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娣
摘 要:博物馆是城市的眼睛,是服务的窗口,随着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博物馆的服务功能也在逐渐提升。以信阳博物馆为例,浅谈现代博物馆的社会教育现状和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的职能。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现状;发展方向;“第二课堂”
0 引言
教育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使命,博物馆通过明确教育使命,确定了博物馆及其教育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确立了博物馆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生存价值,为其长远发展注入了恒久活力。①下面笔者以信阳博物馆为例谈谈对现代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几点思考。
1 现代博物馆教育现状
1.1 讲解词单一,不能因人施讲
随着博物馆的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博物馆,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讲解员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参观博物馆的有儿童,有青少年,有老年人,有士农工商各类人群,一套讲解词面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明显达不到因人施讲的效果。比如幼儿园及小学生团体适合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的启发性讲解,提高对他们的吸引力;中学生及大学生需要稍微专业一点、学术性强一些的讲解,引申内容可以更丰富一些,让他们能学到更多专业的知识;面对老年人团体则需要语速稍慢,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去理解。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的展览要有一支好的讲解队伍,才能把文物的精髓展现出来,让文物“活”起来,才能实现物与人更好的情感交流。
1.2 陈列展览固定,不能留住观众
展览是博物馆发挥教育职能和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好的展览才能吸引观众。但是,由于地方博物馆经费有限,基本陈列展厅基本一成不变,好几年都得不到提升,很难吸引回头客,只能被动等待观众上门。地方博物馆观众有限,人口流动少,导致很多时候都是门可罗雀,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
1.3 专业人才少,科研成果相对薄弱
中小型博物馆专业人才不像国家一二级博物馆那么多,对于藏品内在价值的挖掘不够透彻,只能流于浅显的表面,研究成果转化为可供教育的资源的周期长,导致供给不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984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新世纪的博物馆》报告,其中这样描述:“若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2007年新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定义博物馆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教育”调整到博物馆功能的首位。②那么博物馆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笔者通过下面几方面进行分析。
2 现代博物馆教育发展的方向
2.1 深度挖掘文物资源,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每一件文物都有不同寻常的经历,都是鲜活的,身上的每一个细微的特征,都在向我们诉说它的历史、它的经历、它走过的岁月。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长托马斯·霍文在《让木乃伊跳舞》中说:“在博物馆工作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让一件被遗忘、默默无语的展品,找回自己荡气回肠的说服力。”
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实现以物为载体,离不开收藏和研究,若没有足够深度的藏品研究,展览及讲解将流于形式化、公式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信阳博物馆镇馆之宝息父乙鼎,鼎内壁有个很清晰的“息”字,讲解的时候会着重讲解这个铭文。“息”字很像一个鼻子,有鼻梁有鼻翼,下面还有鼻孔出气,足见古人的智慧。透过它可以感受当时拥有者的尊贵和部族的强盛,深度研究之后发现它属于息国,由此又延伸出了息国最出名的一名奇女子桃花夫人息妫。每一个观众听完之后都觉得意犹未尽,不禁感叹原来我们信阳还有这么多瑰宝呀!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让人们积极思考,把文物研究透彻,增加它的延展性,找准物与物之间的联系,让文物“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价值,增强博物馆的活力。
2.2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是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必要手段
发挥好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一个最大的服务对象就是学生,信阳博物馆目前的社教活动也是围绕青少年展开的。从小培养孩子对博物馆的兴趣,可以让民族的历史文化扎根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信阳博物馆已经成功举办四期“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小小讲解员”经过为期两周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方挂牌上岗,开展志愿讲解活动。每到周末、节假日,都会看到一个个小小的红色身影活跃在展厅一线,用他们甜美的童音、稚嫩的笑脸和独特的讲解,传播信阳的历史文化,让孩子们不管在哪,都能头头是道地讲述家乡的历史文化。青少年正处于好奇、多梦的年纪,他们思维奇特,充满创造性,笔者认为下一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应该想他们之所想,提供他們之所需,“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真正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仔细思考什么活动能吸引和打动他们,让他们充分参与,享受乐趣,然后才能推而广之。
把观众“引进来”是开展教育活动一个方式,如何“走出去”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信阳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及小小讲解员组成的志愿服务小分队,带着“信阳博物馆青铜器图片展”走进小学、走进社区、走进军营、走进福利院、走进养老院,为他们义务讲解,在为他们送去温暖的同时,将古代商周贵族钟鸣鼎食的礼乐文化和我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展现在大家面前,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至关重要。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如何开发,开发什么样的社教活动才能寓教于乐,能真正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快乐学习,而不是流于形式,打造什么样的亮点,树立什么方向的品牌,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3 整合资源,加强合作交流
3.1 加强博物馆间的合作交流
博物馆宣教活动的载体是文物,以文物为依托,直观、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但是每个博物馆的藏品有限,尤其是中小型博物馆,博物馆里的固定陈列很难吸引观众“二进、三进、多进”博物馆。因此加强各个博物馆的合作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多引进临展,一方面可以突破地域局限,让别的地方的观众也能更加快捷简单地分享到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传播自身的藏品和本土的文化。
信阳博物馆2010年选派了12件青铜器参加了在日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华夏文明之源展”;2013年选派了10件文物参加了在瑞典举办的“河南青铜文明展”等。同时信阳博物馆2017年也引进“丝路瓷语—景德镇陶瓷艺术展”;2018年2月举办“穿越千年来看你—南阳汉代陶狗文物特展”,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陶狗给信阳人的新年增加了一份生趣;2018年4月举办“在那遥远的地方—新疆哈密哈萨克风情展”,把新疆的民族风情带到信阳,让信阳人不用去新疆也能了解他们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加强博物馆间的合作交流,构建博物馆共同体,让我们的藏品走出去,让他们的藏品走进来,跨越地域、时间、空间,让观众能在本地享受一场又一场的文化大餐。
3.2 加强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交流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也是博物馆教育应该面对的最主要人群。早在2014年年初,国家文物局就下发了《关于开展“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试点博物馆与本地区教育部门、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挖掘、研究开展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项目,积极探索实现博物馆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和手段。①现如今我们应抓紧改善教育只停留在组织观众参观和讲解的层面上的情况,把精力放在如何策划更好的社教活动来吸引青少年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能力上,如此才能逐步发挥教育的长效性。
信阳博物馆现在正积极探索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组织策划趣味夺宝活动、文物拼图比赛、文物拓片授课、亲子活动,邀请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他们教授泥塑和剪纸等课程等,这些活动都受到了广大家长、教师、学生的一致称赞。信阳市十三小、三小、羊山五小、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农林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均有大量学生来我馆当志愿讲解员,在学习的同时也为青少年展示才华提供平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自豪感,满满的正能量显示出了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同时让他们爱上了博物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3.3 加强博物馆与媒体的合作交流
现如今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很少有时间能真正走进博物馆,只能利用零碎的休闲时间来学习知识。面对这样的情况,手机和电视就成了宣传教育的主要方式了。
2018年博物馆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七家博物馆联合发起的“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的短视频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尘封千年的文物变身各路“戏精”一夜爆红。通过骨节动画的技术团队以及配音特效等一系列新媒体技术,将抖音上流行的“拍灰舞”“98K电眼”“我背后有人”“千人千面”等备受年轻用户欢迎的流行元素与国宝进行有机融合,进行年轻化的重新演绎,让原本静止在展台上的七大博物馆镇馆之宝“动起来”。短短几天累计播放量突破1.18亿,点赞量达650万。这一播放量相当于大英博物馆2016年全年参观总人数的18.4倍,在年轻人中掀起了一阵博物馆风,到博物馆打卡更是成了一种时尚,刷爆了朋友圈。
信息时代,网站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越来越受到中青年观众的喜爱。利用网站上各种信息的即时性,为目标观众和虚拟观众的实地参观做准备,尽可能实现教育覆盖面的最大化。把“互联网+”与博物馆相结合,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电视、数字博物馆等,扩大博物馆的教育范围,拓宽博物馆实现教育功能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博物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
3.4 加大教育部门宣传力度
笔者认为可以由教育部门提倡青少年到博物馆接受“第二课堂”知识熏陶,参加志愿服务和其他教育活动,让这成为一个加分点,促进孩子多走进博物馆,久而久之在博物馆学习就自然而然變成了一种习惯。当然这也需要博物馆发挥好自己的教育职能,和学校相互配合,让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能融入孩子们的心间,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打下坚实的基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
3.5 致力打造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博物馆
如果说以前博物馆的主要关注对象是“物”,那么现在博物馆的主要关注对象就是“人”。美国博物馆协会原会长查德在《美国博物馆》中说:“不管博物馆这一机构的性质如何—它是否对历史、科学、艺术或者物质文化史有贡献,它的收集物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博物馆的目的都是人文主义的。”正因为如此,当今很多博物馆都已不再是单纯的收藏和展示空间了,集展览、书吧、咖啡厅、音乐厅、休闲厅为一体,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在观众心中庄重刻板的形象,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休闲的场所。
4 小结
作为新一代博物馆人,我们应该做好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桥梁,结合本馆本地的实际情况,加强服务机构建设,充分发挥本馆的教育资源优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不断推进我国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日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