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鸣,唐小慧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苏启东226200
结肠癌作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恶性肿瘤疾病,除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外,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1]。多数结肠癌患者就诊时,就已处于晚期,已不再适合手术切除治疗,化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适当地选择化疗药物是十分关键的[2-3]。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分属于铂类抗肿瘤、氟尿嘧啶甲氨酸盐类药物,不少研究显示,这两类药物联合使用,有助于延长晚期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4]。贝伐单抗作为一种对肿瘤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的重组人克隆抗体药物,其较敏感于抗肿瘤药物,能够达到良好的抗肿瘤效果[5]。因此,该文将84例选自该科室2018年5月—2021年5月接收的晚期结肠癌患者划入临床研究,给予贝伐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研究对象选自该科室接收的84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以数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37~81岁,平均(56.48±6.42)岁;体质量指数18.23~22.35 kg/m2,平均(20.13±0.84)kg/m2;病灶直径0.60~6.22 cm,平均(2.98±0.73)cm;按发病部位分,左半结肠23例,右半结肠19例;按病理类型分,腺癌9例,黏液腺癌33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9~77岁,平均(57.95±5.84)岁;体质量指数18.42~23.51 kg/m2,平均(20.26±0.73)kg/m2;病灶直径0.63~6.17 cm,平均(2.94±0.68)cm;按发病位置分,左半结肠21例,右半结肠21例;按病理类型分,腺癌11例,黏液腺癌3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了解该次研究内容,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经深入讨论,批准该次研究。
纳入标准:均符合结直肠癌临床诊断标准;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治疗前未出现心电图、血常规异常情况。排除标准:伴随免疫缺陷、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过敏禁忌证、合并其他脏器严重脏器感染患者;存在肝肾功能不全、难以提升临床依从性患者。
两组患者均接受营养心肌、护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第1天,静脉注射奥沙利铂(国药准字H20000337)与5%的葡萄糖混合注射液,剂量分别为130 mg/m2、250~500 mL,静脉滴注2~6 h,口服1 000 mg/m2卡培他滨(国药准字H20073024)口服治疗,2次/d,连续用药14 d,暂停7 d,每个疗程为21 d,共4个疗程。
观察组42例患者接受贝伐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用法同对照组,静脉滴注7.5 mg/kg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注册证号:S20170036),连续滴注1 h,每个疗程为21 d,共4个疗程。
1.3.1 血清肿瘤物浓度 经ELISA法对患者血清中糖类抗原(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242)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指标实施临床检查,比较其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1.3.2 病情缓解情况 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4个等级入手,评价患者4个疗程后病情缓解情况。
1.3.3 治疗后不良反应 详细了解患者治疗后是否存在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1.3.4 Spitzer指数 运用生活质量(Spitzer)指数,从而健康状况、精神状态、日常生活、劳动能力等5方面,综合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满分10分,如果分值较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物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肿瘤物浓度对比[(±s),mg/L]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tumor concent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mg/L]
表1 两组患者血清肿瘤物浓度对比[(±s),mg/L]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tumor concent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mg/L]
?
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情缓解情况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remiss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两组Spitzer指数对比,观察组从精神状况、健康状况、日常生活等5个方面,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Spitzer指数对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Spitzer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4 两组患者Spitzer指数对比[(±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Spitzer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
结肠癌主要分为腺癌、黏液腺癌及未分化癌,通常发生于患者直肠与乙状结肠结界位置,且并无典型症状,其具有一定隐匿性,这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6]。结肠癌是一种多发于60~80岁的常见消化道肿瘤疾病,约有50%的患者,确诊时就已处于晚期阶段,且并无手术指征,需要接受化疗药物治疗,结合患者实际,给患者选择一个高效、毒性低的化疗方案,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7-9]。当前临床用于结肠癌疾病治疗的化疗药物主要包括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其中奥沙利铂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铂类抗癌药物,可通过形成水化衍生物对DNA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抑制患者癌细胞扩散目的[10-12]。
卡培他滨作为一种氟咪定氨基酸酯类药物,其在三重酶生物活化影响下,能够发挥其自身抗肿瘤作用[13]。此外,卡培他滨还能避免因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类药物引起的降低血液浓度这一问题。奥沙利铂作为一种第三代铂类化疗药物,可作用于细胞DNA,将其演变成铂DNA加合物,通过抑制DNA修复与合成,发挥激活传导系统作用,达到诱导细胞死亡与凋亡目的[14]。不少研究指出,奥沙利铂除对转移瘤模型、多种癌细胞株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外,还对卡铂、顺铂耐药细胞株具有良好作用[15]。贝伐单抗作为第一个由美国批准上市的重组克隆抗体药物,其对肿瘤血管生成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能够达到良好的抗肿瘤效果[16]。
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治疗后,患者CEA(19.79±3.23)mg/L、CA199(192.72±5.57)mg/L、CA242(37.86±3.52)mg/L,血清肿瘤物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示晚期结肠癌患者经贝伐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能够发挥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可抑制患者肿瘤的增殖与生长。这与司峻岭[17]“试验组治疗后,患者CEA(19.74±5.18)mg/L、CA199(192.73±21.47)mg/L、CA242(37.83±3.49)mg/L,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晚期结肠癌患者接受贝伐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机体内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这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治疗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还能提升患者近期疗效[18]。经联合治疗,观察组总缓解率高达54.76%,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说明晚期结肠癌患者接受贝伐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疾病缓解率。由于贝伐、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三者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弥补单纯化疗的不足,可通过发挥彼此之间协同作用,达到理想的抗肿瘤效果[19]。观察组经治疗,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共5例,发生率为11.90%,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产生这一现象,一般与贝伐单抗能够有效减弱患者因化疗出现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关,有助于提升患者机体抵抗力,从而达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目的。贝伐单抗属于一种分子靶向药物,可通过抑制抗肿瘤血管形成、血管内皮因子活性,达到抑制患者肿瘤生长目的。对比两组Spitzer指数,观察组从精神状况、健康状况、日常生活等5个方面看,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晚期结肠癌患者经临床联合治疗,大幅提升患者的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相比于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晚期结肠癌患者经贝伐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对患者体内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