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斌,刘 薇,赵文艳,刘云松,景 捷
(1.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口腔医院修复科,银川750002;2.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100081;3.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银川750004)
全冠修复是牙体缺损修复的主要方法,制作具有适宜轴面突度的修复体对修复治疗效果有着重大影响[1]。恰当的突度设计不仅有利于提升牙冠外形的美观度,还有利于营造清洁、卫生的口腔环境,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2-4]。牙冠外形突度的增加造成菌斑数量增多,可使临床牙周探诊深度增加出现附着丧失[5-6]。目前修复体的制作主要是通过观察邻牙的形态完成,主观性因素较大,即便使用数字化系统制作修复体,也通常使用平均化的数据库牙冠外形,在修复体CAD/CAM制作过程中还需人为调整及人工调磨,不够精准的修复体会损伤牙周组织。本研究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冠部轴面基本完整、需要全冠修复的患牙,结合口内扫描、三维配准技术和CAM加工技术,进行数字化复制后制作出适用于患者的个性化全冠修复体。现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口腔医院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采用该方法制作修复体的18例患者的修复情况报道如下。
收集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口腔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后需要全冠修复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良好,牙周健康,无牙龈炎和牙周炎,无颞下颌关节病等病史,唾液分泌、口腔黏膜色泽和光滑度均无明显异常,无精神疾病,患牙牙冠只有远中邻牙合面或者近中邻牙合面形态不完整,具备一定文化程度,能够配合临床治疗者。排除标准:患有全身性疾病、精神性疾病、牙龈炎、牙周炎及颞下颌关节病,口腔唾液分泌、黏膜色泽及光滑度异常,牙冠缺损较大或损及两个轴面者,无法配合治疗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口内扫描仪(3shape公司,丹麦);瓷块(深圳爱尔创口腔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临时冠材料(3M公司,美国);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3M公司,美国);暂时粘接用水门汀(日本株式会社,日本)。
采用数字化技术复制的牙齿形态制作修复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CAD/CAM系统中数据库自动匹配的牙齿形态制作修复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18例。
牙体预备参照赵铱民主编的第六版《口腔修复学》的要求,为了避免损伤牙龈,肩台均位于龈上0.5 mm。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医生操作,患者临时修复体都于牙体预备前用藻酸盐制取模型,牙体预备后在患牙的阴模中注入3M临时冠材料,迅速复位到患者口内,临时冠材料硬固后取出,修整外形、抛光完成。
1.4.1 对照组 在龈上洁治完成1周后,对患牙进行标准的牙齿预备,用口内扫描仪采集数字化模型,患牙采用3M树脂材料制作临时冠并用暂时粘接用水门汀粘接。CAD/CAM从数据库中自动匹配的牙齿形态制作修复体,烧结、上釉、口内戴牙、调牙合、用3M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口腔卫生宣教。
1.4.2 观察组 在龈上洁治完成1周后,用口内扫描仪采集牙齿原始形态,对患牙进行标准的牙齿预备,口内扫描仪采集预备体的数字化模型,患牙采用临时冠材料制作临时冠并用暂时粘接用水门汀粘接,CAD/CAM设计软件中的“复制以适配修复体(Biogeneric Copy)”功能,将备牙前采集的牙齿原始形态匹配到预备后的牙齿三维数据中,调整♂面充填体处的形态,制作修复体,烧结、上釉、口内戴牙、调♂、用3M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口腔卫生宣教。
1.5.1 软垢指数[4]牙面无软垢记为0;牙面有散在的点状软垢记为1;牙颈部有薄而连续成带状软垢,不超过1 mm记为2;软垢覆盖面积<牙面1/3记为3;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2/3记为4;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记为5。两组患者均在首次就诊后两周试戴修复体,并分别在修复后1、3、6个月由同一名医生检测患牙的软垢指数。
1.5.2 评价修复体异物感 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量表)[7]评价全冠修复体颊舌面的异物感:无异物感记为0分,偶有异物感记为1分,常有异物感记为2分,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描述来评价戴用全冠修复体后,颊舌面的异物感情况。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软垢指数两组患者多个时间点的整体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法分析,相同时间点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满意度得分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CAD/CAM系统中数据库自动匹配的牙齿形态制作修复体的对照组患者修复体形态与原始牙齿差别较大;利用数字化技术复制牙冠形态制作的修复体形态能够保持和原始牙齿基本一致,见图1。
图1 数字化技术复制牙冠形态对牙体缺损的修复
两组患者修复体修复1、3、6个月后不同时间点、组间以及时间和分组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观察组修复体修复3和6个后软垢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修复后软垢指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无异物感(VAS量表评分0分)者12例,偶有异物感(VAS量表评分1分)者6例。对照组无异物感(VAS量表评分0分)者6例,偶有异物感(VAS量表评分1分)者7例,常有异物感(VAS量表评分2分)者5例。观察组对修复体的异物感评价优于对照组(Z=2.402,P=0.016),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修复体VAS量表评分情况比较[例(%)]
邓旭亮等[3]和叶晓昂等[8]的研究发现,修复体突度增加超过0.2 mm,可能会影响牙周组织健康,牙冠轴面突度增加0.5 mm可使患牙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GCF-AST)水平增加,牙冠轴面突度增加0.8 mm可使GCF-AST和碱性磷酸酶(GCF-ALP)水平增加,软垢滞留量增多,导致牙周组织受损。本研究也证明了修复体轴面突度的变化对牙周组织有一定影响。传统的方法在制作修复体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牙冠轴面和♂面形态,影响了食物的排溢和流动,造成患牙♂创伤、牙龈炎等牙周问题[2,9-10],因此,恢复牙冠的原始形态对保持牙周组织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数字化技术复制牙冠形态制作的修复体维持了患牙原始的颊舌侧轴面突度,降低了因修复体轴面突度变化而引起的患牙牙周组织损伤。利用3shape口内扫描系统和CAD/CAM设计系统,不仅可以降低传统取印模给患者造成的不适感,还为患者节省了大量的就诊时间,其中,CAD设计系统不仅能更改牙齿形态,还能将复制的牙齿的原始形态,精准再现到修复体上,实现了修复前后牙齿形态和修复体形态保持一致的目标[11],CAM通过“减材”的方式制作而成的全冠修复体[12-13],表面没有加饰面瓷,这种方式也维持了CAD所设计的牙冠形态,保证了复制的牙冠形态能精准的再现为修复体。原始牙齿形态的精准再现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异物感和不适感,缩短了患者适应修复体的时间[14],还能降低因为修复体形态不良而造成的牙周创伤。数字化技术也降低了传统方法中的制取印模、分割模型、堆蜡等步骤引起的误差,增加了修复的准确性和修复体的精密度。张瑞等[15]也证明了数字化技术复制♂面制作修复体方法可行,并且精准度高,是一种可行的全冠修复体制作的方法。
综上,数字化技术复制牙齿原始牙冠形态制作修复体的方法可行,而且其所制作的修复体和原始牙冠形态相比较轴面突度变化小,软垢不容易沉积,并且该技术制作修复体简单、快捷且可预期,但是对牙周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检测修复前和修复后龈沟液及龈沟液中炎性因子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