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
摘要: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而现阶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和法治观的初步建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更好的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运用信息科技,更好地为学生带来全面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本文将从如何广泛地运用信息科技融入教学课堂,营造不同的生活情境进行分析,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感受生活和现实的差异,明理导行。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教学;道德法治
引言: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小学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不仅使教学方法变得更丰富多彩,更是教学内容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扩展。而思想道德与品质这一课的重要程度不亚于语文、数学,这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而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要求教师要丰富课堂内容,所以信息技术的融入,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课堂轻松愉悦的氛围形成。
一、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生活经验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知欲,思维较为活跃,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对此,教师如果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去。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学科进行一个有机的整合,利用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来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通过文字和声音等多种媒体来表达信息,将教学内容融入信息技术中,把知识更加形象化、生动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这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反应个人价值的需要,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将学生已有的经验融入到教学中去,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二、巧用信息技术,跨越时空,综合课程内容,形成道德品质
相对比其他学科而言,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极为综合的课程,它包括国情、历史、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教育,因此,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教案中去,通过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形成对社会有利的人。此外,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此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对部分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来不断的讲解和引导,教师通过信息科技,给学生提供一个直观、形象的认知。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图文搭配的教学模式进行讲授,先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再用信息技术找出相关的图文,然后通过播放图片的方式向学生更加形象地展示课文的内容,如在展示地貌的时候,图片很容易让学生发现各种地貌的不同之处,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很大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逐步使学生的道德认知更加健全,道德判断力更加完善,让学生轻松愉悦中完成任务,促进了学生日常学习和思维发展,增强了学生的潜在能力。
三、巧用信息技术,明理导行,道德与法治并重,生活性与德育性有机统一
道德与法治要求学生真行,生活新与德育性的有机统一,并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增强自身的规则意识、程序意识等。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明确地指出小学阶段,教师要主动向学生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学生守法的意识和行為习惯,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的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规则意识等行为习惯,采用信息技术,让学生体会到法治在生活中的美好,感悟到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例如教师在讲解文明过夏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工具,将夏天即出现了一些不良行为通过视频、新闻链接等方式播放给学生看,进而通过这些图文来教导学生哪些是不该做的,有损自己形象的事,从而建立学生的秩序意识。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道德法治课程的联系,可以使教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拓展教学资源,将复杂的知识点进一步细化,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除此以外,教师还要确保教学活动的生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课堂教学有重大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个很大的改善,而且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下,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放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道德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主动性。除此以外,教师也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素养,不断探索和实践相关课程,寻求更好的教学策略,从而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益处。
参考文献:
[1]区燕慧.以信息技术思维引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师道:教研,2021(1):1.
[2]王娜.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J].家长,2020,000(003):P.60-61.
[3]钱艳.浅析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开展[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