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加全
必要的边界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不可或缺的行为规则。同样,在家校关系中,边界感也是不可或缺的。
厘清边界,才有助于明确各自的目标、原则,寻找合适的路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愿景。学校与家庭基于孩子的教育而产生交集,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中,边界的厘清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不仅教育不好孩子,也让学校焦头烂额,家庭怨声四起。
以“生活即教育”的观点来讲,孩子的成长从家庭开始。家庭是教育的第一站。在孩子还未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家庭扮演着孩子生命成长的重要角色。这个阶段,许多家长充当了“设计师”的角色,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未雨绸缪,提前做规划,有条不紊地给孩子开展各门各类的技能、知识的学习。等到孩子步入校园,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矛盾就出现了。矛盾产生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时空上的交织,理念上的偏差,教育策略上的不同……于是,教育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各有各的苦恼。虽然“学校沟通”“家校合力”反复被提及,但如何沟通、怎样形成合力,似乎未能找到有效抓手,问题也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我们不禁思考,家校合作出现瓶颈的症结在哪里?也许,家校各自未能守好自己的边界,“东风欲抢西风戏,西风不甘把头低”才是造成教育这潭水暗流涌动的真正原因。因此,我们不妨试着寻根溯源,找找家庭与学校在教育中各自的边界,进而明确各自的功能职责,扬其所长,补其所短,从而真正实现相得益彰。
我们重点谈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更多地实现哪些内容的回归。
一、编好筐,让孩子萝卜白菜都能装
家庭从本质上讲,并非一个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场域。家庭最应该给予孩子的教育,其实是道德品质方面的培植,比如勇敢、执着、乐观、诚信……这些品质的形成,最初便依赖于家庭教育来实现。同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在生活情境中去印证、实现、加强。因此,家庭教育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在用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施以一种示范性的教育,尤其在孩子还缺少必要的是非价值观的判断力之前。
无数的成功教育案例都在提醒我们:好的家庭教育,一定会留给孩子一个可以受益终生的成长点,并让孩子以此为基点,不断地筑牢自己的成长围栏,从而可以抵御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暗流、诱惑……同时,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去装载生命拔节的美好事物。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因为只有为孩子的生命成长打上最温暖的底色,生命花园才可能四季轮回,各美其美。
编好筐,“磨刀不误砍柴工”。当孩子拥有了好习惯、好品性、好德行的时候,我们今后的教育才有可能是有效甚至高效的,孩子也拥有了“源头活水”,并能够养成好的学习品质,进而让教育真实发生。
二、敲响鼓,永远为孩子的前行助威
前行路上,困难难免,摔倒难免。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不断为孩子加油鼓劲。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太多孩子因为屡屡“碰壁”而逐渐退缩、消沉、自卑。因此,家庭教育的肯定与鼓励便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一定要相信孩子,让孩子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让孩子与过去的自己相比,引导他们寻找未来更好的自己。“敲鼓”需要一些具体的策略,从肯定孩子开始,从发现“闪光点”开始,不断树立孩子的自信,激发他们的斗志,使他們摔倒了能勇敢地从头再来,甚至是挑战自己更高的目标。
“敲鼓”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督促与提醒。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与补充,家庭教育的督促与提醒,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校教育内容的连贯、策略的优选与教育目标的实现。这个时候,家庭教育更多地扮演着学校教育“助手”的角色,进一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点亮灯,为孩子打开一扇爱的窗
家是什么?一个最温暖的地方。这样的一个地方,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自然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功能。育人即育心,只有感受到温暖与爱,一个人才有披荆斩棘的信心与勇气。
家庭教育就是一场心的陪伴。无论孩子的旅程有着怎样的风景,家庭都应该自始至终做到不离不弃。在这里,始终有一盏灯为他点亮。无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什么,都可以及时在这里倾诉、释然,找到继续前行的方向与勇气。
一盏灯,可以给予孩子温暖、光明、方向和希望。家庭教育这盏灯要永不熄灭,父母肩负的责任并不轻松,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包括学习上的、人际交往上的,自身的、他人的,家庭的、社会的……家庭教育在这个时候应该以自身强大且永不停歇的引擎,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指引,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及时得到帮助,在迷雾中坚定方向。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教育任务远比学校的“传道授业解惑”更加艰巨。
也许,正是因为家庭教育的无“章”可循,我们更容易陷入“雾里看花”或“临阵磨枪”的教育模式之中。在突发的教育情境中,要么“胡子眉毛一把抓”,要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而让家庭教育在前行过程中渐渐重负难耐,或偏离了预期的轨道。
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朋友并未意识到,家庭教育真正应该立足的场域在哪里。他们或许不经意间在简化、窄化家庭教育的内容,甚至不知不觉中将教育的“触角”伸到了学校教育的“实验田”,从而造成越俎代庖、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作为集体育人的场所,更多地在知识技能的传授、道德品质的培养、情感态度的熏陶、人际交往的习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彼此之间是独立存在又相辅相成的,只有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职责,做好学校教育的任务,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两条腿”走路,而不是唱“独角戏”。
事实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某些内容上一定是存在交集的,比如孩子习惯的培养,这就需要双方各自明确自己的边界,“育人”但不“逾界”,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与完整性。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家校育人价值的最大化,最终实现家校和谐,互融共赢,助力孩子的生命成长。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丰泽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