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敏琳
【摘要】本人從事学前教育,从始至今都有密切关注幼儿成长方面的内容。本次的论文主要讲述的内容是这篇论文对幼儿这个良好习惯的如何培养。幼儿教师们是一天接触孩子最多的人,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强化幼儿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重点在良好卫生习惯、思考、操作以及学会帮助他人等各个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让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成长。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理论分析。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培养;良好习惯;动脑思考;动手操作
一、 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
(一) 卫生习惯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习惯,讲卫生讲文明的生活能让人过的温馨、舒服,会增加其安全感和幸福感,从而感觉到人生的愉悦和所值。
1.如何才能让每个孩子真正的的懂得讲究卫生,这当然也是教师的教育工作基本的职责之一。
(1) 我们班的一个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玩得忘我,脏的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小花猫,我们看到都头疼了。所以我们在教育幼儿的工作中,得在潜移默化中点点滴滴地去处理和引导培养一下教育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保健医生会在晨检时看孩子们的眼睛小脸都洗干净了没,有没有剪指甲等,还会检查一下小耳朵干不干净哟,有时会把个别幼儿的情况讲给老师听,很干净的小朋友会被肯定,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做个干净的小宝贝。
(2) 通过我们终身教育理念指引,让孩子今后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二、课堂上培养幼儿勤于动脑思考的习惯
(一)对于家长来说,孩子是最重要的,是未来的希望,为了给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不惜辛勤工作,也在不断学习该怎么做孩子的终生教师。
1.当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培养成良好状态,他的品德也一定会好,那么他在学业上、事业上、人际交往中和生活中都是有利大于弊的,这是他自己搭好的桥梁。
(1)幼儿教师要多设计情景问题,向孩子们提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想一想究竟是为什么,并引导他们多研究讨论。这样的交流对孩子们来说,具有勤思考的作用。就像引导幼儿思考:乌龟怎么爬的这么慢,海豚却在水里游的那么快?在这里我要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说出来,并且和周围的人一起分享互相交流,找出正确答案。
三、活动中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习惯
(一)有些孩子学习成绩非常棒,但有一件事让家长很难堪,就是肢体协调很差,一副“文科生”模样,不喜欢和别人一起玩耍,不是不想玩,而是因为不会玩。
1.这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问一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会照顾,生活都不能自理,就算再聪明成绩再好也是会有缺陷的。
(1)幼儿什么都想探索,生来热爱大自然,他们特别喜欢玩水、收藏石子、观察小豆苗等等。
(2)孩子有好奇好动天性,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能大大提高孩子的户外生活动及手和动脑筋的能力。让每个孩子在野外很好地充分发挥自己成为野外动手者和操作者的巨大潜能,关键我们需要成为一位有心的动手能人。
(二)学前阶段是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幼儿动手的培养,进而不断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需要多多地给予幼儿鼓励和引导,让孩子自己去大胆地尝试,将自己的想法能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1)在房子造型游戏中,教师首先给予鼓励并要求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要动手搭出什么样的小积木房子造型,让孩子先动脑后动手。
(2)教师又再要将他们划分小组一起合作进行实际操作,并在这些实际操作中认真学习总结自己关于搭建小造型积木的一些基本操作技巧。那么在当下的孩子们在自己动手搭建小大型积木的整个操作过程中,既要把整个积木房子里的整体结构搭得又高又大,同时也就非常需要特别注意这些大型积木块的合理使用放置以及运用。
(3)在自主动手进行练习木块操作的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通常会逐渐发现大的或者方型形状木块一定必须要适合用来作为方型房子上的底座,这样他们才能有效率的保证整个方型房子的稳固;圆柱或者形状的方型木块通常都是可以适合用来直接作为房顶装饰用的柱子或者房顶竖着的家具摆放,三角形的或者方型形状木块则也通常可以适合用来直接作为家具装饰柱子房顶等等。
2.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手操作能力不仅是适应新的发展需要,也是不断提高孩子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教育手段,更是不断提高培养孩子动手学习操作兴趣的有效教育方法。
四、交往中培养幼儿乐于助人习惯
(一)良好道德素质教育理念应当始终渗透于整个幼儿园的教育学习及其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许多幼儿都属于独生子女,他们对其他同龄幼儿的理解给予关心和及时给予帮助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幼儿道德培养问题,也就要求作为教师应当在其与其他幼儿之间及其人际交往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对其道德进行逐步的完善。
1.孩子对于自己的东西不是很愿意和他人一起互相分享,不会为别的孩子着想,总想着自己;
2.不会热心帮助别人,选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自己困难的关键时候却大声呼吁哀求别人的帮助;
3.其实这些都可能是因为孩子过于自我,助人行为中所明显欠缺的一种心理表现。
(二)有时候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借给他人,有可能是因为自己上次借给一个小朋友的东西被别人弄烂了。而此时,成人就要特别注意的是个孩子能够懂得和理解弄坏的东西别人可能不是故意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小心的时候,也不会每次借给别人东西都会被损坏。
1.父母们可以给鼓励孩子在下次想要借这个东西给别人时候,跟这个小朋友详细的解说一下,这个是我新买的玩具,用的时候请你多注意爱惜一点。
2.通过这种互动,让每个孩子从中逐渐培养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逐渐学会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逐渐学会做一个非常乐于主动帮助他人的好孩子。
(三)作为班上众多孩子的“妈妈”,在与各位孩子家长之间进行各种沟通交流的同时候就需要注意提出,我们在关心和热爱每个孩子的时候,一定先要学会教他们如何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进而去学会关心一切美好事物,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
(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没有助人为乐的良好家风,很难将其孩子培养长成乐于助人的好孩子。特别对于一些年纪较小的孩子而言,其由于他们身心尚未成熟,往往是根据自身生活观察和实际判断经验所得的。
1.如果家长能够对你表现得宽容、体贴,那么你班的每个孩子也更容易形成乐于助人的良好人格品质。
2.为了更好地培养一个有爱心的孩子,需要适时给他布置一些爱心助人任务,让孩子能够得到正面的爱心助人服务。有了这样的经验,孩子才更容易真正做到发自内心的主动帮助别人,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五)教师还可以在一些公共场合大力宣传好朋友之间树立一种友爱互助的意识,这样更容易养成助人为乐的品德。
作为幼儿教师要高度重视幼儿各种好习惯的教育和培养,从他们人生开始起步这一阶段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习惯,这对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都应该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林兰.幼儿同情心的家长内隐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6.
[2]胡金生.儿童同情心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
[3]王麦秀.浅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5(35).
[4]浦茜.浅谈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
[5]孙云晓.良好习惯 缔造健康人格[M].北京出版社,2006:397.
[6]方洲.孩子的好习惯是这样培养出来的[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