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家校关系是教育主题热度最高的关注点之一,此前引发社会讨论的“家长退群”“叫停家长批改作业”等事件被频繁提及,代表、委员们提出的“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让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再回家”“通过家庭教育立法让父母‘持证上岗’”“加强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意见建议,持续引发讨论,相关话题多次进入网络热搜榜。舆论呼吁大力推进家校协同育人,引导各责任主体各尽其责、密切协同。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体生命成长最初始的场所。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先导性、示范性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孩子与家长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这是学校、老师无法替代的,因此每一个家庭监护人都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与义务。
学校是孩子获取知识、养成品格、形成能力的主要场所。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传授给孩子知识和技能,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优良的品格。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家长总是吐槽学校强加给他们太多额外的任务;而有的学校也总是埋怨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后就当起了“甩手掌柜”,似乎孩子的教育只是學校的责任。其实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从来就不是对立的,也不应当走向对立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希望把孩子教育好,若一味将责任推给对方,不想着怎么解决问题,最后受伤的只会是孩子。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在孩子成长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共同影响着孩子的发展。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而学校教育又会加强和巩固家庭教育的成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明晰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边界,各司其职,才能更好地发挥合力,助力孩子成长。
如何厘清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边界,使它们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整合优势,是我们新时代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