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12-14 08:05:20于川东
医药前沿 2021年31期
关键词: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于川东,董 斌

(菏泽市立医院骨关节外科 山东 菏泽 274000)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加重,我国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有了上升的趋势[1]。本次研究选择2018 年10 月—2021 年3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 年10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60 例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每组患者各30 例,实验组患者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在实验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在63 ~84 岁,平均年龄是(67.8±3.2)岁,左侧骨折患者15例,右侧骨折患者15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 例,跌倒24 例,其他3 例;在对照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15 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龄在62 ~83 岁,平均年龄是(67.7±3.3)岁,左侧骨折患者14例,右侧骨折患者16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例,跌倒26 例,其他2 例。本次研究已告知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并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常规检查,对患者拍摄标准双髋正位X 线平片和患者股骨正位X 片,对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积极治疗,排除手术禁忌证。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采取椎管内麻醉或者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取侧卧位,于患者患侧髋关节外侧入路,显露组织直至充分暴露关节囊,T 型切开髋关节囊,于股骨小转子上方1 cm 处截断股骨颈,随后采用髋臼锉以平行于髋臼横韧带的方向对髋臼进行磨挫,直到髋臼显露松质骨,合适大小的人工髋臼杯安装,行股骨髓腔准备,植入合适大小的生物型股骨柄假体,安装球头,复位关节,比较双下肢长度,最后使用适量的0.9%氯化钠溶液及碘伏对关节腔进行冲洗,常规引流,缝合手术切口。

双动股骨头置换术:采取椎管内麻醉或者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取侧卧位,于患者患侧髋关节外侧入路,作纵弧形切口,充分显露关节囊,于股骨小转子上方1 cm行行股骨颈截骨,取出股骨头,测量股骨头直径,行股骨髓腔扩髓,置入与髓腔相匹配的股骨柄假体及与髋臼相匹配的双动头假体,并复位髋关节,最后用适量碘伏及0.9%氯化钠溶液冲洗关节腔,常规引流,缝合手术切口[3-5]。

1.3 观察指标

Harris 评分[6]是对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疼痛程度、畸形与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其中Harris 评分90 ~100 分是优,80 ~89 是良,70 ~79 是可,评分不足70是差。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感染、关节脱位、深静脉血栓等,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将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各项指标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当P<0.05 时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优良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优良率是86.67%,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3.33%。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优良率对比[n(%)]

2.2 两组围术期观察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是(164.9±23.8)min,术中出血量是(365.1±42.2)mL,术后引流量是(387.6±38.9)mL,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是(83.6±22.8)min,术中出血量是(161.3±39.2)mL,术后引流量是(192.3±35.9)mL,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症发生概率以及Harris 评分对比

实验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3.3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是(92.8±2.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4±1.5)分,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Harris 评分对比

3.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有了上升的趋势[7]。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优良率是86.67%,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3.33%。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3.33%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Harris 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各项指标要优于实验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医院的临床治疗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各有优势,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8],以便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猜你喜欢
髋臼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 08:52:11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3:48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