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越界”与“守界”

2021-12-16 03:12杨雪梅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越界边界家校

杨雪梅

不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最终都是指向人的——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按理说,有了同一个目标,家校之间的合作也应该是顺畅和谐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教师常为家长的不配合、不理解而无奈神伤,家长也总是因为学校教育与自己的期待存在落差而不满、焦虑。

当家校同向却难以同频时,家校合作中作为主体之一的教师便容易陷入两种境地:要么死守边界,只坚守好自己在学校里的教育职责就够了;要么热情过火,似乎要把自身那双“全能”的教育之手不断地探伸到家庭教育缺失的方方面面。

家校关系如何由相互指责走向顺畅和谐?家校合作如何由各自为政、单方发力转向携手并进、有效配合?在笔者看来,家庭固然有家庭的义务,学校也有学校的职责,二者之间确实是有边界的;但就当下社会教育发展的需求而言,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在必要的时候也是需要打破边界、主动发力的。因此,守好边界或打破边界都是师者之必须而为的。但如何守如何破,又或者说什么时候该守什么时候该破,却是一道愁煞众人的谜题。

一、“越界”——跨出去的那一步才是良好教育的基石

“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孩子的问题之根在家庭,我可管不了!”“这是家长的事,我这个小老师又能怎么样呢?”在很多教师看来,一个有着教育问题的原生家庭不是自己的力量所能介入的。于是,当发现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问题与家庭息息相关后,教师便有了放弃和不作为的理由。

其实,家校之间的边界是有弹性的,而教育者清晰的边界意识、敏锐的教育感知能力和智慧的介入方式才是决定合作顺畅、携手有效的关键。一场成功的“跨越”背后,教师的沟通方式甚至能决定得失与成败。

(一)说家长“听得懂”的话

在许多教师的反馈中,家长“素质低”“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不配合工作”等都成了横亘在教育合力中间的那条鸿沟,但有时候我们稍加细品便会发现:也许教育者的表述方式才是导致合作低效的主要原因。

“各位家长,我们的孩子终归是要走上社会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多给孩子提供融入社会、锻炼自我的机会……”这是家长会上,一位班主任的侃侃而谈。乍一听,很有道理;但如何去执行、如何去落实呢?恐怕很多人都会一头雾水。

其实,在教育方面,学生家长相对是外行,当老师的话语体系过于专业或者过于抽象时,虽然学生家长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对于具体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又茫然无措。因此,教师对家長提出希望时将目标明确化、将要求具体化很有必要。比如可以这样说:“一个自理自立能力不强的孩子肯定不能适应社会。最近在生活课堂上,咱们学习了如何乘坐公交、如何购物,以后这样的事就让孩子自己来做!”这样的话语,人人都听得懂,自然能让家校合作增益不少。

(二)将家长摆在“自己人”的位置

对教育来说,比“不配合”更令人揪心的是家长总站在老师的对立面——要么追问质疑,要么姿态强势,要么滋生摩擦。

可能有一个问题大家都忽视了,那就是相互沟通时老师的发声立场是会影响到双方的站位的。笔者曾经捕捉到这样的镜头: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后,老师便气不打一处来,打电话给家长时,诸如“你们家的孩子”“你们当家长的”“我这个老师”等句式便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位老师所不明白的是,当他开口便要分出个“你和我”时,就已经先一步将家长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因此,沟通之时,教师要注意言语细节,于不动声色间把家长拉到与自己同等同向的位置上。

很多家长在评价我这个班主任时,都会说:“杨老师这个人虽然有脾气,也严厉了些,但人家是真心为了咱孩子好的!”道理极其简单,因为不论和蔼也好,严厉也罢,我一张口肯定是会先把家长变成“自己人”的。“咱家这个孩子品行没得说,就是太顽皮了,今天在学校里又闯了祸,气得我……”“我们一起研究下,怎么样才能帮助孩子改掉这个不太好的习惯……”当这样的话一出口,家长首先感受到的是老师和自己一条心,自然就更加愿意支持配合。

(三)定家长“能聚焦”的目标

有时候,教师与家长沟通时把合作要求提得很具体,也确实能够以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但有时候依然合作效果不理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有的老师会这样提要求:“孩子升入小学了,我们要培养他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喜欢阅读,能够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目标清晰,且与孩子的成长息息相关,但由于一次性提出的目标太多,家长往往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因此,智慧的老师在与家长合作时,应该有更清晰的阶段规划和层次递进。比如新入学的小学生,先要培养的是良好的倾听习惯和专注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去引导孩子扩大阅读面、拓宽兴趣面。

也有的老师把目标规划得过于长远,比如开学第一天就把这一学年的目标都亮了出来,在漫长的时间线轴上,家长很容易带着满腔热情起了步,却因为不能看到“终点”而选择了放弃。家校合作中,最理想的目标呈现方式应该是分阶段、小步走,用“周目标”甚至是“日目标”这种最容易实现、最容易看得见效果的方式为家长赋能。

二、“守界”——守得住的界限才是良好合作的开端

教师与家长合作时,有的界限一定要主动跨越。如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影响家长、以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家庭教育,或者当亲子关系出现问题时,教师必须以“跨界”的姿态主动向家庭教育伸出援手。

但有时,比主动“跨界”、积极援助更难的是对那条必须把持住的“底线”的坚守。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教育案例:班主任在大清早便注意到了前排一个男生的情绪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几经追问才知道,因为孩子的父母正在闹离婚,当天早上大吵了一架,未经世事的孩子便受到了不小的惊吓。出于对孩子的爱和呵护,班主任拨通了孩子母亲的电话,把孩子的情绪受到了影响这一现象进行了反馈。初时,孩子母亲对班主任感恩连连;可待到班主任劝孩子母亲“大人离婚得心平气和地商量着来”时,家长瞬间便翻了脸,从此拉黑了班主任。

“我图啥呀,不都是为了她的孩子好吗?”这位班主任向我倾诉时,两眼泪花,满腹委屈。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因为没有守好界,她才把家长推到了比陌生人更加疏离的境地。“我们可以对孩子的情绪进行安抚、疏导,可以把孩子的异常行为及时反馈给家长,这是一个师者在面对‘家庭问题影响了孩子成长’时可以去做的;但家长如何处理家务事、夫妻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异,绝对是我们不可以碰触的底线!”这是我送给那位班主任的管理箴言,也是所有老师在家校合作中必须坚守的底线。毕竟,明晰的界限意识才是良好合作的开端,才是和谐发力的中轴线。

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罢,都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而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绝不是简单的叠加,必须是有界有度的。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适当“越界”,才能更好地提升育人效度;也只有严谨“守界”,才能更好地掌控合作尺度。“越界”与“守界”之间,教师理应是那个能掌控航向的“神奇舵手”。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越界边界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守住你的边界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有边界和无边界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陕西全面开展煤矿超层越界开采专项整治
OF MALLS AND MUSEUMS
别人躲着你是因为你越界了
人蚁边界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