,能够加强自身与全体学生之间的互动,借助问题快速检验全体学生对乐曲的欣赏效果,以便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反馈进行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安排,更好地提高学生学唱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二、利用网络,促进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会发现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情况,同时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识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线下教学很难了解每位学生的独特需求,以至于学生建构知识的质量始终不高,也无法实现对音乐知识的个性化理解。所以,在现代即时通信技术出现后,音乐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主动利用现代即时通信技术搭建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渠道,引导学生在与教师进行一对一互动中解決自己的疑问,提高学习效率[3]。

以教学《龙的传人》为例,在课堂教学前后,教师可以借助即时通信技术搭建与学生间的沟通桥梁,加强自身和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首先,在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前,教师为学生布置自主预习本节课的作业,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聆听这一乐曲,并进行简单的欣赏和学唱。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些疑问,如“为什么将中国人称作‘龙的传人’呢?”“本首乐曲的旋律是怎样的呢?”。这时,学生就可利用即时通信技术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基于教师的一对一解答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预习质量。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会因为自身的听课情况遗留一些学习问题,此时可以应用即时通信技术向教师寻求帮助,在教师一对一的帮助下真正掌握本首乐曲的唱法,感受其中的爱国情怀。

由上述案例可知,教师使用现代即时通信技术搭建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一对一交流渠道,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关怀和引导,从而在针对性学习中优化学习效果。

三、利用合作,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促使学生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完成对知识的深入分析和建构。可见,合作学习活动与互动教学法具有很高的契合度,都体现了学生的价值,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应主动根据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围绕音乐知识进行互动和交流,从而在发挥学生集体智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以教学《伙伴进行曲(管乐合奏)》为例,教师可以先将本首乐曲播放给学生,并提问:“这一乐曲带给你怎样的心情?”引导学生基于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进行解答。在获得学生的答案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然后,教师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再布置“分析乐曲的风格和特点,体会其中的情感”的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对本首乐曲进行仔细聆听,判断乐曲的风格和特点,解析其中的情感。在学生形成自己的想法后,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阐述自己的想法,并聆听同伴的意见,以便学生在互动中擦出思维火花,真正理解乐曲表达的情感。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在良好的互动中提升对乐曲的鉴赏和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合作能力、鉴赏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四、利用竞赛,促进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

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在组织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教师会发现当课堂教学形式较为生动、有趣时,学生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完成对音乐知识的有效建构;而当课堂教学形式相对枯燥、乏味时,学生会对音乐课堂产生抵触情绪,降低知识探究热情。所以,在互动教学背景下,在组织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教师可以开展竞赛活动,搭建学生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平台,引导学生在团队竞技中增强集体荣誉感,完成对音乐知识的有效建构。

例如,在教学《雨花石》这一乐曲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竞赛活动,使学生为了集体荣誉积极学唱。课堂上,教师在播放本首乐曲后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唱,使每位学生都对本首乐曲的唱法、情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让学生组成竞赛团队。接着,教师为学生介绍竞赛规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演唱比赛,整体表现最好的一组获得胜利。最后,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时间和空间,在学生练习完毕后为学生搭建竞技的平台。

竞赛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参与音乐课程的动力,还能够实现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提高整个学生群体的演唱质量,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五、利用翻转课堂,促进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不断渗透,在当前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建构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情况,以使学生可以自主解读音乐知识。因此,音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分析音乐知识后,将自己的见解分享给其他学生,以便实现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从而基于群体的反馈,完成翻转教学,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对音乐知识的内化,优化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建构效果。

以教学《祖国不会忘记我》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先通过聆听的方式完成对乐曲的解读,并根据个人情况安排对本首乐曲的学习活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与学生互换身份,让学生成为“小老师”,为其他同学讲解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以及学唱技巧等。在个体与群体进行互动中,全体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本首樂曲中抒发的爱国情感,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然后,“小老师”向其他同学提出“还有什么问题吗?”“还有哪里不懂的?”等问题,进一步进行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从而在生生互动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学唱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师与学生互换身份,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传授者,能够真正促进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同时,完成对知识的传授和分享,并通过群体反馈认识到自己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的不足,以及自己知识体系的欠缺部分,从而优化学习效果。

结    语

总而言之,互动教学法能够加强课堂互动,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重视互动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上的教学价值,主动搭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桥梁,以便音乐课堂在互动中走向精彩,在互动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宿瑞军.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21):45-46.

[2]董静.情感互动,课堂应用: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20(18):43.

[3]韦珍雅.探究情境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9(10):109.

作者简介:刘卫红(1978.11—),女,江苏海安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