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霞
中国海洋大学校医院口腔科,山东青岛266003
恒牙是儿童6岁时乳牙脱落后逐渐长出的牙齿,一般在14岁左右时全部出齐,其发挥重要功能,对牙颌健康起到关键作用。龋病是青少年常见的牙病,从釉质脱矿开始,据有效数据统计,我国各地区青少年患龋率达到20%~50%[1-3],处于较高水平,其严重影响青少年口腔健康,成为公共卫生问题。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食用大量含糖食物及垃圾食品,不注重口腔卫生,或口腔清洁方法不当,清洁不彻底,增加龋病发生的概率。龋损发生的早期阶段,疾病是可逆的,而发展为龋洞后,多数患者开展充填治疗。因此,早期发展、早期治疗可有效防范龋病发生,对维持牙齿健康起着积极意义。窝沟封闭在我国具有几十年治疗历史,是一种保护恒牙的有效方式,在易患龋牙的咬合面窝沟上涂一层窝沟封闭剂,不仅使牙冠表面裂沟得以封闭,还能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的侵蚀,进而起到预防龋病的效果[4-5]。美国牙医学会认为,青少年恒磨牙存在龋危险,应尽早进行窝沟封闭治疗,减缓龋病的发展进程。鉴于此,该次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恒牙龋病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窝沟封闭术对预防龋病的积极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恒牙(第一恒磨牙27例,第二恒磨牙33例)龋病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将其是否接受恒牙窝沟封闭术治疗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纳入标准:①窝沟可插入且深度适宜,可疑龋,且具有患龋的倾向;②积极参与研究及随访调查;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牙面无较深窝沟且光滑者;②既往接受过填充术者;③依从性差,不配合调查及随访者。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3~18岁,平均(15.21±1.78)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4~18岁,平均(15.28±0.8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未接受窝沟封闭术预防恒牙龋病。观察组采取窝沟封闭术预防恒牙龋病,具体如下:采用配套的光固化机,并采用3M ESPE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实施窝沟封闭术,具体步骤:①清洁。采用小毛刷,将其安装至低速手机上,待封闭的牙面窝沟清洁干净后,采用水枪冲洗,并采用探针将沉淀物清除干净,再次采用水枪冲洗[6-8]。②酸蚀。牙面处于干燥的情况下,涂抹腐蚀剂,将封闭面完全覆盖。③冲洗及干燥。冲洗牙面30 s后,采用吸唾器将洗液吹干净,然后再利用棉球隔湿,将牙面吹干,呈白垩状,以防唾液污染。④涂布封闭剂:采用细毛刷,在上面涂抹适量的光固化封闭剂,使封闭剂从窝沟一段流至另一端,及时排出气泡后采取封闭剂覆盖,面积要求小于酸蚀范围[9-10]。⑤固化。可见光固化剂发出可见光源,对窝沟内封闭剂照射40 s,探头距离牙尖1 mm。封闭剂范围广泛下分次进行固化照射治疗;⑥术后检查:检查封闭剂固化黏结情况,有无漏涂的现象,检查是否出现早接触点,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
①每3个月定期复查,持续两年,了解两年内患龋病情况,龋病诊断标准:牙窝沟点隙,可见明显龋洞,牙釉质遭到明显破坏,洞底软化,洞壁坏损则为龋;牙上可见充填物则为龋齿;窝沟封闭伴随龋者,牙釉质发育不全,伴有龋齿则为龋;牙上可见单个或多个龋,永久填充且伴龋者则为龋[11-12]。
②统计两组患龋部位。
③龋齿程度分为Ⅰ~Ⅴ度,其中Ⅰ度指牙釉质龋,形、质及色发生变化;Ⅱ度指牙本质浅层龋;Ⅲ度指牙本质深层龋,未伴随牙髓病变;Ⅳ度指牙髓感染,牙本质深层龋或穿透牙髓至根尖部位;Ⅴ度指龋导致残根残冠发生。分度越高,表示龋齿越严重[13]。
④龋失补牙数及补牙面数,其中牙齿严重龋坏导致的缺失则为缺失牙。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1年及2年患龋率分别为16.67%及2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3%及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2年内患龋病情况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dental caries in the two groups within 2 years[n(%)]
观察组牙合面、腭面及颊面患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龋部位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ies si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观察组Ⅰ度~Ⅱ度龋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Ⅲ度~Ⅴ度龋齿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龋齿程度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caries degr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观察组2年内龋失补牙数及补牙面数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龋失补牙数及补牙面数对比(±s)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missing fillings and filling surfa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4 两组龋失补牙数及补牙面数对比(±s)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missing fillings and filling surfa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龋病是指龋菌产酸影响牙体硬组织,以脱矿和再矿化失衡破坏性过程为主,目前继于癌症、心血管疾病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龋病产生后,往往会引起疼痛,部分严重者会对儿童正常咀嚼功能造成影响,以双侧咀嚼肌负荷不协调为主,并形成多种疾病,如错颌畸形、颞下颌关节等,影响儿童面容及心理健康,对部分进展较快病例分析中,龋源性感染扩散至周围组织,引起周围一系列组织感染,如颌骨骨髓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等,部分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恒牙龋病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极高,直接影响口腔健康,要维护口腔健康,就需要重视龋齿的预防[14]。龋病的发生与牙齿自身缺陷结构有关,也与青少年重视程度、进食习惯及口腔保健卫生有关。龋病的发生会导致咬合紊乱,使牙齿的颜色及形态发生改变,会影响青少年面部发育及美观,对心理健康发育不利[15-16]。而恒牙出现龋病会直接影响咀嚼力,不利于食物的吸收及消化,且可引起全身疾患。而龋病最初从脱矿开始,逐渐向釉牙本质界发展,发展到最后,会出现龋洞,而早期病损是可逆转的,当进展至龋洞时,需采取填充技术修复[17]。因此,早发现及早治疗,对龋病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第一恒磨牙萌出时间早,口腔内停留时间较长,当牙齿萌出后,釉质牙本质矿化度偏低,抗酸能力较差。牙齿表面存在大量窝沟点隙后,有利于龋齿滋生和繁殖,增加龋齿患病风险性。同时,第一恒磨牙在口腔内承担作用较强,具有咬合作用,有利于保护第一恒磨牙,成为保障口腔健康重要措施。当第一恒磨牙萌出初期阶段,面临患龋风险性,随着年龄增长则龋齿患病风险性显著上升,对7、8、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风险性分析,分别为12.15%、16.84%、19.61%,为此,采取适当防龋措施保障第一恒磨牙安全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医院中对龋齿防护手段较多,包括氟化物涂抹、涂料以及激光和清除菌斑等。清除菌斑是指利用特定化学药物有效抑制口腔中牙菌斑产生达到防护目的,药物选择上包括葡聚糖酶、葡萄糖酸氯己定,实际操作及其临床应用期间,患儿往往会伴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儿童口腔舌黏膜、牙齿表面并形成不同程度黄染现象,部分患儿口腔内伴有苦味,儿童不适感增强,但应用有一定局限性,导致临床无法广泛应用。
窝沟封闭术是预防龋病的有效方法,也是临床公认的预防龋病的首选措施,通过将窝沟封闭剂涂布在窝沟位置,再进行光固化处理,起到预防龋病的效果[18]。窝沟封闭定义不去除牙体组织下,对牙合面、颊面以及舌面点隙裂沟均匀予以一层粘接性树脂涂抹,对釉质进行保护,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20世纪60年代开发窝沟封闭技术,目前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研究指出,两年随访追踪得出,窝沟封闭儿童比未进行封闭儿童龋齿患病率偏低,证实窝沟封闭作为一类防龋效果良好措施。而窝沟封闭剂目前常采用含氟的树脂型封闭剂,其封闭后以溶解的方式释放出氟离子,起到良好的抗菌效果,还能提高牙釉质的抗酸性能,起到预防龋病的效果,且不会对牙体组织造成损伤,可形成保护屏障,将窝沟覆盖的同时,以防代谢物质或细菌侵蚀,引发感染[19-20]。采用窝沟封闭术后,封闭剂渗透至窝、沟及缝隙位置,阻止细菌、食物残渣进入窝沟,且氟离子释放后发挥其矿化作用,提升牙齿的稳定性。一般恒磨牙咬颌面窝沟深且狭窄,采用窝沟封闭术处理后,封闭牙冠窝沟,将窝沟隔离,以防口腔内环境受到影响,保护牙釉质的同时,降低龋病的发生率。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1年及2年患龋率分别为16.67%和2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3%和53.33%(P<0.05),与贺克全等[6]的报道相符。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Ⅰ~Ⅱ度龋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Ⅲ~Ⅴ度龋齿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两年内龋失补牙数及补牙面数均较对照组少,可见实施窝沟封闭术治疗后,龋病程度会减轻,对口腔产生的危害降低,龋失补牙数也会相对减少。然而窝沟封闭术存在脱落的风险,会影响龋病防治效果,如窝沟封闭过程中,封闭剂脱落会导致牙釉质受到唾液污染,树脂渗入酸蚀的间隙内,影响窝沟封闭效果。因此,需要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保证封闭质量,减少窝沟封闭剂脱落的情况发生。该次研究可知,随着复查时间的延长,患龋病的概率也在不断上升,可能与封闭剂保留率有关,因此需要加强定期复诊,使封闭剂保留率提升,减少恒牙龋病的发生。同时,恒牙窝沟封闭预防有一定缺陷及不足之处,通过酸蚀技术实施下,利用封闭剂与牙齿表面粘接形成窝沟封闭,基于粘接步骤作为前提并开展隔湿技术,但窝沟封闭过程中对专业设备及技术要求偏高,需在口腔诊室开展才能进行,整体普及率偏低,对医师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基层或普遍预防措施。
同时,加强对学生及学生家长宣教,普及刷牙及正确刷牙方式,使家长及学生定期养成检查口腔习惯,可降低龋齿发生率。对医师而言,宣教有关口腔健康知识,养成良好口腔习惯,对已经存在龋患儿童尽早开展窝沟封闭治疗,防止食物碎屑及微生物堆积在窝沟缝隙内,导致窝沟龋齿发生。同时,对患有乳牙患龋明显学生而言,家长尽早到医院接受有效治疗,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通过有计划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干预,告知学生及其家长牙齿健康重要性及龋齿危害性,可提高家长预防窝沟龋齿意识,减少窝沟龋齿发生率。
综上所述,采用窝沟封闭术可预防及减少恒牙龋病发生的风险,减轻龋病程度,维护青少年的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