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送
诚然,教师专业成长存在阶段性,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其心境是不同的。那么,怎样的心境才是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水平及素养相匹配的呢?著名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分为混沌未开的“自然境界”、为己为利的“功利境界”、为人为公的“道德境界”和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我想,就心境来说,教师专业成长同样有四重境界,即爱业、专业、敬业、乐业。
第一重心境:“爱业”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不管从事任何职业,每个人首先都应爱自己所选择的职业,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在谈到自己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时,大多数教师都说是源于自己喜欢当教师,喜欢孩子,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喜欢校园生活,想如教过自己的教师一样通过言传身教指引学生健康成长。简而言之,就是因为爱。所以,我把“爱业”称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重心境。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刚开始是不想做教师的,他们是由于种种原因“被迫”当上了教师,但是当上教师后,他们多数还是慢慢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比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当代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透露说:“我年轻的时候……没想到要当老师。19岁时我到上海荣海小学当了一年小学老师,正是这段经历,使我觉得与天真活泼的孩子在一起很有乐趣,由此爱上了教师生活。”他还总结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教育心得。
毋庸置疑,“爱业”既是教师专业成长之基,又是教师从教之基。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真正的永不消失的教学热情,必须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上。”可见,“爱业”的教师,才能对教育教学充满热情,才会甘愿“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才能以“职业”为“志业”,甚至为“事业”或“命业”。
第二重心境:“专业”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还是一种专业。这就意味着,教师既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又要做到“专一行,精一行”。教师和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员一样,都要在专业上坚持学习、修炼和进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专业情操和专业精神等,从而实现专业成长,以胜任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和教研等专业工作。
我想强调的一点是,作为名词的“专业”,于教师有三层内涵:一是学科专业,二是教师专业,三是教育专业。教师专业成长不能囿于学科上的专业成长,也不能只停留在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还应通过学科上和自我素养上的提升,使教师的教育情怀更加深厚、教育信念得以强化、教育格局得以打开,从而促进教育专业之发展。
要实现上述的专业成长,在心境上,教师应专心、专注地深耕所从事的工作,从而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专业。这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二重心境。《三字经》中说:“教之道,贵以专。”如果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无法做到专心和专注,那么其专业成长很可能是缓慢的,甚至是停滞不前的。所以,要想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学校应创造条件和营造环境,为教师打通抵达专业成长的专心之道和专注之道,即“专业”之心境。这样,教师才会潜心“众里寻他千百度”,精益求精,追求至善至美。
第三重心境:“敬业”
“敬业”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三重心境,此心境属于一种“事业之心”。这里所指的“敬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业”,而是在职业之初的“爱业”、拔节成长的“专业”等心境基础上的一种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之心,通常具有较高的专业自觉、专业领悟和专业素养等表征,并表现为更加爱业,同时能非常自律地坚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南宋理学家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也就是说,敬业之师是已达某种专业程度的,能心无旁骛、严谨认真、全心全意地把教师工作当作事业来规划和完成的教师。
真正爱业和专业的教师,一般都是敬业的,不但能主动地履行专业职责和专业使命,而且能自觉遵循专业操守和捍卫专业精神,以至诚至真之心、之行,去落实教书育人的工作,教会学生如何为人、为学、为事和处世。
这样的教师,读懂了教师专业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体悟了教师专业的精髓在于不断成长自己,并通过自身的言行做学生生命成长的引路人。这样的教师,即使“衣带渐宽”或“为伊消得人憔悴”,也“终不悔”。比如,2021年“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在发表获奖感言时由衷地说:“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第四重心境:“乐业”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如此,为师亦如此。是故,“乐业”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高心境,即第四重心境。拥有此心境的教师,把教育当“命业”,将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与自己的生命、人生快乐等相联系、相结合。
从陶行知、陈鹤琴、李吉林、于漪、魏书生、张桂梅等老师的身上不难发现,“乐业”的教师,往往以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为荣、为乐,并以此来实现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和收获职业幸福,即将此视为出现“那人”的“灯火阑珊处”。比如,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说:“我在小学工作了整整60年,我深深地感到能和世界上最可爱、最纯真的人——儿童生活在一起,是我人生莫大的幸福。”“人民教育家”于漪说:“站上講台,就是生命在歌唱。”
有些教师之所以没有或无法感受到从教的幸福或快乐,主要是因为其心境没有到达“乐业”的境界,眼里看到的是教师日常工作的烦琐与无趣,而不是“心中有丘壑,眉间显山河”。那么,教师该如何拥有“乐业”之心境?显然,只有以“爱业”“专业”和“敬业”为铺垫,方能通往真正的“乐业”之境。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说得好:“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这表明,乐业之师,就是尽职尽责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和以文化人,并以此为人生最大乐趣的教师。
总之,如果说“爱业”是一种“职业境界”,那么“专业”就是一种“志业境界”,“敬业”则是一种“事业境界”,而“乐业”乃是一种“命业境界”。因此,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要爱职业、专志业、敬事业和乐命业。
(作者单位:广东省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