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光
摘 要:初中化学是一门较为复杂难懂的课程,初中生首次接触这门课程,容易有生疏之感,而学困生群体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则更加吃力。因此,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师需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困生群体,借助有效的方法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难题,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以华锐藏区学校为例,对精准帮扶在初中化学学困生转化中的作用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精准帮扶;初中化学;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132(2021)36-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83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推广的背景下,转化学困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现阶段的教学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实践,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以正确的态度培养、爱护、关心每一位学生。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困生在学习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当重视对学困生的关注、引导,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学困生的出现原因及帮扶作用
初中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有家庭因素及学生的自身因素。首先从家庭方面来看,华锐藏区地处偏远,虽然有较为丰富的物产,当地人民也勤劳质朴,但所处地区海拔相对较高,且自然条件也相对恶劣,因此很多人都外出务工,以满足家庭的物质需求,这一状况导致家长对子女的学习疏于管理,不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此外,还有一部分家长思想较为落后,认为读书无用,导致学生对知识、校园生活的渴望度降低,学生向上的积极性较低,最终导致学习能力难以提升。其次从学生自身来看,有些学校设计的知识层面相对浅显,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1]。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较为活跃的思维方式,但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相对欠缺,做题时会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或是连蒙带猜。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佳,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认识不清,不肯下功夫夯实基础知识,因而不能熟练掌握化学学科知识。此外,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待学习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还有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学习方面存在较大的压力,不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这些也是学困生出现的重要原因。
基于这些状况,对初中化学学困生进行精准帮扶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采取针对性措施帮扶学困生,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学困生与普通学生的智力是相同的,其学习效果不佳的原因多来自外部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增加学生表现的机会,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借助有效措施帮扶学困生,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调整课程进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当然,降低学困生的数量,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二、初中化学学困生帮扶措施
为了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提升学习能力,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本节就此对初中化学学困生帮扶措施进行分析。
(一)借助化学实验帮扶学困生
化学的基础是实验,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实验演示,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观察相关化学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对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化学现象的本质。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目的,设计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借助实践操作,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结合具体情况,对条件进行有效创造,开展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参与到实验之中,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实验现象,明确相应知识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2]。在实验之前,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相关注意事项,避免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从而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相关内容时,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引导学生明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并加以相应区分,在此基础上明确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采用实验的方式开展教学。对于华锐藏区学校而言,学生视野相对狭窄,教师借助实验能够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胆矾晶体蓝色块状展示给学生,随后引导其中一位学生将块状固体研磨为蓝色粉末,同时借助工具现场烧水,将玻璃片放在烧水杯上,引导学生观察玻璃上的现象。学生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可以明确两个实验的共同特征为实现状态、形状出现了变化,且未出现其他物质,从而明确上述实验呈现的是物理变化。随后,教师对学生分组,将装有胆矾蓝色溶液的试管发放给不同小组的学生,随后引导学生在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引导学生观察具体的实验现象。学生可以看到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蓝色沉淀即新生成的物质——氢氧化铜。再将盐酸加入试管液体之中,可以看见气泡出现,且试管出现发热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明确上述实验为化学变化。借助上述方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更加集中到化学学习中,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思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从不同环节入手帮扶学困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扶贫困生,可以从课前准备、课中学习以及课后评价等环节入手,对学生进行帮扶。学困生的基础一般相对薄弱,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由于原有的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在理解新知识、接收新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阻碍,难以顺利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任务。结合上述情况,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充分明确学习化学的重要性,重视学困生的学习质量,给学生教授相应的学习方法。其次,针对学困生没有自信的情况,教师可以加强对学困生的心理暗示,并引导学困生将自己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课下再对学困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讲解。借助上述方式,学困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够得到有效强化,从而减轻学习压力,逐渐提升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站在自身的角度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学习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但学困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因此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安排“小老师”,从班级同学中选出学习成绩相对较好、责任感强、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老师”,这些学生身为同龄人,能够更好地把握学困生的知识层次和理解能力,能够针对学困生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困生对相应的知识进行理解、掌握。在听“小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学困生能够缓解面对教师时出现的心理压力,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从而能够以更高的效率解决问题。在结束课堂学习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巩固[3]。作业是巩固新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学困生限于自身的理解能力,做作业时容易出现速度较慢、准确率不足等问题,导致写作业效率下降。如果教师在第二天统一收取,并按同一标准批阅,一些学困生为完成任务,往往会采取抄写的方式加以应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注意对学困生和普通学生加以区别对待,对作业中出现的错题,教师可以引导学困生累计错题,并引导学生加强思考以及和教师的沟通交流,使学困生通过交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改正,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而切实提高学生成绩。
在课后考核阶段,教师要突破传统的考核方式,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有效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学生一般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创设机会,引导学生积极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特长,教师也要积极探索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及表扬。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困生进行回答,并引导其他学生用鼓掌的方式对学困生加以鼓励,从而保证学困生增强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当学困生成绩出现进步时,教师要积极进行表扬、鼓励,并指出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期望。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强对学困生的文字交流评价。在批阅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有针对性的、简短的评语来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入总成绩之中,结合问题的难易程度设计相应的分值,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有效评估,这样可以缩短普通学生与学困生之间的成绩差距。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氧气”一章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建立起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和合理顺序。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可以设置抢答环节,并设置相应的奖励,例如教师可以说:“今天我們要学习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但是我们所有人都不能离开它,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是什么气体?”随后挑选学困生进行回答,以便引出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在明确氧气的物理性质时,教师可以借助语言,引导学生捕捉有关氧气物理性质的信息,如氧气的颜色、味道、溶解性等、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困生进行解答。在学习化学性质时,教师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增加带火星的木条,以引导学生观察相应的实验情况。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进行积极鼓励,引导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之中。
三、结语
精准帮扶在初中学困生转化中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困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结合学困生在学习等方面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晓琴.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5):681.
[2]吴健锋.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有效转化[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5):85.
[3]谢金珠.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魅力中国,2019(45):140.
[责任编辑 康兰明]