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燕萍
基于读写结合的语文拓展微课程,是站在学生立场,换作学生视角,根据学生的需要整合统编本教材与学生真实生活中的有效资源,开发指向学生“多元人文元素、读写语文要素”协同培养的拓展性微课程,利用“线上课程、线下教学”互为补充的方式推进实施。帮助学生将学习从课堂、从书本引向广阔的世界,并在真实的情境中促进学生深度读写的高阶语文能力,以这样的高阶语文能力反过来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生活问题,提升生活品质。
一、双线结构的课程理念架构
1.“人文元素”走向。语文拓展性微课程试图把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文化素养、综合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把认知素质的培养与人文精神、审美情操的提升结合起来,教学的视野从语言文字“小语文”的范畴扩展到“大语文”更加广阔的人文空间。人文元素大致有:社会参与、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科学力量、尊重生命、保护环境、审美情操、独立思考、文化传承等。
2.“语言要素”取向。“语言要素”是语文课独特的课程素养,也是其他素养的基础,具体包括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对语言内容与形式的理解、感受、领悟能力;口语跟书面语的表达与交流能力;语言积累与语感等;突出表现在读写能力的提高上。读写结合语文拓展微课程,“语文味+综合味+实践味”融合并举,共同提升。
二、多向链接的课程内容选取
1. 从“教材深处”选:作为语文拓展微课程,首先姓“语”,所以必须保持该有的语文味;其次,不能游离语文教材漫无边际地选取拓展课程内容,而是应该依托语文教材、立足语文教材,链接真实世界中的课程资源进行辐射性拓展内容选择,主要选择方向:文本重点处链接生活素材选取;教材特色处联系生活资源选择;文本疑难处联系情境资源选择;文本空白处拓展全域信息确定;教材欠缺处整合实景资源筛选。
2.从“教师特长”选: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应有目的、有方向、有层次地将自己的特长转化为微课程,如喜欢灯谜文化,可以开发灯谜微课程:教师出灯谜给学生猜,喜欢灯谜的学生出灯谜给同学们猜,师生共同创作灯谜给同学们猜,学生寻找灯谜的小历史、小传说的微课交流等;喜欢字理文化,可以开发字理微课程等。
3.从“地域文化”选:很多学生对养育自己的家乡毫不了解,对家乡民俗文化更是认知不多,以致无从热爱。因此非常有必要将家乡的山水特征、风俗习惯、特产美食、文化名人、特色项目等信息开发成微课程内容,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增强他们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4.从“教育问题”选:教育管理方面、教学实践方面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聚焦问题,通过开发微课程解决问题。一年级新生课堂常规的培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管理问题,开发“新生常规学习”系列微课程,帮助一年级新生较快适应小学生活;一年级拼音落实是难点,开发“突破拼读”微课程,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拼读技巧,并运用拼音开始阅读。
5.从“时政信息”选:作为当代小公民,学生应该具备“社会了解力、世界参与力”。鼓励学生对身边发生的热点事件、新闻,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拥有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胸襟。
6.从“四季时节”选: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化的特别体现,将其开发成“读写节气”微课程,沿着二十四节气时间轴,“品读节气诗词、普及节气常识、参加节气活动、抒发节气感受”,让学生在节气中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培养敏感的诗心和科学的态度。而有着约4000年历史的中华春节传统习俗活动、春节特色事物亦是极好的课程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发“读写春节”拓展微课程,凸显语文要素、强化综合元素,再配以“春节项目学习”寒假任务,引领学生多角度地观察春节、多活动体验春节、多方式探究春节、多形式表达春节。激发学生对春节仪式的关注度、对春节活动的参与度,提升他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的探究力、思考力,增强对春节感受的表达力,最终热爱春节、继承传统、传播文化。
三、深度走向的课程项目设计
1.微项目之分类安排。课程项目初步分成三大类:人文主题类、系列微写类、阅读策略类。共20个主题微课,每个主题微课都有相应的“人文目标、语文目标”侧重落实,时长大约15分钟,由“图文信息、视频信息、教师讲述或学生讲解、学习任务设置、配套作业跟进”等整合方式呈现(见表1)。引导学生专题性阅读、综合性拓展、实践性写作,达到读写融合、知行合一、学做结合。
2.微活动之捆绑跟进。(1)实践体验活动与综合性读写相结合。在拓展性微课程学习中,要努力实现重心转移,即学问性知识向体验性知识转移,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移。有的语文拓展性微课程,适宜将实践体验活动与综合性读写紧密结合,让身体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2)综合性读写与主题探究活动相结合。有的语文拓展性课程不适宜开展实践类的活动,但可以设计成基于综合性读写的主题探究活动。聚焦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设计出若干小专题,又为每一专题设计探究型活动,不仅能降低读写难度,激发起学生深度读写的兴趣,更有助于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探寻社会发展的规律,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等。
3.微作业之立体设计。课程必须有配套的作业跟进,才能有效落实学习成果。读写结合语文拓展微课程配套语文作业通过“体验性创作、实践性作业、分析性作业、应用性作业、研究性作业”五大类型立体设计和布置,几大类作业更多侧重于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语文味、情境性、创意性。
四、线上线下的课程实施路径
1.利用“空中课堂+实践任务”线上推进。微课程以信息技术手段线上推广使用,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分解成读写思行等实践性任务与作业线上布置,完成后线上提交,教师及时审阅,然后通过“线上反馈+直播互动”等方式及时指导学生修改学习成果。学生优秀拓展微课程学习成果,由语文教师在“班级线上课堂”及时展示,带动班级其他学生展示更多精彩的学习成果。
2.通过“实际课堂+校园活动”线下落实。教师组织学生将语文拓展微课和真实语文综合实践课堂对接,发挥线上微课资源与线下教师自身资源结合的突出优势,将语文拓展微课程教育元素落到实处。同时策划语文拓展微课程校园专项活动,将语文拓展性学习真正落实。
3.整合“家長课堂+亲子任务”补充跟进。教师可以将语文主题拓展微课程发至班级群,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开展“亲子拓展共学课程”。实践过程中,家长根据自己的认知程度、引导强度,在这些微课程的基础上拓展新的语文拓展学习项目。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市仙居县横溪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