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实施腹横肌阻滞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

2021-12-14 08:10伍星星
医药前沿 2021年31期
关键词:结肠癌围术麻醉

伍星星

(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湖南 衡阳 421001)

结肠癌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近些年来,随着生活与饮食结构的改变,结肠癌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严重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手术是老年结肠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延缓肿瘤细胞的繁殖速度,改善患者的预后[1]。然而,由于老年患者生理机能的退化,对手术与麻醉的耐受力较低,手术期间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2]。腹横肌阻滞(TAP)是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手术期间采用腹横肌阻滞(TAP),能够减轻患者的痛感与应激反应,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同[3]。鉴于此,本文将82 例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为例进行分析,试探讨TAP 阻滞对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4 月—2021 年4 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2 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采用摸红绿双色球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 例。对照组中男女的占比为24:17;患者年龄60 ~80 岁,平均年龄(69.58±3.14)岁;体重指数21.34 ~26.58 kg/m2,平均(23.58±1.24)kg/m2;ASA 分级:Ⅰ级20 例,Ⅱ级21例。研究组中男女的占比为23:18;患者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9.74±3.16)岁;体质量指数21.32 ~26.74 kg/m2,平均(23.64±1.26)kg/m2;ASA 分级:Ⅰ级22 例,Ⅱ级1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82 例患者经CT 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肠癌;②患者择期进行开腹半结肠切除术;③患者的SAS 分级为Ⅰ级~Ⅱ级;④本次研究患者家属知情并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的肝肾等器官发生严重病变;②患者存在长时间服用镇静药物史;③患者对本研究药物的耐受力较差;④患者的精神异常,不能配合完成治疗;⑤患者的腹部皮肤存在溃烂感染。

1.2 方法

手术前叮嘱患者禁食6 h,禁饮12 h,进入手术室后仔细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进行麻醉处理。手术前的麻醉诱导用药为:取0.05 mg/kg 的咪唑安定+0.5 μg/kg 的舒芬太尼+0.15 mg/kg 的顺式阿曲库铵+1.0 mg/kg 的丙泊酚,依照顺序进行静脉注射,随后进行气管插管。在麻醉维持期间,为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结合患者的体征变化,调整药物剂量。

研究组采用TAP 阻滞+全麻,详细方法为:指导患者维持仰卧姿势,进行消毒铺巾后,将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的探头放在肋缘处,确定麻醉位置。在超声仪的引导下,将神经探测针沿着锁骨中线上侧穿刺到下侧,在超声下确定针尖处于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之间,随后慢慢抽回针尖,等到没有血液和气体后,慢慢注入20~30 mL的0.25%罗哌卡因,阻滞20 min 后开始进行常规麻醉诱导。

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处理,进行常规诱导后,沿着口气管进行插管,手术期间进行常规药物维持。

1.3 观察指标

(1)在手术前10 min(T1)、麻醉诱导5 min(T2)、切皮2 h(T3)以及手术结束即刻(T4),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检测方法:采用便携式血糖仪测量患者各个时间段的血糖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的C 反应蛋白(CRP)。(2)统计两组的术后不良反应,仔细记录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以及呼吸抑制的例数,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手术前,两组血糖与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期间,两组血糖与CRP 的数据升高,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围术期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s)

指标组别 例数T1T2血糖/(mmol•L-1) 研究组 415.18±0.345.72±0.47对照组 415.19±0.336.34±0.85 t 0.1354.087 P 0.8930.000 CRP/(mmol•L-1) 研究组 413.58±0.474.26±0.58对照组 413.59±0.465.11±0.93 t 0.0974.966 P 0.9230.000指标组别 例数T3T4血糖/(mmol•L-1) 研究组 417.11±0.628.01±0.58对照组 418.47±0.939.27±0.72 t 7.7918.726 P 0.0000.000 CRP/(mmol•L-1) 研究组 415.01±0.685.84±0.73对照组 415.89±0.976.92±1.03 t 4.7575.478 P 0.0000.000

2.2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评价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n(%)]

3.讨论

结肠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肿瘤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目前临床尚未明确结肠癌的发病机制,但是临床认为与遗传、饮食习惯、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临床上表现为胃肠功能异常、腹胀腹痛等症状[4]。现阶段,临床对结肠癌患者多采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来改善患者的病情,防止肿瘤的增殖与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但是,手术是一种侵入式操作,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比较大,在手术期间容易出现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手术进度[5]。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对于提供老年结肠癌患者的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对老年结肠癌手术多采用全身麻醉作为手术麻醉方法,舒芬太尼与丙泊酚是常用的麻醉药物,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但是由于患者的主体差异性,若是想要达到理想的镇静镇痛效果,需要增加药物剂量,而增加药物剂量提高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性,故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6]。TAP 阻滞是近些年来临床新兴的麻醉方法,其在超声引导下将麻醉药物注入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之间,可以达到阻滞腹壁传入神经、减轻疼痛的目的[7]。赵春辉等学者[8]在研究中发现,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采用TAP 阻滞进行麻醉处理后,能够有效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对认知功能的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尽早苏醒和康复,这与本文结果较为相似。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经TAP 阻滞后,其血糖与CRP 水平明显低于采用单纯全身麻醉的对照组,其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了TAP 阻滞的有效性、可行性以及安全性。追其原因是:相较于全身麻醉,TAP 阻滞通过超声探头能够清楚观察腹横肌的解剖结构,方便麻醉医师的操作,缩短操作时间,加快麻醉见效时间,且麻醉效果持续时间比较长,从而减轻患者的围术期应激反应,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TAP 阻滞用于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的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结肠癌围术麻醉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